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血色詔書

黎明前的紫禁城籠罩在一片詭異的靜謐中。我坐在武英殿的龍椅上,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案幾上那方沾血的硯臺——三日前,我就是用它砸破了魏藻德的額頭。硯臺邊緣已經干涸的血跡呈現出鐵銹般的褐色,在燭光下顯得格外刺眼。

“陛下,五更天了。“王承恩的聲音從殿外傳來,比平日更加小心翼翼。

我抬頭望向窗外,東方的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卻透著一層不祥的暗紅,像是被稀釋了的血水。“傳李若璉。“我聽見自己的聲音沙啞得陌生。

老太監遲疑了一下:“李指揮使正在刑部大牢...“

“朕知道。“我打斷他,手指在硯臺上敲出沉悶的聲響,“讓他帶著供詞來見朕。“

王承恩退下后,我展開案頭堆積如山的奏折。最上面一份是兵部轉來的宣府軍報,紙張已經皺得不成樣子,邊角處還有被火燎過的痕跡。盧象升的字跡比昨日更加潦草:“臣部傷亡過半,箭矢盡絕,將士們拆屋取梁為兵...“最后幾字幾乎難以辨認:“...盼援如盼甘霖。“

我猛地合上奏折,指尖傳來一陣刺痛——不知何時,指甲已經深深掐進了掌心。殷紅的血珠滲出來,滴在盧象升的名字上,暈開一朵小小的血花。

殿門被輕輕推開,李若璉的身影出現在晨光中。他的飛魚服下擺沾著可疑的暗色污漬,右手纏著的白布正滲出絲絲血跡。

“審出來了?“我沒有抬頭,只是盯著自己掌心那彎新月形的傷口。

“回陛下,魏藻德招了。“李若璉的聲音平靜得可怕,“崇禎七年至今,他經手的軍餉有六成被截留,其中三成孝敬了周延儒,兩成...“

“夠了。“我抬手制止他,突然覺得無比疲憊,“名單呢?“

李若璉從懷中取出一卷染血的絹帛,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名字。我展開一看,朝中六部要員竟有半數位列其中,每個名字后面都標注著受賄數額和藏銀地點。我的目光落在“陳演“這個名字上——現任兵部侍郎,盧象升的求援奏折正是經他之手。

“好,很好。“我輕笑出聲,笑聲在空曠的大殿里回蕩,“朕的肱股之臣,個個都是扒皮抽筋的好手。“

李若璉默不作聲地遞上另一份文書。這是魏藻德的親筆供詞,字跡歪歪扭扭,顯然是在極度痛苦中寫就。供詞末尾有一段話被反復涂改過:“...臣罪當萬死,然周延儒曾言'天下貪官如過江之鯽',陛下若盡誅之,則朝堂為空...“

我拿起朱筆,在名單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叉。筆尖劃過絹帛發出刺耳的聲響,像是鈍刀割開皮肉。“傳旨,“我的聲音很輕,卻字字如鐵,“名單所列,一律抄家問斬,九族流放瓊州。“

李若璉的瞳孔微微收縮:“陛下,這涉及朝中過半官員...“

“那就讓位置空著!“我猛地拍案而起,硯臺里的墨汁濺在龍袍上,像一串丑陋的疤痕,“傳孫傳庭即刻進京,朕要破格擢用!“

李若璉剛領命退下,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王承恩幾乎是跌進來的,他的帽子歪在一邊,臉上毫無血色:“陛下!宣府...宣府陷落了!“

我眼前一黑,扶住案幾才沒有倒下。王承恩顫抖著捧上一封沾滿血污的塘報:“盧大人...盧大人殉國了...“

塘報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但最后幾行卻異常清晰:“臣力竭,城破在即。已將火藥埋于總督府下,當與入城虜寇同歸于盡。唯望陛下...“后面的字被血水浸透,再也無法辨認。

我攥緊塘報,紙張在掌心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盧象升那張棱角分明的臉浮現在眼前——去年他離京赴任時,曾在平臺向我立誓:“臣在,宣府必不辱國。“如今他用生命兌現了諾言,而我卻...

“陛下!“殿外傳來一陣騷動,接著是楊嗣昌嘶啞的喊聲,“臣有緊急軍情!“

兵部尚書幾乎是爬進來的。這個平日最重儀態的老臣此刻官服散亂,臉上滿是塵土:“建虜突破居庸關!昌平...昌平遭劫!“

我渾身的血液瞬間凝固。昌平,那是大明列祖列宗陵寢所在!

“具體軍報。“我聽見自己機械地問道。

楊嗣昌伏在地上,肩膀劇烈抖動:“虜騎昨日黃昏突至,守陵衛隊全軍覆沒。孝陵、長陵、永陵...全部遭劫。據逃出來的太監說,他們...他們砸開了神宗皇帝的棺槨...“

“夠了!“我怒吼一聲,喉頭涌上一股腥甜。銅鏡中,我的嘴角滲出一絲鮮血,在慘白的臉上顯得格外刺目。

楊嗣昌還在繼續:“虜酋多爾袞揚言...揚言要取陛下首級祭天...“

我忽然平靜下來,擦去嘴角的血跡:“傳旨,朕要御駕親征。“

滿殿嘩然。王承恩撲通跪下,不住叩頭:“陛下萬萬不可!京營兵力不足三萬,如何抵擋十萬鐵騎?“

“那就調孫傳庭的秦軍!“

“來不及了...“楊嗣昌老淚縱橫,“建虜距京城已不足百里,最遲明日午時就會兵臨城下...“

我望向殿外,朝陽已經完全升起,卻紅得像是要滴出血來。恍惚間,我仿佛看見烽火連天,聽見鐵蹄震地。祖宗二百七十年的基業,難道真要斷送在我手中?

“陛下,或許...“楊嗣昌欲言又止。

“說。“

“或許可考慮暫避南京...“他的聲音越來越低,“留得青山在...“

我冷笑一聲:“楊卿可記得靖康之恥?“

老尚書頓時面如死灰。我起身走到他面前,俯視著他花白的頭頂:“朕寧可做崇禎,也不做趙構。“

殿內死一般寂靜。我轉身走向御案,取出一個鎏金匣子。這是太祖皇帝留下的密匣,里面裝著京城布防圖和應急詔書。匣子開啟時發出刺耳的吱呀聲,像是垂死之人的呻吟。

“傳旨,“我展開布防圖,手指沿著城墻輪廓緩緩移動,“立即疏散九門百姓,征調所有十五歲以上男丁守城。太倉存糧全部發放,內帑銀兩充作軍餉。“

楊嗣昌遲疑道:“陛下,如此一來,宮中用度...“

“朕與后宮日食一餐,省下的糧食送去城墻!“我猛地合上匣子,“再傳一道密旨給吳三桂,命他即刻放棄寧遠,率關寧鐵騎入衛京師!“

王承恩倒吸一口冷氣:“放棄寧遠?那山海關外...“

“顧不得了。“我疲憊地擺擺手,“下去吧。“

眾人退下后,我獨自站在巨大的大明疆域圖前。地圖上,代表建虜的黑色小旗已經插到昌平,而李自成的紅色旗幟則覆蓋了整個陜西。我的手指從北京慢慢移到南京,又移到更南方的廣州——這片太祖皇帝一刀一槍打下的江山,如今正在我手中分崩離析。

“陛下...“一個怯生生的聲音從殿角傳來。我回頭看去,是個不過十三四歲的小太監,手里捧著一碗冒著熱氣的粥。

“放那兒吧。“我指了指案幾。

小太監放下粥碗卻沒有退下,而是突然跪下磕了三個響頭:“奴婢...奴婢的兄長在盧總督帳下當兵...多謝陛下為將士們報仇...“

我愣住了:“報仇?“

“李指揮使剛剛在午門處決了陳演大人...“小太監抬起頭,眼中閃著奇異的光,“全城的百姓都在歡呼呢。“

我走到窗前,果然聽見遠處傳來隱約的喧嘩聲。推開窗戶,聲浪頓時清晰起來——那不是恐懼的哭喊,而是某種壓抑已久的歡呼。

“還有誰被處決了?“我輕聲問。

“回陛下,除了陳大人,還有戶部張大人、工部李大人...“小太監掰著手指頭數道,“李指揮使說,這些都是喝兵血的蠹蟲...“

我揮手示意他退下,轉身看向那碗已經涼了的粥。米粒稀疏可數,上面飄著幾片野菜葉——這已經是御膳房能準備的最好膳食了。

端起粥碗,我忽然想起那個在街頭搶玉佩的小女孩。她現在在哪?是否還活著?我放下碗,從袖中取出魏藻德的那份名單,緩緩展開。

名單很長,足足有三頁。我的目光落在最后幾個名字上:王之心、王承恩、曹化淳...全是內宮太監!手指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紙頁發出簌簌的響聲。

殿門再次被推開,李若璉大步走進來,身上帶著濃重的血腥氣:“陛下,首批二十七人已伏誅。“他的眼中閃爍著某種狂熱的光芒,“百姓爭食其肉...“

“這個王承恩...“我指著名單上的名字,聲音干澀,“可是...“

李若璉搖頭:“非司禮監王公公,是御馬監的同名者。“他頓了頓,壓低聲音,“不過司禮監王公公確實收受過周延儒的...“

“朕知道了。“我打斷他,胸口像是壓了一塊巨石。王承恩服侍我十余年,若連他都...

“陛下,是否繼續...“李若璉做了個砍頭的手勢。

我望向窗外,日頭已經西斜,將紫禁城的影子拉得很長。遠處傳來整齊的腳步聲——那是京營在調動。恍惚間,我仿佛看見無數冤魂在暮色中游蕩,他們中有餓死的百姓,有戰死的將士,也有剛剛被處決的貪官。

“繼續。“我聽見自己說,“但暫緩處置內宮之人。“

李若璉領命欲退,我又叫住他:“找畫師來,朕要留像。“

當夜,武英殿破例點燃了十二盞宮燈。我換上最莊重的袞龍袍,端坐在御座上。畫師戰戰兢兢地展開宣紙,毛筆卻不住地顫抖。

“不必緊張。“我平靜地說,“如實畫便是。“

兩個時辰后,畫像完成。畫中的我面容憔悴,眼窩深陷,唯有眼神銳利如刀。最刺目的是鬢角那一片刺目的霜白——我才三十歲啊。

“陛下...“畫師跪著奉上畫像,聲音發顫。

我看了看,竟覺得滿意:“題字——'崇禎九年夏,大明天子朱由檢留像以警后人'。“

畫師退下后,我從密匣中取出一方從未用過的玉璽——這是成祖皇帝秘密鐫刻的“天命誅邪“印,專為非常之時所用。朱砂鮮艷如血,印在名單上像一道猙獰的傷口。

“李若璉。“我喚來最信任的臣子,將名單和玉璽一并交給他,“若城破,你需將此二物帶往南京,交予太子。“

錦衣衛指揮使單膝跪地,雙手接過,卻突然抬頭:“陛下,臣誓與京城共存亡!“

我搖搖頭,親手扶他起來:“你得活著,活著看這名單上的每一個人都下地獄。“頓了頓,又補充道,“包括...王承恩。“

李若璉渾身一震,隨即重重點頭。他轉身離去時,我注意到他的飛魚服后襟裂了一道口子,露出里面染血的襯里。

子時的更鼓響起,我獨自走向乾清宮。路過文華殿時,一陣風吹來,掀起了地上的一片紙屑——那是昨日處決貪官的布告殘片。我彎腰拾起,只見上面依稀可辨“立斬““以謝天下“等字眼,朱批的紅色已經發黑,像干涸的血跡。

回到寢宮,王承恩如常伺候我更衣。老太監的手比往日更加顫抖,好幾次都沒能解開盤扣。

“你都知道了?“我平靜地問。

王承恩的手頓住了,然后緩緩跪倒:“老奴...罪該萬死...“

“為什么?“我盯著他花白的頭頂,“朕待你不薄。“

老太監抬起頭,已是淚流滿面:“周延儒拿住了老奴侄兒的把柄...那孩子偷賣了一本宮中的書...“

“就為這?“我苦笑起來,“你可知因為你們克扣的軍餉,宣府將士拆屋為兵?盧象升不得不與敵人同歸于盡?“

王承恩以頭搶地,額頭上很快滲出血來:“老奴愿以死謝罪...只求陛下...“

“起來吧。“我疲憊地擺擺手,“明日建虜就要兵臨城下,朕需要每一個能用的人。“

老太監呆住了,不可置信地望著我。

“記住,“我俯身在他耳邊輕聲道,“你的命暫時記在賬上。若明日戰死,便是忠烈;若僥幸得活...“我沒有說完,只是拍了拍他顫抖的肩膀。

躺在龍床上,我盯著帳頂的蟠龍紋樣。這條張牙舞爪的金龍此刻看來竟有幾分可笑——困在方寸之間,再兇猛又能如何?

窗外忽然傳來隱約的哭聲,起初我以為又是那些餓死的冤魂。細聽之下,卻是真實的人聲——那是宮人們在偷偷啜泣。更遠處,京城的方向傳來此起彼伏的犬吠,間或夾雜著幾聲凄厲的慘叫。不知是錦衣衛還在抓人,還是亂民開始趁火打劫。

我翻身下床,赤腳走到露臺上。夜空無星無月,只有厚重的烏云低垂。忽然,西北方向亮起一道紅光,接著是第二道、第三道...那是烽火!建虜比預計來得更快!

“來人!“我大喊,“傳旨敲景陽鐘!所有文武官員即刻上朝!“

當我匆匆換上鎧甲時,手指碰到了袖中的密旨——這是寫給太子的遺詔。蠟封的印章在燭光下泛著血色,像極了這個正在咳血的王朝。

鐘聲響徹京城時,我摸了摸腰間佩劍。劍柄上纏繞的五彩絲繩已經磨損,那是父皇在我十六歲生日時所賜。二十四年過去,絲繩上的金線早已黯淡,唯有劍刃依舊鋒利如初。

“陛下...“王承恩跪在殿門外,手中捧著一碗熱騰騰的姜湯,“趁熱喝了吧,夜里涼...“

我接過碗,熱氣模糊了視線。恍惚間,我仿佛看見紫禁城外,無數火把如星河般涌來。那是建虜的鐵騎,還是勤王的將士?亦或是揭竿而起的百姓?

不重要了。我仰頭飲盡姜湯,將碗重重摔在地上。瓷器碎裂的聲音在寂靜的深宮中格外清脆,像是某種開始的信號。

“開午門。“我整了整鎧甲,大步走向殿外,“朕要看看,這天命究竟亡于何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山县| 浑源县| 鄂州市| 万州区| 和平区| 开化县| 郧西县| 理塘县| 沁源县| 洛扎县| 神池县| 涞水县| 山丹县| 襄汾县| 宁陕县| 晴隆县| 玉树县| 江孜县| 遂川县| 杭锦后旗| 苏尼特右旗| 台北市| 西贡区| 加查县| 七台河市| 华亭县| 茂名市| 平湖市| 仪陇县| 准格尔旗| 胶南市| 阿荣旗| 荣昌县| 大洼县| 博罗县| 青海省| 濮阳市| 巴青县| 泊头市| 同江市|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