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功成緣盡?
- 神話志怪:我周處除害就變強
- 舊傘也遮雨
- 2023字
- 2025-08-19 22:17:49
“莫非關公菩薩其他地方另有要事?”
周處疑惑。
關公不是只是陽羨的關公,關公廟遍布天下民間四方,更別提身為伽藍菩薩,佛門護法,天下寺廟都要首要供奉。
也許其他地方有妖害,需要關公顯靈?
周處從清晨等到正午,珈藍殿內始終寂靜無聲。
佛寺其他處不時傳來誦經之聲,更顯這里無人問津,仿佛被人遺忘。
香爐里的香換了一茬又一茬,青煙裊裊上升,神像威嚴面孔看之不清。
殿外日頭漸高,沙彌們敲響放課午齋的鐘聲,聲響在空蕩的寺院里回蕩。
關公是被什么事牽絆了,一上午竟也沒有解決?
“罷了,午后再來。”
待到日上中天,到了吃飯時候,周處擰起眉頭,走出殿門時,他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不得不提,他自始至終不懼那惡蛟背后有什么勢力報復。
正因關公指點他去除蛟,若有老蛟精或者惡龍找來,想必關公不會置之不管。
想到這里,周處忽然想起昨日那個郭路的七日之讖。
他腦中冒出一個極為荒謬的想法。
那個郭路總不可能算到了關公行蹤吧?
大概是碰巧的。
'不過……若關公被其他要事牽絆,一時照顧不到這邊,那可就麻煩了!'
“周…周施主!齋堂備了素面……”有大和尚帶著小沙彌趕來留客。
周處除蛟一事,在鄱陽一地已漸漸傳開,寺廟如果能將這位香客轉為善信,頂得上一百次講法布施。
“不必了。”
周處擺擺手,擰著眉頭匆匆離開。
珈藍殿內,香煙忽地一滯。
關公神像雙目微睜,鎏金眸中神光流轉,靜靜望向那道遠去的身影。
“阿彌陀佛。”
一聲清朗佛號輕輕響起,香霧流轉間,韋陀菩薩現出身形。
他身披金甲,手持降魔寶杵,面如滿月、威儀自生,足踏云履卻不染塵埃,身后隱隱有七彩圓光流轉。
目光微動,略帶好奇地望向周處離去的方向。
“菩薩顯化于此,可是尋關某有事?”
關公并未轉頭,緩聲開口。
韋陀菩薩向關圣微微頷首致意,唇角含笑,帶著幾分未請自來的歉意。
“神君恕我冒昧。
您與我同為佛門護法,共守人間道場、抵御外邪。我感應到神君屢次在此顯圣,只道是有大魔侵擾,特來察看。”
關圣輕撫長髯,淡然道:“菩薩多慮了,不過是點撥一個迷途兒郎罷了。”
韋陀菩薩若有所思望向山門之外:“能得神君如此垂青,屢次顯化點化,此子緣法不凡。”
他閉目微聆,人間萬里諸音入耳,頃刻便明了前因后果。
“神君既已指引周處打虎除蛟,他今日特來復命祈見,神君方才為何卻避而不應?”
“菩薩不必再稱我神君了,”關羽微微搖頭,“自下界歷劫、重新成神之后,我已非昔日神君,更不在天界任職。”
“神君說笑了,您若愿重返天庭,玉帝又豈會不立即欣然相迎?”
韋陀言辭懇切,同為佛門護法,理論地位平起平坐,他卻仍對關圣禮敬有加。
“重歸天界之事……”
殿內香煙裊裊,關圣一聲輕嘆搖搖頭不提這件事,他轉回頭去,丹鳳眼微瞇,目光似穿透重重阻隔,落在騎馬回府的周處背上。
“關某不過是想再給他最后一番考驗。”
盡管此前已有兩次試煉,一為夢中點化,驗其品性,二為除蛟九死一生,考其膽魄。
如今他還要再試最后一次,要看周處在暫時求助無門,隨時可能遭到大妖報復時,心性如何,是否仍能沉得住氣、扛得住重壓,不懼大魔。
“這個周處何等運道,竟得神君如此重視,愿三試其人?”韋陀驚訝,“神君莫非有意度他成神,委以重任?”
“差不多。”
關羽撫髯微微一笑。
……
回到府中,周處吃飯吃到一半,忽聽玄明道人拜訪,連忙放下飯碗,讓人請進來。
玄明道人被請進府來,拱手作揖:“周郎君,貧道特來辭行。”
周處下堂迎接,聞言詫異:“道長何故匆匆?不如多留兩日,容周某盡地主之誼。”
玄明面皮發燙,慚愧道:“郎君,貧道收了南山十八村的銀錢,卻未能親手除去虎妖,實在無顏久留。”
周處道,“好歹讓我擺下宴席為道長踐行。”
玄明再三推脫,準備這就離去。
“離開前,貧道要提醒郎君一句,蛟龍非是凡種,你殺了它恐怕必有報復。即便有神明護佑,也需小心。”
“我明白”
“另外昨日那個算命的郭路……貧道看不出深淺,修為必在貧道之上,且明顯來者不善,不似好人。郎君務必提防。”
玄明蹙眉。
這和惡蛟的爹娘報復不同,這可和關圣指點除害一事沒關系,關圣雖為神明,卻并非家神,也不可能事事庇佑。
他提醒周處尤其這件事,更要多加小心。
周處認真的點點頭,表示記下。
“多謝道長提醒。”
玄明拱手:“貧道還要去別處尋除妖的活計。天長路遠,有緣再見。”
周處送他出府,一路目送他遠去,就這兩件事,皺眉在原地思索一番。
“俗話講,只有千日捉賊,沒有千日防賊。”
蛟龍的爹娘報復這件事不提,這件事以他也許力有不逮,未必能夠解決,還是得求助關公顯靈。
那個郭路,行事不似正道,周處很想去主動去探查一番。
不過……
他摸了摸不時仍隱隱作痛的肩頭。
……
午后,周處又來寺中上香。
待到日影西斜,卻是仍舊沒見關公顯靈。
難不成關圣事了拂身去,點化他除蛟就結束了,功成緣盡?
可怎么也不至于連再見他一面,聽他祈告,勉勵他兩句繼續秉持正道都不肯。
一日、兩日……直至四日、五日過去,情形依舊。
關公再未顯靈。
但到了后面,周處反而有些平靜下來。
事情確實反常。
“什么事能牽絆得關公一連數日連顯靈到這里看上一眼都做不到。”
周處對其中緣由隱約有一些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