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徐洛知朕,賊儒妙不可言
- 大明:我服從調劑,終成洪武國相
- 才子南麓
- 2251字
- 2025-08-18 18:38:52
“君要臣死,臣即使萬死也死不足惜,但是我方某畢生所學,在濟寧的所見所聞,都應該流傳下來。千古治道,就是靠我等讀書人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方克勤說話急促,很難想像一個長期不吃不喝的人,竟然如此精力充沛。
徐洛被他的瘋狂嚇到,只聽到他邊寫邊呢喃著:“莫言臣道孤絕老,一片冰心解民愁。”
方克勤是個犟老頭,對于行將就木這個事實,他早就坦然接受。
但是徐洛想救他一命,明初朱元璋肆意殺人,太多有志匡扶大明的賢君名士都白白死在文字獄上。
為何好人都不能長命百歲?起碼不能死于非命。
“哼,原來名滿天下的方克勤方知府,不過是賊儒罷了!”
徐洛話音剛落,原本鬼哭狼嚎的刑部天牢,突然變得一片死寂,唐佑掩面痛苦搖頭。
“你說我賊儒?我欺世盜名?哈哈哈!”方克勤瘋瘋癲癲大笑,“我方某自奉簡素,一件布袍,數十年不曾更易,我欺世么!”
“我擔任兗州守時,有孩童向我進獻兩個木瓜,方某笞而卻之,原來也是盜名么!”
徐洛想用激將法,喚醒他的求生欲望,但看來方克勤自尊心太強,只希望他沒有心臟病問題。
“明哲保身,賢臣之行也;如履薄冰,孝子之為也。”
“僨國事,滅家族,以死求名者,賊儒也,亂臣逆子之尤者也。”
“臣死忠,君必有患;父死忠,子必不全。”
徐洛的話連珠炮發,其實核心理由就兩點,死了沒用對國家人民無益,其次死了還傷害皇上和家人。
說人話就是“你倒是死得痛快,對君王的名聲潑了一盤臟水,罵名全是朱元璋背負,對家庭也不負責任,讓兒子自生自滅。”
人們不會記得方克勤曾經立下多少政績,只會將他作為朱元璋不仁不義。
而且他還有幾個兒子,像方孝孺本該更早進入官場,為大明百姓效力治國,但因為父親之死,方孝孺的性格陰郁。
而且朱元璋也擔心他懷恨在心,所以即使宋濂等人多次推薦,乃至到了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都不愿意重用他,只說“現在并非任用方孝孺的時候。”
方克勤如喪考妣地癱坐在地,長期被拘禁也沒讓他如此失落,他此時覺得內心空蕩蕩,好像失去了生的意志。
“守衛在嗎,這里五十貫,我沒別的要求,他方克勤若是一頓飯不吃,刪掉一行他的字,他若是餓死,你就全部刪掉。”徐洛吩咐道,門衛本不同意,但是五十貫錢也給得太多了。
方克勤幾近崩潰,“不行,都是我的心血,不能刪掉!”
“處心積慮,以君父之難、國家之危為成名跳板,動機不純,此亂臣賊子之所為也。”徐洛盡力了,正想離開,如果這樣還要尋死,那就算他白死好了。
誰料方克勤突然狂奔過來,“你是誰!大明居然讓你這種豎子為官,國運必不長久!必不長久!”
徐洛一陣后怕,要不是方克勤腳上綁有鎖鏈,此刻他就被鉗制住了。
“記住了,我乃常州府江陰人,徐洛。”臨別之際想起祭酒樂韶鳳惡心他說的話,決定轉交給方克勤。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只是基本,還在于絜矩,不可不察啊。”
說罷搖頭離開天牢。
“我恨你。”唐佑出去以后一臉肉疼。
徐洛疑惑問道:“我又怎么惹你了?”
“你明明有五十兩,你寧愿給獄卒用來照顧方克勤那老頭,也不借給我娶小妾,張姑娘多可憐的一個美人兒啊,你忍心……”唐佑耿耿于懷。
徐洛笑著從懷中取出多余的錢財,“我原本有一百兩,現在只剩這些了,看來你的張姑娘還得繼續找新恩客才行。”
……
此時此刻,紫禁城,謹身殿內,
朱元璋臉黑成鍋底一樣,身前放著兩份奏疏請示。
一份是左相胡惟庸發出,上面羅列了京師正九品及以下文官共二百五人,另外在讀國子監生共五十人。
數量加起來比他想象少,看來胡惟庸還不敢明目張膽伸手進來。
另一份是來自國子監祭酒的密函,如實將徐洛如何抓捕夜行李景隆,翌日李景隆如何煽動兵馬指揮副使張達教訓徐洛,然后徐洛如何反客為主,懲戒李景隆和張達。
李景隆屬于他孫子輩,既是他的親人,他父親李文忠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徐洛怎么敢下手打人,簡直目中無人。
而張達雖然比較疏遠,當時他姐可是張嬪,經常與朱元璋負距離深入淺出交流,徐洛真是麻煩之源。
人人都羨慕朱元璋登頂天下,殊不知他的一舉一動都被無數人看在眼里,一言一行都代表各方利益。
所以朱元璋心疼李文忠和張嬪,卻不能明目張膽懲處徐洛,樂韶鳳話里話外都只有一個意思,徐洛盡心皇事,符合綱常。
賞罰不分,是昏君所為,也是亡國的征兆。
朱元璋將目光鎖定在胡惟庸草擬的名單上,上面寫著,遷國子監學正徐洛為正八品戶部提舉,負責監督黃冊推進。
“越級提拔,在整份名單中很常見?”朱元璋皺眉問道。
秉筆太監滿頭大汗,不敢回應,昨晚才剛死一個,他也是臨時提拔上來,只好三緘其口。
“朕在問你話,聾了嗎?”朱元璋怒拍案臺,墨水抖落。
“下臣不識字……”
朱元璋怒喝:“不識字你做什么秉筆太監,拉出去砍了。”
他繼續獨自翻看名單,初步看來只有徐洛被越級提拔,心中卻在想其中理由。
胡惟庸想在徐洛這個不識大體的毛頭小子身上得到什么,才甘愿下血本挖人,還培養人才?
“也罷,管你是龍還是蟲,敢傷害朕的親人,等清算之日,一并血洗就行。”
“朕準了。”朱元璋大筆一揮,“下達吧。”
不知過了多久,儀鸞司指揮使毛驤快步前來求見。
“陛下,國子監學正竟敢翌日馬上再去見方克勤,臣不辱使命。”
朱元璋擺手表示沒興趣知道。
徐洛?必死之人罷了。
“陛下,很有趣,臣建議觀之。”
朱元璋本想暴起,但毛驤是個知禮的人,平常不會這樣。
“拿上來!”
朱元璋一目十行,腦海中完整出現徐洛痛罵方克勤賊儒的畫面。
“妙人!徐洛知朕!哈哈,你看!這個賊儒說得妙不可言!”
“人來,刊行天下!”
朱元璋從小討厭這些惺惺作態的文官,今天被一個十七歲的愣頭青一語道破,看誰以后還敢說朕嗜殺?
毛驤勸諫道,“陛下,過猶不及啊,不如提拔之?”
“對,該提拔!”
“壞了!”朱元璋著急,“人來,將方才的任命狀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