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
量力而動,善敗由己

得到聯合創始人&CEO脫不花

我帶著滿滿的感謝之情,祝賀小宅出版了這本書。

一直以來,我思考的一些問題,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和解決,而這本書恰恰給了我系統的回答。

為什么道理都懂,但問題就是解決不了?

小宅的觀點是:因為“習得性無助”。

我們的很多痛苦,來源于認為自己的痛苦“獨一無二”。這種痛苦帶來的是一種孤獨感,認為自己沒有支持,孤立無援,而且光憑自己的力量無法抗衡,這份痛苦難以擺脫,自己只能無可奈何地與之共存。更深一層的含義是,自己的痛苦是不正義的,是錯的,就不應該痛苦。因此,自己不可能被理解,痛苦“獨此一份”,沒有支持就更理所當然了。

事實上,我們的痛苦與他人共通。

這本書結合了感受和工作兩個看似不相容的元素,深入探討痛苦的根源,并提供了緩解痛苦同時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

我發現小宅的邏輯和其他人的方法論不一樣,她在解決兩個問題:

●道理我都懂,為什么做不到?

●同樣的方法論,對別人管用,為什么對我無效?

書中提出:先理解感性,再執行理性。

小宅沒有鼓勵大家顛覆自己或者評判自己,而是就地取材,觀察一下自己身上發生了什么,趁此機會了解自己,把優缺點都當作“素材”,用來嘗試,開拓新的局面。

當個人成長只是一個自娛自樂的小嘗試,好像沒那么困難,也沒那么羞恥。

理解自己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痛苦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經歷中習得的。這一認知,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無助的狀態,重新找到解決問題的動力和信心。

這和企業教練的對話過程非常像,關注情緒的同時談事,針對具體問題找解決辦法。

有一個應用場景挺有意思,即本書第三章第四節的“優秀的求助,是一場聯誼”。

我在工作中也發現,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懂得向他人求助。一是沒有這個意識,默認所有事情要自己默默干;二是過不去內心的那道坎兒,覺得求助很丟臉。這個“求助”的定義會擴散到頗為寬廣的范圍,比如工作交代不清導致自己工作有困難,按道理,應該找上游同事或者布置任務的領導問清楚,有的人會把開口問人也歸類為求助,于是自己吭哧吭哧埋頭苦干,最后偏離軌道,事倍功半,耽誤了自己也耽誤了事。

勸人放下面子去求助,這會對抗人的慣性思維。然而書中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去解讀,提出求助會帶來事業、人際和情感上的多重收益,需要的只是在行動上做一些小改變。如果從小的求助開始嘗試,那么難度就會降低很多。小宅提供了很細致的策略,一步一步講解怎樣做到有效且有安全感的求助,方法很溫和。

當我們做出一點小改變,外界的反饋必定隨之變化,進而松動原有的慣性思維。從感受到收益,再從收益回歸感受,原本習得而來的無助,慢慢被現實里的控制感所取替。

這就是主導自己人生的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永和县| 大英县| 晋宁县| 诏安县| 花莲市| 日照市| 炉霍县| 额敏县| 沈丘县| 天津市| 松原市| 张家口市| 横山县| 保德县| 兴宁市| 凤阳县| 重庆市| 射阳县| 休宁县| 邢台县| 江都市| 桐庐县| 白玉县| 固镇县| 皋兰县| 新疆| 仪陇县| 遂平县| 涞源县| 杭锦旗| 合山市| 屯门区| 武宁县| 襄樊市| 边坝县| 内黄县| 洛隆县| 西和县| 乌拉特中旗|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