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齒與為伍,此事能否調劑?
- 大明:我服從調劑,終成洪武國相
- 才子南麓
- 2051字
- 2025-08-11 14:22:20
“吳王之女?”
這吳王說的自然是元末群雄之一的張士誠,而不是朱元璋。
他在十四年前在蘇州平江自立為吳王,戰敗后,女眷自然被充入教坊司樂籍,供官員享用,也是一種警惕世人的懲罰。
唐佑只好訕笑遮丑,本來平白無故被落了面子,辛苦賺來五兩銀子的興奮勁頓時煙消云散,但是徐洛卻饒有興致看著那人。
這時外面傳來爭吵聲,“什么人滿為患,沒看見是劉監丞大駕光臨?”
監丞是正八品官員,但是奇怪的是負責這座教坊司的奉鑾親自接待。
“難得啊,劉大人居然來此我這座小廟,真是蓬蓽生輝。”奉鑾是個小太監,看年紀也不大。
因為教坊司有部分人可以出入皇宮表演,用宦官作為主事也正恰當。
徐洛和唐佑對視一眼,立馬察覺到此事不簡單。
雖然不知道這個監丞來自六部中的哪個,但是也只是正八品官,比他們這種剛入流的小官比也只高了兩級,并非云泥之別。
為什么徐洛穿越來了大明朝以后,馬上立下宏愿,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執宰天下。
官途很殘忍,血腥程度不比沙場少,自從有史書記事以來,名留青史的路上盡是白骨瑩瑩,死傷無數。
現代稱政治為不見血的戰場,但是在古代,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大明官場致死率就非常高,雖然只有九品十八級,八品已經是無數普通人,窮盡一生都不能逾越的高度。
縣令是七品官,據明末朱國楨記載洪武四年的統計,天下府州縣共 1239個,官員有5488員。
七品以上每一級人數都斷崖式減少,夸張的權力金字塔結構。
大部分平民百姓一輩子,都見不上縣令一面,除非犯罪受審,但是大明律嚴苛,見官的下場可想而知。
徐洛看這張小娘子的模樣,好像知道劉監丞的真正身份。
“小娘子,可知道外面的人是誰,居然可以讓奉鑾親自接待。”徐洛好奇問道。
“六部里面姓劉的監丞只有一個,正八品當然不值得奉鑾主動,但是那個可是劉基長子劉璉,考功監丞。”
劉基是誰?正是被朱元璋稱為“吾之子房”的大明三大文臣之一的神童劉伯溫,在洪武八年病逝,傳說因為他在位時和胡惟庸不和,被毒殺而死。
唐佑眼睛一轉,人已經奪門而出,人未到聲音先到:“劉大人,此處尚有一間包廂,請進、快進。”
來人是個中年人,胡子稀疏,看起來已經而立之年,不知是生氣剛才進門不順利,還是什么別的原因,臉上滿布陰霾,悶悶不樂。
陪同而來之人,是工部營繕所丞,雖然不認識,但從腰帶看來,也是個九品官。
奉鑾離開前還囑咐粉頭好好伺候劉璉,還說他會再找幾人進來服侍,讓大家莫急云云。
劉璉心情壞透了,坐下來徑直灌了一整壺酒,就是黃酒,明初詩人常說這是“濁酒”。
自宋以來,文人雅士特別推崇濁酒,酒雖濁,意卻清、味雖淡,情卻濃。
唐佑看粉頭不主動為劉璉倒酒,氣在頭上,堵氣道:“你是吳王女兒,不給摸就算了,現在連酒都不愿意倒?”
劉璉突然半瞇著眼睛審視著,“自陛下登基后,天下誰敢稱吳王,你是張賊后人吧?”
徐洛看到美人雙目含淚,有點不忍,但是劉璉心情壞透,不能現場觸他霉頭。
“自己脫下第一顆紐扣。”劉璉雙手抱胸,不用質疑地盯著她,“既然是樂戶賤籍,應該清楚怎么穿衣才適合自個身份。”
張氏雖然不忿,但是樂戶身份擺在這,遇到來頭大的,連反抗的念頭都不敢有,只能含淚脫下,敞開一片雪白。
“還不滾出去,這里不需要你們,出去。”徐洛只能想到這個方法解圍。
兩女離開以后,包廂恢復平靜,劉璉深深看了徐洛一眼,“哪的九品?聽你聲音,江南人?”
徐洛拱手道:“我等二人是國子監學正,來自常州府。”
劉璉是考功監丞,考功監是明初獨有的機構,主要負責協助皇帝處理官員考核的具體事務。
說來奇怪,這個衙署,只能和吏部考功司重疊,一個面向皇帝,一個面向國相,所以后來取消了。
“哼。”劉璉語氣冰冷帶刺,“那我先恭喜你們了,馬上就要被左相調去中書省借用。”
“左相?自從洪武四年李善長卸任左相以來,中樞相位實際處于半懸空狀態。”徐洛自言自語道。
“倒是沒說錯,今天朝會陛下已經正式宣布,遷右相胡惟庸為左相,晉左御史大夫汪廣洋為右相。”劉璉忿忿不平道。
難怪他心情這么差,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現在疑似殺父仇人高升,成為大明國相,怎能不生氣?
但是大明國相什么地位?
正一品的高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本就是大明朝廷上,神仙一樣的人物,怎么可能和他們這些正九品官員發生交集?
借調一詞更是說不通,大明朝廷從來不缺九品官員,何況國子監和中書省本就不是同一套運作班子,就算借調也輪不到他們才對。
“陛下要全國實行黃冊制度。”劉璉繼續自斟自飲,“洪武三年就在江南地區實行小黃冊制度,胡惟庸需要借調江南籍官員協助準備全國推行的前期準備工作,陛下已經同意。”
“你們馬上就要成為一人之下的左相門人,平步青云就在眼前,我劉璉敬你們一杯。”
唐佑見狀,居然傻乎乎地舉杯,卻被徐洛一掌打飛,酒杯砸落地上粉身碎骨。
“糟了!糟透了!”
徐洛太清楚胡惟庸什么下場,難怪這檔子破事最后牽連三萬多人,原來還有征調低級江南籍官員處理黃冊這種事。
他臉色煞白,背后涼颼颼,知道大明朝廷水深,可這也太可怕。
作為正九品國子監學正,他根本沒能力討價還價的余地。
一旦被打上胡黨烙印,他就算不死也將永遠不得翻身。
“劉大人救我,在下寧愿終生不仕,誓不為胡黨,此事能否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