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驚天一刀,精度碾壓進口貨!
- 重返1980:我締造了工業帝國
- 空明無間
- 2487字
- 2025-08-15 07:00:00
三天,七十二個小時。
整個一車間,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戰時狀態。
楊衛東下了死命令,全車間停下其他所有生產任務,一切人力物力,全部向機床改造項目傾斜。
李赫,成了這個項目的總指揮。
他那間小小的辦公室,變成了臨時的作戰指揮室。
墻上掛滿了圖紙,桌上堆滿了零件。
他就像一個運籌帷幄的將軍,冷靜地發出一道道指令。
“張師傅,主軸箱的軸承間隙,再給我調小兩個絲!”
“王師傅,刀架的基座平面,必須用手工研磨,保證絕對水平!”
“小李,電路部分按照這張圖紙走,注意絕緣,一根線都不能錯!”
一開始,車間的工人們,尤其是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對于被一個不到二十歲的毛頭小子指揮,心里多少還是有些不服氣的。
但三天下來,所有人都服了。
徹徹底底地服了。
李赫表現出的專業和沉穩,完全不像一個年輕人。
無論是機械結構,還是電氣控制,甚至是材料熱處理,他都懂,而且是精通。
任何技術難題,到了他手里,三言兩語就能點出問題的核心,并給出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案。
老師傅們幾十年的經驗,在他那超前的知識體系面前,仿佛都成了小學生。
他們從最初的懷疑,到驚訝,再到最后的虛心請教。
“李顧問”這個稱呼,也從一開始的客套,變成了發自內心的尊敬。
張建國看著自己的徒弟,在人群中指揮若定,那份從容和自信,讓他既驕傲又陌生。
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徒弟,已經不是池中之物了。
他是一條真正的龍,紅星廠這個小池塘,困不住他。
錢衛國和劉峰,這三天徹底成了縮頭烏龜。
他們躲在角落里,看著車間里熱火朝天的景象,看著李赫的威望一天比一天高,心里又嫉又恨,卻又無計可施。
他們只能在心里詛咒,詛咒李赫失敗。
時間,在緊張的忙碌中飛速流逝。
第三天下午。
軍代表周海峰,帶著兩名軍方的技術專家,如約而至。
楊衛東、錢衛國,以及廠里所有的技術骨干,都陪同在旁。
整個一車間,站滿了圍觀的工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車間中央。
那里,靜靜地矗立著一臺嶄新的……不,應該說是一臺脫胎換骨的機床。
它原本銹跡斑斑的蘇聯綠漆,被重新打磨,噴上了代表紅星廠的紅色油漆。
笨重的齒輪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臺嶄新的伺服電機。
粗糙的刀架,被一個結構精巧的電動排刀架所取代。
最引人注目的,是床身底下,那幾塊閃爍著幽暗光澤的合金墊片。
整臺機床,看起來簡潔而有力,充滿了現代工業的美感。
“這就是你們改造后的機床?”
一名軍方專家扶了扶眼鏡,圍著機床轉了一圈,眼神里充滿了懷疑。
“結構改動太大了,這……這能保證剛性嗎?我擔心加工的時候,機床的震動會非常厲害?!?
另一名專家也點頭表示同意:“嗯,尤其是這個電機直驅主軸,我還是第一次見。理論上,精度會高,但對電機和主軸的同心度要求極高,稍有偏差,就會產生致命的抖動。”
他們的質疑,也代表了在場所有技術人員的心聲。
周海峰沒有說話,他只是看著楊衛東。
楊衛東的額頭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李赫。
李赫的臉上,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表情。
他走到機床前,對周海峰和楊衛東說道:“首長,廠長,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了?!?
說完,他按下了啟動按鈕。
“嗡——”
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捂住了耳朵,準備迎接老舊機床啟動時那刺耳的轟鳴和劇烈的抖動。
然而,預想中的噪音和震動,并沒有出現。
機床只是發出了一陣平穩而有力的,如同猛獸呼吸般的低沉轟鳴聲。
整個機床,穩如泰山,紋絲不動。
李赫甚至拿了一枚硬幣,立在了飛速旋轉的主軸箱上。
那枚硬幣,穩穩地立在那里,一動不動!
“嘶——”
全場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這……這怎么可能!”那名軍方專家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光是這份平穩性,就已經超過了他們軍工廠里最好的那臺進口機床!
錢衛國的臉,瞬間就白了。
他知道,自己可能又錯了。
李赫沒有理會眾人的震驚,他拿起一根普通的45號鋼棒,熟練地裝夾在卡盤上。
然后,他走到了操作臺前。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著他的手。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一刀!
這一刀,將決定這臺機床的生死,也將決定紅星廠的未來!
李赫的眼神,在這一刻變得無比專注。
他那雙布滿老繭的手,穩穩地握住了操縱桿。
進刀!
“嗤——”
雪亮的切削刀,精準地切入了旋轉的鋼棒。
銀白色的鐵屑,如同飛雪般四濺開來。
李赫的動作,行云流水,充滿了韻律感。
他沒有看任何儀表,只是憑著感覺,穩穩地推出了這驚天動地的一刀。
收刀,停車。
整個過程,不過十幾秒。
一根表面光潔如鏡的零件,出現在眾人面前。
檢驗科的老師傅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取下零件,用絨布擦拭干凈。
他拿出了廠里最精密的儀器——千分尺。
所有人都圍了上去,連周海峰都忍不住伸長了脖子。
寂靜。
整個車間,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只能聽到自己劇烈的心跳聲。
檢驗員的手,因為緊張而有些顫抖。
他反復測量了三遍,然后抬起頭,看向眾人。
他的臉上,是極度的震驚,是見了鬼一般的表情。
“怎么樣?快說啊!”楊衛東急得大吼。
檢驗員深吸一口氣,用一種夢囈般的聲音,公布了結果。
“加工……加工精度……”
“0.002毫米!”
“誤差,兩個微米!”
轟——!
這兩個微米,就像一顆原子彈,在所有人的腦海里轟然引爆!
0.002毫米!
這是什么概念?
一根頭發絲的直徑,大約是0.07毫米。
這臺機床的加工精度,是頭發絲的三十五分之一!
這個數據,已經不是碾壓廠里最好的機床了,這是直接碾壓了國內所有機床,甚至超越了大部分昂貴的進口設備!
“人才!真正的人才??!”
周海峰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他猛地沖上前,一把抓住李赫那雙還沾著油污的手,用力地搖晃著。
“小同志!你不是人才!你是天才!是我們國家軍工戰線最需要的天才!”
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嘶啞,眼中甚至泛起了淚光。
有了這種精度的機床,困擾他們多年的許多精密零件加工難題,都有了解決的希望!
楊衛東激動得渾身顫抖,他看著李赫,就像看著一塊稀世珍寶。
工人們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和掌聲,經久不息。
在這片狂熱的浪潮中,錢衛國面如死灰,身體搖搖欲墜,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他知道,自己徹底輸了。
輸得一敗涂地。
周海峰激動之余,一把拉住李赫,又叫上楊衛東,快步走進了辦公室。
他關上門,壓低了聲音,臉上是前所未有的嚴肅和期待。
“小同志,你的技術,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解決‘843項目’關鍵難題的希望!”
“你,愿不愿意接受一個真正的,事關國家戰略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