第5章 講臺下的星光
- 畢業季
- 烈日下的殘雪
- 2102字
- 2025-08-14 08:37:15
青少年宮的面試在周六下午。林小滿特意調了咖啡店的班,穿著洗熨平整的白襯衫,頭發上的玉蘭花簪換了新的絲線——是手工課上學的“纏花”技法,淡紫色的線纏繞出層層疊疊的花瓣,像藏著片小小的星云。
候考室里坐滿了人,有穿西裝的在讀研究生,有戴金邊眼鏡的大學老師。林小滿摸著帆布包里的備課筆記,封面上貼著她畫的簡筆畫:一個小人坐在月亮上釣魚,魚竿的線垂進海里,釣起星星一串。這是她為“青少年情緒管理課”設計的開場插畫,靈感來自熱線里那個說“總做懸崖夢”的女生。
“下一位,林小滿。”
試講的教室在三樓,推開后門時,二十個“學生”正坐得筆直——其實是少年宮的老師扮演的。林小滿深吸一口氣,把教案放在講臺上,突然看見第一排中間坐著個熟悉的身影:周敏正舉著評分表,沖她眨了眨眼。
“我們先來做個游戲。”她沒按準備好的PPT講,反而從包里掏出個玻璃罐,里面裝著五顏六色的紙星星,“每個星星里都寫著一種情緒,比如這個藍色的是‘難過’,黃色的是‘開心’。誰愿意說說,最近一次被這種情緒抱住是什么時候?”
扮演初中生的女老師舉起手,抽了顆紅色星星:“憤怒。昨天我媽偷看我日記,說‘你一個小孩子有什么隱私’。”林小滿點點頭,把星星貼在黑板的“情緒樹”上:“聽起來,憤怒像在替你喊‘我長大了’。”
四十分鐘的試講像水流過鵝卵石,順暢得讓她自己都驚訝。結束時,周敏在走廊攔住她,手里的評分表寫著“優”:“你沒講弗洛伊德,沒說埃里克森,只說‘情緒像朋友’——這才是孩子能聽懂的心理學。”
晚風鉆進窗戶時,林小滿正在咖啡店盤點咖啡豆。張姐拿著手機跑過來,屏幕上是本地新聞:“你看!天橋擺攤的姑娘上電視了,說要開非遺工作室!”新聞里,穿漢服的女孩舉著纏花發簪,笑得眼睛彎成月牙:“很多年輕人說,做手工的時候像在給自己‘心理按摩’。”
林小滿突然想起什么,給女孩發消息:“要不要合作?我來講情緒管理,你教大家用絲線把情緒‘纏’成花。”對方幾乎是秒回:“我剛想跟你說這個!少年宮已經同意我們開聯合課程了!”
第一堂聯合課來了十二個孩子。穿漢服的女孩教大家用紅色絲線纏“焦慮花”,林小滿在旁邊引導:“想想看,焦慮的時候,你的身體有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扎羊角辮的小姑娘突然舉手:“我會咬指甲!但纏線的時候,手就沒空咬了。”
孩子們的笑聲震得窗戶嗡嗡響。林小滿看著他們把纏好的花別在胸前,突然覺得,那些曾經被她寫在筆記本上的“幫助1000個人”的夢想,其實不是要做多么偉大的事,而是像這樣,在某個瞬間輕輕推對方一把。
月底發工資那天,林小滿給家里打了三千塊。母親在電話里絮絮叨叨:“別總寄錢,自己留著買好吃的。對了,你王阿姨說她侄子公司還在招人……”“媽,”林小滿打斷她,聲音出奇地平靜,“我現在做的事,雖然錢不多,但很開心。”
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久到她以為信號斷了,才聽見母親說:“開心就好。你爸昨天還在看你畢業照,說‘咱小滿笑起來最好看’。”掛電話時,林小滿發現自己在笑,眼角有溫熱的東西滑下來,滴在剛發的工資條上,把“兼職心理咨詢師”那行字暈得軟軟的。
社區醫院的帶教老師突然發來消息,附了張招聘會海報:“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在招人,覺得你挺合適的。”林小滿盯著海報上的“全職”兩個字,手指在屏幕上懸了很久,給咖啡店老板發消息:“對不起,我可能要辭職了。”
老板很快回復:“早就覺得你不屬于吧臺。對了,張姐說要給你做踐行蛋糕,蔓越莓的,你最愛吃的那種。”
踐行那天,咖啡店關了半天門。張姐的蛋糕上用奶油畫了個歪歪扭扭的心理咨詢師執照,穿白大褂的急診科醫生也來了,帶了包咖啡豆:“這是哥倫比亞的,適合做手沖,加班的時候喝,不心慌。”
林小滿抱著大家送的禮物,突然想起剛搬進隔斷間的那天,空調外機像哮喘一樣轟鳴。而現在,她的出租屋里已經有了新的聲音:手工課的絲線摩擦聲,熱線電話的電流聲,孩子們纏花時的歡笑聲。這些聲音像暖烘烘的毯子,把曾經的孤單裹得嚴嚴實實。
去危機干預中心報到前,林小滿回了趟大學。宿舍樓的臺階還是被太陽曬得發燙,402室的窗戶開著,新住進來的女生正在往墻上貼海報。宿管阿姨認出她,笑著遞來顆糖:“聽說你現在做心理老師了?真厲害。”
梧桐道上的店鋪換了新招牌,考研自習室改成了“青年心理驛站”。林小滿走進去,看見書架上擺著本眼熟的《社會心理學》,扉頁上有個小小的窟窿——正是她當年戳破的那本。店員說:“這是前陣子收的舊書,里面夾著張便簽,您要看嗎?”
便簽上是帶教老師的字跡,比上次看到的多了一行:“治愈別人之前,先學會和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林小滿把便簽小心地夾回書里,走出驛站時,夕陽正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這一次,影子不再是找不到方向的路,而是像雙穩穩的腳印,沿著光的方向,一步一步往前挪。
手機響了,是聯合課程的報名通知,已經有三十多個孩子報名。林小滿笑著回復“收到”,抬頭看見天邊的晚霞,像極了手工課上孩子們纏出的那些花,紅的、黃的、紫的,把整個天空都染成了溫柔的顏色。
她知道,未來的路還會有風雨,但口袋里的玉蘭花簪在發燙,像顆小小的太陽。那些曾經以為跨不過去的坎,原來都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腳下的路。而所謂成長,或許就是這樣——帶著一身煙火氣,把夢想慢慢熬成生活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