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神秘的843項目,前往省城的契機!
- 重返1980:我締造了工業帝國
- 空明無間
- 2666字
- 2025-08-15 07:00:00
辦公室的門被楊衛東從里面關上,外面鼎沸的歡呼聲瞬間被隔絕。
那震耳欲聾的掌聲,仿佛還貼在墻壁上,嗡嗡作響。
剛才還激動得滿臉通紅的楊衛東,神情已經轉為肅穆,他給周海峰和李赫的搪瓷缸子續上滾燙的熱水,里面的茶葉上下翻滾。
周海峰沒有坐,他背著手,在狹小的辦公室里來回踱步,軍用皮靴一下下地踩在水泥地上,沉重,又有節奏。
他猛地停下,轉身直直地看向李赫。
那是一種審視,一種帶著巨大壓力的掂量。
“李赫小同志。”
周海峰的聲音壓得很低,每個字都砸在了地上。
“剛才在車間,人多口雜,有些話我不能說。”
他停頓了一下,像是在組織語言。
“你改的那臺機床,精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希望。”
楊衛東端著茶缸的手停在半空,連呼吸都放輕了。
他有預感,接下來的內容,恐怕是紅星廠從未接觸過的機密。
周海峰的視線掃過楊衛東,最終還是落回到李赫身上。
“國家有個項目,代號‘843’。”
“843項目……”
楊衛東在嘴里念叨著,腦子里飛速搜索,卻是一片空白。
周海峰沒有解釋項目是什么,只是用一種極其嚴肅的口吻繼續說。
“這個項目,關乎我們國家在南邊海域的根本,是軍委直接抓的頭等大事。”
“項目的推進,一直卡在一個核心部件上。那個部件的加工難度,超乎想象,對精度的要求,比我們剛才看到的還要苛刻。”
“為了它,我們花了大價錢,從西德買了最頂尖的機床,可良品率,還是低得不像話。”
周海峰的拳頭,在說到這里時,不自覺地攥緊了,手背上青筋暴起。
“你的技術,讓我們看到了曙光。一種不靠進口,用我們自己的設備,啃下這塊硬骨頭的曙光。”
楊衛東的心臟狂跳。
他聽懂了。
李赫的技術,竟然和一個事關國家戰略的頂級軍工項目,掛上了鉤!
這是何等的榮耀!這是紅星廠想都不敢想的天大機遇!
可周海峰接下來的話,卻給這股火熱澆上了一盆冷水。
“但是,你的資歷太淺了。”
他看著李赫,表情變得復雜。
“你只是紅星廠一個十九歲的技術顧問,連個正式的工程師職稱都沒有。按規矩,你根本沒資格碰‘843項目’的核心。”
楊衛東臉上的喜色瞬間凍住,心直往下沉。
是啊,規矩就是規矩。
尤其是在這種等級森嚴的國家重點項目里,一個人的出身、履歷、級別,都是一道道邁不過去的坎。
辦公室里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壓抑。
周海峰看著一臉緊張的楊衛東,又看了看從頭到尾都保持著沉默的李赫,這才慢慢提出了一個方案。
“直接參與不行,但我們可以換條路走。”
“省城第一研究所,最近在搞一個材料學的研究,也需要高精度加工配合。我可以動用軍區的名義,以‘委托培養’的方式,推薦你去研究所‘交流學習’。”
“這既是對你這次立功的獎勵,也是一個機會。讓你去接觸一下最前沿的東西,把你的履歷搞漂亮點。”
“將來,等時機成熟了,再讓你進項目組,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個方案一出,楊衛東的眼睛瞬間亮了。
天大的好事!
去省城第一研究所學習!
那是什么地方?全省技術人才的圣地!里面隨便一個研究員,都是行業里響當當的人物。
一個普通工廠的技術員,能有這種機會去“鍍金”,簡直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好!太好了!”
楊衛東激動地一拍大腿。
“周處長,我們廠完全支持!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
他轉頭看向李赫,滿臉都是欣慰和驕傲。
然而,他沒有看到,在聽到“省城第一研究所”這幾個字時,李赫垂下的眼簾后面,正掀起滔天巨浪。
省城!
李赫的心臟,在那一瞬間被一只無形的手狠狠攥住,然后猛地加速搏動。
咚!咚!咚!
那沉重的跳動聲,幾乎要蓋過辦公室里的一切聲響。
他清楚,所謂的“交流學習”,多半就是把他扔過去坐冷板凳。
研究所里那些科班出身、眼高于頂的專家教授,怎么可能看得起一個從地方小廠來的毛頭小子。
打雜、跑腿、看資料,大概就是他未來幾個月的全部生活。
這些,李赫都懂。
可他不在乎。
他完全不在乎!
因為有一個名字,劈開了他兩世的記憶,在他的靈魂深處轟然炸響。
蘇婉卿!
他的白月光,他前世錯過、悔恨終生的那個人,此刻,就在省城!
就在省城大學里念書!
前世,他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因為廠里的生產任務,錯過了唯一一次去省城的機會。
等到他后來聲名鵲起,再想去尋找時,佳人早已不知所蹤,只留下一個讓他抱憾終身的傳說。
現在,機會就擺在面前。
一個他做夢都不敢想的機會,以一種他完全沒料到的方式,從天而降。
去省城!
去見她!
這個念頭,像一團火,瞬間燒遍了他的四肢百骸。
他吸了口氣,強行壓下胸口翻騰的氣血,緩緩抬起了頭。
他的臉上,沒有狂喜,沒有激動。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超乎年齡的沉穩,和一種被委以重任的赤誠。
“首長,廠長。”
李赫的聲音清亮,卻又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我明白我的資歷不夠。能有去研究所學習的機會,我已經非常感謝組織的信任。”
“我沒什么別的想法,只要能為‘843項目’,為國家盡一份力,讓我干什么都行。”
“坐冷板凳也好,打雜也好,我都會把這次學習當成一次考驗,努力提升自己,隨時等候國家的召喚!”
一番話說得懇切至極,擲地有聲。
周海峰和楊衛東都愣住了。
他們看著眼前的年輕人,看著他那雙清澈而堅定的眼睛,心中同時涌起一股強烈的欣賞。
多好的覺悟!
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只為國家!
周海峰眼中的審視徹底消失,化為了純粹的贊許。
楊衛東更是激動得眼眶發熱,他用力拍著李赫的肩膀。
“好!好樣的!不愧是我們紅星廠的工人!”
他當場拍板。
“小赫,你放心去!廠里這邊,我給你批長假,工資照發!不!我再給你預支半年!一共三百塊錢!你拿著當安家費,到了省城,別委屈了自己!”
三百塊!
在1980年,對于一個普通工人來說,這是一筆巨款。
李赫沒有推辭,他知道,這是廠長的一片心意,也是他應得的。
他立正,對著周海峰和楊衛東,鄭重地敬了一個禮。
“謝謝首長!謝謝廠長!保證完成任務!”
沒人知道,在這句為國奉獻的口號之下,藏著一個男人最深沉、最溫柔的私心。
兩天后。
紅星機械廠門口,紅旗招展,鑼鼓喧天。
楊衛東親自把一朵大紅花,戴在了李赫的胸前。
全廠的工人都出來歡送,那羨慕、嫉妒、崇拜的目光,幾乎要將李赫淹沒。
錢衛國和劉峰躲在人群的角落里,臉色灰敗,像是兩只斗敗的公雞。
李赫在一片掌聲和祝福聲中,坐上了廠里派出的那輛嘎斯吉普車。
車窗外,是同事們揮動的手臂,是師傅張建國泛紅的眼眶。
車窗內,李赫的心,早已飛向了那個即將抵達的目的地。
綠皮火車發出沉重的喘息,在鐵軌上規律地轟鳴。
李赫靠在硬座的窗邊,看著窗外飛速倒退的田野和村莊。
他的行囊很簡單,一個軍綠色的帆布包,里面只有幾件換洗的衣服,和楊衛東給他的那三百塊錢。
腦子里一直在回想著一個人,是一個扎著兩條麻花辮,笑靨如花的清秀女孩。
還有一個地址。
一個被他刻在腦海里,記了四十多年的地址。
他的視線穿透車窗,望向遠方。
省城。
蘇婉卿。
我來了。
和平路,12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