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咳血山河
- 最后那一抹斜陽
- 慕明者
- 2991字
- 2025-08-06 16:58:04
崇禎九年的夏天來得格外早,才過端午,紫禁城的金磚地面就已經燙得能烙餅。我站在乾清宮的檐下,望著那支折斷的朱筆在奏折上洇開的墨跡,將“周延儒“三個字吞沒成一片混沌的黑。
“陛下,該用膳了。“王承恩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卻像是隔了一層厚厚的紗。我伸手按住太陽穴,那里有一根血管在突突跳動,仿佛松山戰場上未曾停息的戰鼓。
“撤了吧。“我擺擺手,龍袍袖口蹭過案幾,帶起一陣細小的灰塵。那些灰塵在斜照進來的陽光里飛舞,像是無數細小的冤魂在游蕩。
李若璉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殿門外,他的飛魚服在烈日下泛著冷冽的光。“陛下,西安又有急報。“他的聲音壓得極低,卻像一把鋒利的匕首,直接刺進我的耳膜。
我轉身回到御案前,案上那封被墨汁污染的奏折還在微微顫動,仿佛周延儒陰魂不散。李若璉呈上的密函用火漆封著,漆印上烙著一只展翅的鷹——那是我們約定的暗記,代表消息來自潛伏在李自成軍中的細作。
拆開封口時,我的指甲在信箋上留下一道白痕。信很短,只有寥寥數語:“闖賊于五月初五祭天,改西安為長安,建國號大順,改元永昌。“最下方還有一行小字:“百官朝服皆用絳紗,乃取自洛陽福王府庫。“
“福王...“我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那個名字,眼前浮現出叔父那張肥碩的臉。去年洛陽城破時,他府中的糧食足夠全城百姓吃上三個月,卻被李自成那個馬夫活活煮成了“福祿宴“。
殿外忽然傳來一陣騷動,接著是魏藻德那刻意拿捏的嗓音:“臣有緊急軍情面奏!“我迅速將密信塞入袖中,示意李若璉隱入屏風之后。
新首輔幾乎是跌進來的,他的幞頭歪斜,露出額角一道尚未痊愈的疤痕——那是半月前我盛怒之下用硯臺砸的。當時他正在為某個山西商人求情,而那商人名下錢莊的銀兩,經查證全是克扣的邊餉。
“陛下!“魏藻德撲通跪下,雙手捧上一份塘報,“宣府急報,建虜十萬大軍已破獨石口!“
我接過塘報時,發現紙張邊緣有被汗水浸濕的痕跡。展開一看,是宣大總督盧象升的親筆,字跡潦草得幾乎難以辨認:“虜騎如潮,臣誓與宣府共存亡。“最后那個“亡“字拖得很長,像是一把帶血的劍。
“兵部可有對策?“我的聲音出奇地平靜,連自己都感到陌生。
魏藻德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我熟悉的狡黠:“楊嗣昌大人提議調孫傳庭部北上增援,只是...“他故意停頓了一下,“陜西流寇未靖,恐怕...“
“恐怕什么?“我猛地拍案而起,案上的茶盞跳了起來,滾燙的茶水濺在魏藻德的官服上,他卻不敢擦拭。
“恐怕糧餉不繼。“魏藻德伏得更低了,“戶部奏稱,太倉銀僅余三十萬兩,而各鎮欠餉已逾兩年...“
我忽然笑起來,笑聲在空曠的大殿里回蕩,驚起梁上棲息的幾只烏鴉。它們撲棱棱地飛出去,在湛藍的天空中劃出幾道丑陋的黑痕。
“三十萬兩?周延儒一人家產就有二百四十萬!“我一把掀翻御案,奏折、筆墨、茶具嘩啦啦散落一地,“傳旨:即刻抄沒魏藻德府邸!“
魏藻德面如土色,連連叩首:“陛下明鑒!臣兩袖清風...“
“清風?“我扯開他的官服袖口,露出里面繡著金線的里襯,“這是蘇州織造局的云錦,一匹值百金!“我轉向屏風后,“李若璉!“
錦衣衛指揮使應聲而出,繡春刀已經半出鞘。魏藻德癱軟在地,一股腥臊味在殿中彌漫開來——這位新任首輔,尿了褲子。
“先押下去。“我突然感到一陣疲憊,“朕要靜一靜。“
當殿內只剩下我一人時,我走到銅鏡前。鏡中的男人眼窩深陷,鬢角已經染霜,龍袍掛在消瘦的身軀上,像套在一具骷髏上。這才三十歲啊,我伸手觸摸鏡面,冰涼的觸感提醒我還活著。
“陛下...“王承恩的聲音再次響起,這次更加小心翼翼,“孫傳庭大人在外候見多時了。“
孫傳庭是被人攙進來的。這個曾經能開三石弓的漢子,如今瘦得只剩一把骨頭,官服空蕩蕩地掛在身上,像掛在枯樹枝上的破布。他想要行禮,卻一個踉蹌差點栽倒。
“愛卿不必多禮。“我親自扶住他,觸手之處全是硌人的骨頭,“陜西情況如何?“
孫傳庭從懷中掏出一個布包,層層打開后是三塊餅:一塊灰白如土,一塊粗糙似木屑,只有最后一塊看得出是糧食做的。“觀音土、榆樹皮、炊餅。“他的聲音沙啞得像是砂紙摩擦,“百姓易子而食,而官倉...“他劇烈咳嗽起來,指縫間滲出血絲。
我拿起那塊灰白的“餅“,輕輕一捏就碎成了粉末。“傳旨,“我對王承恩說,“明日朕要微服出宮。“
老太監驚恐地瞪大眼睛:“陛下!如今京城流民遍地...“
“朕意已決。“我將那塊榆樹皮餅放進嘴里咀嚼,苦澀的味道瞬間充滿口腔,像極了這個王朝的滋味。
次日清晨,我換上了李若璉準備的粗布衣裳。布料粗糙,摩擦著養尊處優的皮膚,卻讓我有種奇異的踏實感。我們扮作販棗的商賈,從玄武門悄悄離開了紫禁城。
京城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模樣。曾經繁華的正陽門大街兩側,如今擠滿了衣衫襤褸的流民。他們中不少人腹部腫脹——那是長期食用觀音土的癥狀。一個婦人抱著嬰兒坐在墻角,孩子安靜得可怕,我走近才發現那是個死嬰,臉上蓋著一片枯葉。
“大爺行行好...“一個瘦骨嶙峋的小女孩拽住我的衣角,她的眼睛大得嚇人,“我娘快餓死了...“
李若璉正要阻攔,我已經掏出幾枚銅錢。女孩卻沒有接,而是直勾勾地盯著我腰間的玉佩:“那個...能換一袋米...“
我解下玉佩——上好的和田玉,雕著五爪金龍——放在她手心。女孩歡天喜地地跑了,我卻看到她轉身時偷偷咬了一口玉佩,然后失望地吐出來。
“陛下...“李若璉低聲提醒。我順著他的目光看去,街角幾個彪形大漢正盯著我們,手按在鼓鼓的腰間。
“是響馬。“李若璉的手已經按在刀柄上,“請陛下速回。“
我們剛轉身,就聽見一聲尖叫。那個小女孩被一個大漢拎起來,玉佩掉在地上摔成兩半。“偷東西?“大漢獰笑著,“按規矩,得剁手!“
我還沒來得及出聲,李若璉已經沖了出去。他的繡春刀在陽光下劃出一道銀弧,大漢的手齊腕而斷。鮮血噴濺在女孩臉上,她卻笑了,撿起半塊碎玉塞進嘴里。
回宮的路上,我們經過一家新開的酒樓。樓上傳出陣陣絲竹聲,我抬頭看見魏藻德的身影在窗前晃動,他正在舉杯暢飲,身邊是幾個熟悉的朝臣面孔。
“那是周延儒的舊宅。“李若璉低聲道,“被魏首輔半價購入。“
當夜,我在武英殿批閱奏折到三更。燭火搖曳中,我仿佛看見無數張饑餓的面孔在窗外浮動。案頭放著孫傳庭的《請賑陜西疏》,墨跡未干處暈開一片——那是我滴落的眼淚。
“陛下,該歇息了。“王承恩第無數次勸道。
我搖搖頭,提筆在奏折上批復:“準奏。著即撥內帑銀二十萬兩賑災。“寫完后,我又添了一句:“若有一錢落入貪官之手,朕必誅其九族。“
放下筆,我走到殿外的露臺上。夜空無星無月,只有厚重的烏云低垂,仿佛隨時會壓垮紫禁城的金頂。遠處傳來隱約的更鼓聲,還有嬰兒的啼哭——那哭聲如此微弱,像是隨時會被黑夜吞噬。
“李若璉。“我輕聲呼喚。
錦衣衛指揮使如同鬼魅般現身:“臣在。“
“明日起,你親自挑選三百精干校尉,組成緝事衙門。“我的聲音冷靜得可怕,“專查貪腐,無論官職大小,證據確鑿者——“我頓了頓,“就地正法。“
李若璉的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臣領旨。“
我轉身回到殿內,忽然看見銅鏡中自己的倒影。鏡中人雙目赤紅,嘴角卻掛著詭異的微笑,像極了周延儒臨刑前的表情。
“陛下...“王承恩欲言又止。
“說。“
老太監跪下來,額頭抵著冰冷的地磚:“老奴斗膽...陛下近日龍體欠安,是否請太醫...“
“朕沒病。“我打斷他,“是這個天下病了。“我指向窗外,“你聽,那是大明在咳血。“
夜風送來遠處流民聚居地的嗚咽聲,確實像極了垂死之人的喘息。我忽然想起小時候在慈慶宮讀過的一本醫書,上面說癆病到了晚期,病人會咳出自己的內臟碎片。
此刻的大明,不正是在咳出它的血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