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穿越18年

在變化中進化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我深以為然。恰如進化論的規律,最后能生存下來的物種,往往不是最強大的,而是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我很享受這種變化,更樂于在駕馭變化中實現組織和自我的“進化”。

我是從2006年開始涉足酒店產業的,還記得當年第一家“城市便捷酒店”開張的日子,現場的每個人眼睛放光,對未來有著滿目的憧憬。那時候,中國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內外旅游需求激增,為酒店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了在激烈的市場博弈中開創屬于自己的天地,我懷著“讓大眾出行者花更少的錢,住更好一點”的發心,投身入局。

雖是面向大眾市場,但我有意讓東呈的產品和服務優于一般的大眾品牌。所以創立以來,我們逐步構建了一套獨特的體系。我們憑借“再多一點”的產品創新、“很香很冷很熱情”的客戶體驗、“鐵網深耕”的開發拓展、“趴下干活”的運營管理等系統打法,創新了“高端經濟型酒店”這一品類,以高性價比的品質服務成為行業黑馬,迅速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2014年集團公司成立后,發展躍入快車道。不到10年,我們已發展成為位列全國酒店業TOP 5、全球TOP 14的連鎖酒店集團,旗下加盟酒店超過3500家,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擁有14個酒店品牌,東呈青貓會會員人數超過1億。

本書寫作之時,東呈的奮斗之旅走過了18載春秋。今日東呈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當初的設想。在這個特殊的歷史節點,是時候全面梳理東呈的發展脈絡、企業文化和價值理念,以繼往開來了。這也是東呈“成人禮”的一部分。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18年的發展,我想是“進化”:東呈從一家有限責任公司進化為準上市公司;從直營幾十家門店進化為管理幾千家門店,并開始賦能中小酒店管理公司;從單經濟型酒店品牌進化為擁有全產品線酒店品牌;從傳統連鎖企業進化為以技術為驅動的數字化連鎖企業。

當然,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的,是我本人認知的成長。企業是管理者觀念的容器,容器形態的變化勢必反向傳導,影響管理者的觀念。兩者是動態演進、互為滋養的關系。我從三個方面展開談談:

第一,對職業人和職業體系的認知。要建構事業共創的土壤,企業才能基業長青。

創辦東呈之前,我還曾經創辦過幾家公司,當時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員工的想法和行為。我總覺得,我作為老板都那么殫精竭慮,員工為什么不能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后來有人對我坦誠地說:“你干是應該的,我不干也是應該的。”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從沒有站在員工的立場思考問題。其實,在同樣的組織和職業體系中,公司給予普通員工的授權和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員工的主動性無法自由發揮,還需要考慮多方協作和體系的約束。此時,所謂“不努力”的指責就有失偏頗了。員工“不努力”,不光是責任心的問題。

近些年,我更深入地思考了這種表象和本質的對應關系。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曾指出:員工并不甘于只被當成一個小螺絲釘,做著機械化的動作,他們心中對于深入認識和了解自己的工作、產品和職務是十分渴求的;更重要的是,他們不但愿意學習,而且還渴望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所以,我嘗試從“責權利”統一的角度,理性地設立“事業共創”機制,讓企業的職業體系更支持員工的成長,讓個人發展更好地與企業發展統一。這將是企業保持創新活力和持久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第二,對科技的認知。新技術應用是企業降本增效、激發創新、強化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過去我對科技沒有太多關注,在初創時期企業主要通過資本和投資驅動發展,對內以資本提質,對外以投資擴容,我的精力集中在找資源、找市場、找機會。然而,科技浪潮不斷激發產業變革,我逐漸意識到提質增效,不能單靠蠻干。企業的天命就是高效地為社會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技術的力量不可缺席。

記得在某個金融學院的課堂上,教授向大家發問:推動人類歷史進步的根本動力是什么?選項有很多,包括:政治領袖、氣候變化、戰爭、宗教、人民群眾、技術進步等等。我認為答案只有一個,從農耕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到信息時代,說到底歷史進步的關鍵因素就是科學技術進步,正是科技的進步和普及推動了人類生產力水平的飛躍。這對于酒店企業也是一樣的,如今數字化技術在酒店業的營銷、運營、管理上產生的效益和協同作用,怎樣高估都不為過。特別是AI(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如同你擁有一個智能大腦,讓企業擁有更先進的生產力。

第三,對發心的認知。對職業體系和科技趨勢的理解,既是我個人的心得體會,也是在描述行業“氣候”變化。近兩年,我更為關注經營“發力點”的變化。

在我看來,過去一段時間人們在營銷術、管理術和工具術方面著力較多,但現在我越發覺得“百術不如一誠”,不管是我自己還是東呈,都已經來到了全新的階段,需要適時回歸出發的原點,即創立企業的發心。這個時候,由偏重功利的“術”轉向側重公利的“道”,或許標志著人生修為的另一重境界。我也期待一場全局性的反思——重新審視為社會創造好的產品和服務的本心,從而確認今后決策與行動的精神旨歸。

如今,東呈已經從十余年前主要依靠自有資本和人力驅動發展的企業,進化為組織多元、治理規范、事業共創、科技驅動的“新物種”。這四大特征既是企業進化的結果,也是推動其持續進化的力量。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說,東呈的進化之旅也是一個很有啟示的樣本。

組織多元是企業規模化以后,管理和組織走向體系化并臻于成熟的標志。初創期的東呈是結構簡單的小規模經營單元,組織管理依照不成文的“習慣法”進行。隨著企業規模的壯大,管理千頭萬緒,多元化的組織涉及領導者與職能部門、總部與區域公司,以及旗下不同品牌之間多重關系的統籌協調。如今的東呈已經進化為一個有序且多元的組織:能夠同時實現多事業群共同發展,又具備強有力的平臺支撐,確保不同業務板塊和職能得以互相理解、深度滲透、彼此支持。

治理規范是一家現代企業的基本修養,是企業擁抱星辰大海的必由之路。我們近年從自有資本發展為多元資本,基礎就是公司治理逐步規范。東呈需要接受稅務部門的審核,更已經歷了投資市場的檢閱,這就要求我們建立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法務和風控體系的健全程度,全面升級科學管理水平。一旦登陸資本市場,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和資本市場的規則運行,這也將有助于其充分發揮自身潛力,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競爭要求,為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事業共創是卓有成效的激勵機制,是激活企業持續發展的長久動力。事業共創的根本在于讓員工形成“主人翁意識”,把企業當作自己的事業。我們鼓勵員工與“責權利”掛鉤,從而讓公司由內而外形成創新與發展的自驅力。

科技驅動是適應數字時代的生存策略,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升級充滿想象。我樂見當今時代顛覆性的技術革命,這股浪潮將猛烈沖擊酒店行業,但巨大的挑戰也蘊藏著新的機會。我們對科技的重視已經上升到人才投入和觀念重構的高度,在技術變革時代,實現快速自我迭代。

這一進化之旅還說明,一家企業首先要有明確的戰略。通過戰略擁有明晰的發展路徑和方法后,接著要建立良好的組織和運行機制,組織多元方能聚合才能多樣化的優秀人才。事業共創是為了“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讓每個人都熱愛本職工作,主動創造價值。在此前提下,企業秉承規范化的資本運作、科學化的治理結構,并及時加大技術投入,利用前沿技術進行系統升級,這樣的企業做什么都能成。

撫今追昔,這18年的進化之路,凝聚了我和所有東呈人的光榮與夢想。在此期間,我見過太多行業中曾經的同行者,有人遙遙領先,有人偏離航線,有人早已掉隊。都說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我深以為然。恰如進化論的規律,最后能生存下來的物種,往往不是最強大的,而是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我很享受這種變化,更樂于在駕馭變化中實現組織和自我的“進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东阳市| 正镶白旗| 都昌县| 梓潼县| 读书| 长治县| 克什克腾旗| 临朐县| 萍乡市| 仪征市| 鹰潭市| 林口县| 布尔津县| 深水埗区| 新巴尔虎右旗| 灯塔市| 汤原县| 巴楚县| 深圳市| 尚志市| 弥渡县| 揭西县| 温泉县| 邓州市| 霍林郭勒市| 六盘水市| 浦县| 娱乐| 兴山县| 广西| 建昌县| 柘荣县| 千阳县| 宁武县| 庐江县| 南岸区| 扶风县| 社旗县| 祁阳县| 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