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寫
按照西方語言的意思來理解,種加詞通常是一個形容詞,用來修飾一個物種比較獨特的、但有時并非有密切關聯的特征,如Acer saccharum,其中saccharum指這種樹含糖。在拉丁語中,種加詞的“性”通常要與屬名的“性”保持一致。因此,如果屬名具有“陽性”詞尾-us,那么種加詞可能拼作albus,但是如果屬名是“陰性”的,拼寫將為alba。
但是,判斷陰性還是陽性,并非都一目了然。有規則,也有例外。Quercus的詞尾雖然是-us,但它是“陰性”的,因此對于植物拉丁語,東方白櫟樹(Eastern white oak)的學名為Qurecus alba。原因在于,習慣上把所有樹都視為“陰性”的,這是古典拉丁語的通常約定。種加詞也可以是一個名詞,本身帶有“性”。當種加詞源自某個人名時,若此人名字以一個元音字母或者-er結尾,則要加上-i,例如,如果命名者為Robert Fortune時,它就變成了fortunei。如果人名以輔音字母結尾,要加上字母-ii,如Darwin(達爾文)就變成了darwinii。如果命名者為一女性,詞尾為-iae或-ae。種加詞源于地理名時,通常以-ensis,-nus,-inus,-ianus,或-icus結尾,如chinensis。其他因素也會影響種加詞的詞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