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創途初遇
- 錯針圍巾里的重生密碼
- 波波天地
- 1637字
- 2025-08-05 14:01:53
圖書館的閉館鈴響時,林峰正把蘇晴落下的筆記本塞進她常坐的抽屜。本子的封面畫著株簡筆梅花,和書簽上的圖案如出一轍——剛才她匆忙離開時,指尖在桌角蹭過的墨跡還沒干透,像個未寫完的逗號。
他轉身往創業協會招新點走,沿途的公告欄貼滿了社團海報,“電競社”“動漫社”的花哨設計里,“創業協會”四個字顯得格外樸素。前世的這個時候,他正坐在跑車里,聽王少嘲笑“搞創業的都是想錢想瘋了的窮酸”,此刻卻覺得那張招新海報上的“敢想敢做”四個字,比任何豪車標志都要滾燙。
創業協會的招新攤位前擠滿了人,報名表在陽光下泛著白。林峰擠進去時,聽到兩個女生在議論:“聽說會長趙宇去年就拿到了天使輪融資,真厲害。”“可惜要求太高了,據說面試要問好多專業問題……”
他接過報名表,筆尖懸在“個人優勢”一欄。前世的他會寫“家里有公司資源”,現在卻落下筆:“熟悉市場周期,能精準預判風險。”這不是炫耀,是重生后刻進骨子里的警覺——他太清楚忽視風險的代價,父親公司破產那天,會議室里散落的財務報表,每一頁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面試室里的空調有點冷,幾個學長正低頭翻看簡歷。輪到林峰時,會長趙宇——一個穿著白襯衫、戴著黑框眼鏡的男生,推了推眼鏡問:“你覺得大學生創業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是分清理想和現實的邊界。”林峰回答。他想起前世趙宇的公司差點因為盲目擴張倒閉,最終靠收縮業務、深耕校園市場才起死回生,自然知道他的脾性——務實,卻不缺野心。
趙宇眼中閃過一絲贊許:“具體說說。”
“很多人創業只憑一腔熱血,忽視市場規律,這是理想主義;但完全被利益驅動,放棄長遠規劃,又會陷入短視。”林峰侃侃而談,把前世觀察到的經驗和自己的思考結合起來,“就像做校園項目,既要考慮學生的真實需求,不能為了噱頭做無用功能,也不能只看眼前的流量變現,忘了積累用戶信任。平衡點很重要。”
趙宇和旁邊的副會長交換了個眼神,點了點頭:“明天來參加第一次例會吧。”
走出面試室,走廊的風帶著桂花味涌過來。林峰在拐角處遇到了陳默,他抱著一摞文件,文件夾上貼著“學術部”的標簽,紙張邊緣碼得整整齊齊,像他這個人一樣嚴謹。看到林峰時,陳默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鏡:“你也加入創業協會了?”
“嗯。”林峰點頭,“你是?”
“學術部部長。”陳默言簡意賅,頓了頓又補充道,“剛才你的回答很有意思。”他的目光落在林峰胸前,那里別著枚校徽,和他自己的一模一樣,卻不知為何,總覺得眼前的人眼神里有種超越年齡的沉斂。
第一次例會上,長桌兩端堆滿了計劃書。林峰和趙宇因為一個校園APP的項目方案聊得格外投機——趙宇想做“校園社交+電商”,林峰卻指著他畫的原型圖:“這里有問題,學生更需要的是兼職對接和二手交易,社交功能太復雜反而會沒人用。”他記得前世這款APP就是因為功能臃腫夭折的,“不如先做輕量版,聚焦剛需。”
趙宇眼睛一亮,立刻劃掉“直播互動”模塊:“你說得對!我太想一步到位了。”
“你對張揚家的公司了解嗎?”林峰狀似不經意地問,指尖在桌下敲著桌面——城東地塊的競標,就是父親公司破產的導火索,他必須提前布局。
趙宇皺眉:“張總的公司?聽說在競標城東那塊地,怎么了?”
“沒什么,就是聽說他們行事不太規矩。”林峰搖搖頭,觀察著趙宇的神色,“對了,你知道他們公司的財務狀況嗎?”
趙宇還沒說話,旁邊的陳默突然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張揚爸的公司賬目不干凈,去年就被稅務局查過一次,后來不知道怎么壓下去了。”他翻動文件的手指頓了頓,像是在陳述一個普通的學術結論。
林峰看向陳默,這個總埋首書本的學霸,似乎知道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陳默迎上他的目光,平靜地說:“我表哥在稅務局工作。”鏡片后的眼神沒有波瀾,卻像在遞過來一把鑰匙。
林峰了然,心里的計劃漸漸清晰。他需要陳默的信息,趙宇的執行力,更需要一個能避開張家陷阱的機會——創業協會,或許就是這場逆轉之戰的第一個戰場。
窗外的陽光斜斜照進來,落在“校園APP項目”幾個字上,像給這行字鍍了層金邊。林峰知道,改變命運的齒輪,從他填下報名表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轉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