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伯特·海靈格的家族系統排列發展史
- 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與科學(海靈格智慧精華系列)
- (德)索菲·海靈格
- 10579字
- 2025-08-08 17:08:31
大約三十五年前,我的丈夫伯特·海靈格首次將家族系統排列展現在公眾面前。那時候沒有人相信這一方法會顛覆心理療法并以其獨特的工作方式在世界各地大放異彩。墨西哥、哥倫比亞、智利、厄瓜多爾、秘魯、阿根廷、巴西,還有美國、中國等——世界各地都在使用家族系統排列,而且它已經在多種行業中成為職業培訓的一部分。
在該方法的輔助下,數百萬人從全新的意識視角來看待自己、伴侶、家族、事業,并借此找到了幸福、成功、健康的人生。因為認知的改變會帶來全新的處理方式。
我的丈夫伯特所發展的家族系統排列以及我們兩人共同對其進行進一步發展的過程可分為四個主要階段。我們在每個階段都在人類與他人建立關系的行為方面探索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根本性認知。
第一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至2002年
伯特·海靈格實踐并演示的是我們所說的傳統家族系統排列。他后來如此解釋它的流程:
當時我所排列的要么是原生家庭,要么是現有家庭。在案主將代表們排列好之后,排列師會詢問他們當下的感覺如何,然后不斷對他們進行調整,直到所有人感覺良好為止。通常,如有必要,排列師還會請其他代表加入。比如說,如果所有代表都看向同一個方向,那就意味著他們在看著某個在家族中被排除在外或者被遺忘的人。如果由某人代表這位未知的人物加入排列,排列中的其他人都會松一口氣——罪魁禍首現形了。對于這一點,我已經驗證過無數遍。這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在系統中存在著一種隱藏的無序,而它會借助排列展現出來。因為一個家族中往往存在著很多問題——也包括疾病——其根源在于,他們曾將一位或者多位家族成員排除在外,比如把一個孩子送人或隱瞞他的存在;這些問題也有可能與戰爭或其他政治事件相關。
在排列的過程中或者排列結束的時候,排列師會詢問所有代表當下感覺如何,然后詢問案主同樣的問題。通常,案主會對結果感到十分驚愕,因為這與他自己所預設的完全不同。在此類排列中,首先涉及的是原生家庭與現有家庭,主要以伴侶二人和他們的孩子們為中心,而大多數問題都會與他們的原生家庭有關。焦點就局限在這兩個家庭的范圍內。
當時,人們的觀點還停留在“必須掌握足夠的信息材料才能夠進行排列”上。有些排列師甚至直到今天,還要在現場或者排列前就制作出案主的族譜。而我們的發現恰恰與之相反:作為排列師,我了解得越多,我的操作空間就越狹窄。這種感覺就像還有未完成的任務——這種掌握過多信息的做法使能量受到局限,導致信息場無法全方位打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種類型的家族系統排列在心理療法中都屬于開創性的,并且極其成功——直到我發現一切完全不是這樣,一切遠不止于此。
伯特的工作在療愈法領域掀起了一場真正的革命。常常有上千名治療師參加他的工作坊。他的工作完完全全顛覆了之前的思考模式與方式方法——就像一場大地震。
很多人大受鼓舞,加入了他的行列,向他學習。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心理學界掌握“絕對”秘訣的人。大批的精神科醫生、心理醫生以及治療師如朝圣一般前來向他討教。而那些重視自我提升的人會一次又一次地來向他學習。當然也有一些人因此被激怒——一切新生事物都免不了如此。對于伯特·海靈格在每場排列結束后所說的那些話以及他的方式方法,這種新生事物,有些人發自內心地接納了。伯特堅定不移的信念是:“我只為一位案主進行了一場排列,結束以后我就不再關心他,因為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批評者們經常擔心案主無法自己處理好排列中呈現出來的情況,因此他們認為案主們必須受到進一步的支持、引導、陪伴與照顧,即“治療”。
然而伯特·海靈格本就是一名精神分析師,根據自己的經驗,他對此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當隱藏的秘密被揭露或者真相水落石出的時候,通過聯結以及在當下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一個人就會完全掌握自己的力量,并且感到自己是自由而且強大的。真心想解決問題的人肯定會采取行動。案主每一次對過去的回憶和追問,都會使他退化成孩子。他如果想從受害者的角色中脫離出來,就要成為成年人,也就是說,他要為自己以及自己的行為負責。每個人要自己決定是繼續緊抓過去不放,還是投入到對未來的向往。伯特·海靈格對此進行了觀察并指出:表現以及行為如同受害者一樣的人是不想做出任何改變的。很多案主都以行動向他們的治療師驗證了這一點。他們總是在經過幾年治療之后去尋找新的治療師,因為前面那位對他們來說“并不是正確的那一位”。因此往往有人治療了十年到三十年,甚至更久,卻沒有獲得自己期望從治療師那里獲得的實質性改變。
傳統家族系統排列幫助了很多人,也在心理治療中給很多治療師帶來了豐富的一面,但是它在這一領域仍有局限。伯特后來說:
在所有的排列中,只有5%屬于心理治療領域。當今這個時代,有很多具有自我覺知的年輕人,這種過時的方法對他們來說遠遠不夠。“傳統”的意思無非就是“靜止不動”。對于很多治療師來說,他們所做的已經足夠了。但是對我來說不是。我對自己說“肯定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我繼續研究。
第二階段:2002年至2006年初
伯特與我將“移動”作為排列的中心。伯特對此的解釋是:“我發現,如果我幾乎不問代表的感覺,靈魂的移動會滲透到他們內在的更深處。每個參與這些排列并仔細觀察的人都會深受觸動,被深深地感動。我問得越少,效果就越強。這也迫使我看到,自己受到一種巨大的未知因素的引導。”重點在于,代表們對案主知之甚少,完全將自己交托給內在的那股支配性的移動力量。而非常關鍵的一點是,觀眾不可由如下兩個群體組成:被允諾可以得到排列而因此多付費的群體,或因參與人數太少而免費參加的群體。選擇這樣的觀眾是最嚴重的錯誤之一。我不想在此進一步闡述這會導致哪些不利因素。
很明顯,這一新的方法已經證明了新家族系統排列遠遠超越了之前局限于原生家庭的傳統家族系統排列。它基本上不再詢問感覺、期待以及恐懼、焦慮。排列引導的方向,并不是案主所預設的或排列師出于服務案主的目的而設置好的目標。將一切交給靈魂的移動,讓它來支配代表們,這完全不同于傳統心理治療——治療師們對問題與解決方案有一定預設,并會提前知曉問題的解決方法。顯而易見,我們會不可避免地見識到一些復雜關聯。當代表們體驗到被另一種力量移動時,家族中之前真正被隱藏的某些東西會突然呈現出來——有時候,這些東西已經連續被幾代人所隱藏了。代表們作為媒介,在另一種力量的支配下移動。連排列師也將自己交托給這些移動,他也允許這些移動的支配、帶領以及引導。
每一次的工作坊結束后,我也需要休息幾天。我感覺到,在我的身體和精神中,一切都在重新構建。
第三階段:2006年底至2016年
靈性家族系統排列,即“與靈同行”是我大約從2006年底開始實踐的。這一次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很多關于靈魂與靈性的新認知,而最重要的就是關于良知界限的新洞見。它所提出的舊洞見和新洞見適用于所有關系,其范圍遠遠超出我們個人與家族。
與傳統家族系統排列不同,在靈性家族系統排列中,排列師只需從案主那里獲得極少的信息即可,但他必須在幫助他人解決人生問題或照管他人方面具備數十年的豐厚經驗。排列師與偉大的靈性場域聯結,然后自己根據直覺選出各位代表——而不是由案主來挑選。排列師的態度是很重要的因素。代表們會得到提示:他們可以允許自己的理智盤旋,但不要聽從理智。也就是說,把自己和周圍的一切都忘掉,并且等待,直至他們無法抗拒地被支配著進行移動。代表們跟隨這種內在移動的沖動,開始非常緩慢地移動,并且應該檢驗接下來每一個移動的狀態。排列師幾乎不會干預場內發生的事。
有的時候,排列師會將某個缺少的代表加進去;或者當某個代表無法集中精神、帶有其個人意圖或者帶入其個人問題時,他會換掉該代表。最后,排列師會請案主本人進入排列。這種排列可能會一直“懸而未決”或者看起來“未完全完成”,然而這股動力會在場域和靈魂中繼續發揮作用,長達數年。排列師決定何時終止排列。
家族系統排列效果研究
心理學家蓋爾特·霍普納(Gert H?ppner)在其2001年發表的名為《謙遜能療愈命運的安排嗎?伯特·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效果研究》的博士論文中對這些排列的效果進行了研究。他替我的丈夫伯特條理分明地總結了排列的結果:
四個月后的隨訪與十年后的隨訪結果相差無幾!對案主而言,在拓展具體改變人生的可能性之前,應首先改變自己的觀念,也就是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以及理解自己的生命,這才是最重要的。
大多數進行過家族系統排列的案主稱,排列所帶來的改變一直持續到當下。距其參加最后一次家族系統排列已經時隔十年之久的案主們大多也給出了同樣的說法。
家族系統排列的具體效果之一是,約40%的案主稱,通過家族系統排列,他們在工作方面的情況有所改善。有55%的案主事先肯定了家族系統排列的某些基本假設。盡管有24%的人對此極為反對,但仍有75%的人對排列過程有著積極正面的體驗;60%的人在家族系統排列的推動下在社交方面發生了改變,68%的人因為家族系統排列而在認知和情感層面發生了改變。也就是說,“相信它”并不是家族系統排列奏效的最主要前提。
(一)心理和生理預診斷相關結果:
1.從案主角度講,有35%的人情況有所改善。
2.從診斷角度講,有40%的心理診斷結果有改善。
3.預診斷報告為“心理邊緣化”的案主在某些問題上的回答并不是很正面,因此從排列中獲益并對整個過程有正面評價的人數并沒有明顯超過沒怎么獲益及對過程持懷疑態度的人數。
4.絕大多數有門診或住院治療經歷的案主認為,家族系統排列和之前的療法相比“幫助更大”。
(二)社會群體相關結果:
1.案主對自己內心和社會心理狀態的評述是其在家族系統排列中最重要的受益程度指標。
2.家族系統排列的過程和事后對整個過程的吸收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案主的內心和社會心理狀態。
3.家族系統排列對于所有年齡段的人群來說,都是一次強烈地體驗自我的機會,大大提升了做出改變的可能性。盡管年輕的案主群體比白發蒼蒼的案主們獲益更大,但是案主獲益的程度并不直接取決于年齡。
4.案主受教育的程度與其在家族系統排列中的受益程度沒有直接關系。可以說,受益于這一方法的可能性與案主受過什么教育沒有太大關系。
5.我們無法通過匯總內心和社會方面的壓力因素,制作出一個清單,用于鎖定某個人群,然后說這些人的壓力如此之大,以至于無法從家族系統排列中獲益。壓力因素的疊加不會影響家族系統排列的體驗和吸收程度。
(三)性別差異的相關結果:
1.雖然在許多方面都存在著差異,但是總的來說,男性與女性從家族系統排列中獲得的益處是差不多的。
2.通過家族系統排列產生的變化在女性身上持續的時間明顯要比男性長久。
3.如果伴侶二人都進行了家族系統排列,伴侶關系所得到的益處顯而易見。相比于有伴侶、但是只身來參加工作坊的案主們,那些二人先后進行了家族系統排列的伴侶們在回答隨訪問題時都給出了更為積極的反饋。
4.從某些特殊方面來講,男性在伴侶排列中獲益更多。
(四)排列處理方面的相關結果:
1.家族系統排列效果評估并沒有反映出從“愛的序位”到“靈魂的移動”過程中人們期待方面的變化。
2.總的來說,僅排列現有家庭系統的人與僅排列原生家庭系統的人收獲的益處是一樣多的。
3.僅排列現有系統的人與僅排列原生家庭系統的人相比,在其孩子和兄弟姐妹方面收獲的益處更多。除此之外,他們明顯感覺到在自己的議題中能更好地被接受。
4.進行過數次家族系統排列的人群比僅進行過一次家族系統排列的人群受益的平均值稍高。
5.已經經歷過一次排列并且在此次排列中只是部分成功或沒有成功移動起來的案主群體受益雖少,但比沒有此類經歷的案主群體受益略多。看來“允許它運作起來!”這句話并不是廉價的安慰。
第四階段:2016年底至今
自2016年底開始,主要由我發展出來的、伯特僅與我實踐的工作,被我們稱為“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如今,海靈格學校只傳承這種類型的家族系統排列,它包含在生命之源(cosmic power)教育的內容中。顯然,如今在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中,代表們與排列師們受到一股更強大的力量支配,并在其引領下進行場域療愈。這股力量一方面超前于時間,另一方面則完全不受時間束縛,卻又符合時間的特質。
1.他們被帶往何處?
遠遠超越一切記憶與想象,那些因未知原因沒有聯結或被分離的人們得以重聚。一股更大的、超乎想象的力量正在家族的場域、祖先的場域乃至量子場域中運作著。這是一股愛的力量——它能抹去所有的分離與想象;它是安寧與愛的移動。
2.它具體是什么呢?
在這里,我們通常非常在意的善惡之分不再適用,不再有立足之地。排列是貼近生命并且包羅萬象的,它同時超越時間與空間——它是量子的。我們迄今為止在心理療法中所預期的一切已不再重要;我們所有出于好的良知、好的意愿、好的意圖而要達成的一切也不再重要。所有這一切的發生,與我們正常的想象、想法與期待以及我們的慣性思維都毫無關系。
在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中,排列如同受到一只靈性之手的引導,被一股更大的力量所驅使——在現場所有人的注視之下進行著——既不需要詳細的信息,也沒有外力的干預。如同有一只無形之手引導著我們,將祖先們遺留的或自己之前的經歷所造成的失序重新轉化成一個整體。場中落針可聞,每個人屏息凝神。排列就像一個適用于所有人且清晰的啟示,仿佛受到了另一些未知法則的干預。代表們與排列師在強大力量的影響下做出各種行為——從未想過的解決方案會自動呈現出來,而且是那么理所當然。排列場上的人會經常更換身份。全然聚精會神的排列師身處在一個完全特殊的感知場域中,也就是允許現象引導自己。他能夠在第一時間感受到身份的變化。
而被隱藏的、無法想象的、令人恐懼的以及被深深壓抑的一切都會浮出水面,要求甚至索取得到解脫和承認。在這里,一切都是完完全全開放的,沒有成功的強制要求,卻有著全新的思維方式和應對困境的方法。每一個懷有這種態度的人,都能接入信息場域。實際上,排列比無線網絡連接的范圍更廣。而你就是那臺設備——注意力集中、不帶任何價值判斷的觀察讓你保持在線。排列后的解釋是多余的。每個人都會體驗到對自己至關重要的東西,在獲得平靜的同時驚訝不已。因此,在排列后,他們的行為方式不可能不發生改變。一個療愈的場域降臨在所有人身上,讓人說不出話來。療愈只可體驗,而無法真正被解釋。它的鑰匙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而不是頭腦里。
3.此前的家族系統排列會怎么樣?
它仍然保有它的價值并能繼續發揮作用——當然,是在比較狹義的范圍內。同時我們不能忘記,新的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作為一個場域,早已從東方延伸到西方——所有人都有意無意地參與其中。總的來說,它已經超越了之前的家族系統排列。進入某個更大未知領域的排列師和參與者的人數越多——且每個人都用敞開的態度在源頭中學習——這種超越的速度就會越快。所有人都讓自己參與到移動中去——這已經超越了他們個人的興趣利益——并臣服于宇宙內人們所知曉的一切場域。這里只有一個再明顯不過的要求:自我成長的愿望。
4.此前的家族系統排列的局限在哪里?
它的局限在于內在對自由和自我意識的概念——認為一個外人會知道并掌握著自己問題的解決方法,卻完全沒有考慮到世界上不存在兩個一模一樣的人,也不存在兩件一模一樣的事。每個人和他的問題都是獨一無二的,如同指紋一般,即便有極為相似者也找不到完全一樣的。然而,還有一些共同法則存在于幕后,等待著人們去認識它,應用它。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它,體驗它。
5.參與者們會從中失去什么嗎?
不,參與者們只會有收獲。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再次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我們今天的座右銘是:彼此聯結,而非針鋒相對。結果是:在一起,我們就更大、更強。我們歡迎每一個人,期待每一個人的加入。
現狀
2018年,九十三歲的伯特·海靈格在一次交通事故后退出公眾的視野,由我接管他的事業以及所有相關工作。對于將他畢生的事業交在我手中一事,他公開解釋道:
我知道,索菲會將家族系統排列帶入一個新的維度,造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只有她具備這種能力,具備這種力量、遠見與愛,來承接這一使命以及我畢生的心血,并為所有對此感興趣的人鋪好道路。很多人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注意到,我不再是那個引導的人;我在跟著她走,而且我很樂意跟著她走。從現在起,我與你們身處同一個場域,跟隨索菲的新經驗進行思考與對話。我在如此高齡之時仍然具備這樣的能力,仍然能夠親身去體驗、陪伴以及支持一切——這是一種恩賜。
看到我的認知、我的投入和我的工作給全世界已經帶來、并且還在繼續帶來的偉大成果,我感到很幸福。我在看,在感受:這些并不是徒勞的。請放心,索菲是照顧你們的最佳人選。我已竭盡全力——無論是家族系統排列、系統教育學、系統法學,還是商業管理領域,尤其是健康領域及生命之源——各個方面,皆是如此。索菲勤奮好學,她接受過非常好的指導,與這一工作有著非常好的聯結,并且致力于此。她也是一個完整的女人。在我決定由她來接手的時候,就在她身上看到了所有這些能力。自愿?我必須這樣!我們在同一個領域中面對艱難挑戰,不斷成長,風雨同舟了二十五年。我必須這樣做!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已經茁壯成長,發展壯大。這對人類來說明顯是本質的東西。
因此,我在我們更深層次的聯結中向你們呼吁:一直在這條道路上前進,像我一樣幾乎不停歇,好讓你們在你們的生命以及所有隨之而來的情形中擁有區分原件與復制品的能力。因為生命永遠在前進,永不停歇。
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的科學維度
現代科學已經囊括了場域的作用,特別是表觀遺傳學。現在,場域的存在已經被證實,我們必須勇敢大膽地在排列中對其進行嘗試。科學已經肯定了場域的作用,而我們在此之前就知道它是正確的。回想起來,一切如此清晰,如此理所當然。然而在當時,沒有人知道它會走向哪里。我們曾領先數十年。
過去曾有為數不多的一些人發出了批判家族系統排列的聲音,不過他們大多是那些從未親身在我們這里體驗家族系統排列的人,而他們所憑借的只是自己的主觀推斷。不過這種聲音如今越來越少了。別的先不提,現在幾乎沒有哪個職業是不把家族系統排列列入培訓計劃的。主要的批判觀點是:家族系統排列的有效性并沒有科學方面的證明。我們知道,家族系統排列不具備重復性,因此在傳統觀念中不具備科學性。它永遠都是一次性的,所以其有效性無法通過所謂的“根據經驗進行的一系列實驗”來證明。人們尤為質疑的是,家族系統排列的解決方法對于發生在無意識的良知層面的糾纏與轉移是否具有療愈作用。
就連排列師經常讓案主說出的解決語句也被吹毛求疵。它們本是用于引導案主的——讓他們在對家族成員和自身生命的看法與方式上產生可以感知的或不可感知的改變。各行各業的批評者們卻認為,這些句子是獨裁專制的表現,并不能用于中斷個人模式,也非生活與健康的輔助工具。因為在其他治療方式中存在一種基本觀念,即一個人必須接受一系列循序漸進的治療才行。這意味著五百個小時的治療。
表觀遺傳學
在表觀遺傳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和量子物理學中最前沿的科學認知面前,這些抨擊家族系統排列的論點顯得荒謬可笑,不值一提。與此同時,這些最前沿的認知證實了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的背景和愛的序位,進而證實了它操作方式的正確性以及所產生的影響。
因此,對我來說,將這些全新的科學認知以及它們與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的橫向聯結交織呈現在大眾面前并得到他們的認可,是一件很特別的事。其中最核心的認知是,細胞并不是通過基因,而是通過它周圍的物質和能量狀況——也就是它的環境——被決定的。具體來說,每一個細胞里的各種生命機制都在對環境進行著感知——對于每一個擁有大約五十萬億細胞的個體來說,都是如此。覺察、感覺與理解力起著特殊的功能,人們能夠借助它們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對圖像進行接收、處理以及考量自身的環境。
每個細胞的構建——從生理學方面和行為方面來看——都可以被想象成一個小人,它有著自己的意識,有著自己的免疫系統與新陳代謝,也有著自己的生與死。
表觀遺傳學先鋒、美國發育生物學家、干細胞研究學者布魯斯·立頓(Bruce Lipton)發現,細胞的表皮與人類皮膚十分相似。就是說,細胞的表皮不僅是內在物質的邊界,還具有感知環境的能力。人基本上是以細胞為范本被創造出來的。細胞具有視覺、嗅覺、聽覺、味覺以及其他方面的感受器——當然,都是微型的。因此,布魯斯·立頓視細胞為一種敏感的生命體:它會餓,會根據周圍的環境后退、靜止或者前進。
每個細胞都具備人體所具有的每一個功能:消化、呼吸、神經的張弛、繁殖,甚至免疫。基于細胞對環境的感知,環境在改變著細胞的生命。如果將細胞放入皮氏培養皿和有害細菌培養基中,它們就會死亡;一旦將之轉移到能滋養細胞的培養基中,它們就會再次迅速興旺地繁殖起來。
來自奧地利的醫學家、科學家哈拉德·奧特(Harald Ott)的研究表明,環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單個細胞的發育。他與他的同事在位于波士頓麻省總醫院的一間實驗室里進行器官細胞培養。這就如同奇跡一般:他本質上是在嘗試培養生命,戰勝自然。他讓心臟跳動,激活肺,培養腎。他做這一切時帶著一個希望——或者,從他的理解角度來說,他堅信——這些人體器官終有一天能夠用于移植。實際上,哈拉德·奧特正在重新創造移植醫學。
美國約有十二萬人正在等待器官捐贈,德國則超過了一萬人。哈拉德·奧特希望未來能夠通過用患者自己的細胞造出肺或者心臟,來解決這一問題。盡管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都在實驗室中制造著各個人體部位,但還沒有人像奧特一樣敢于制造心臟這類極具復雜性的人體器官。
通過3D打印機用細胞組成的墨水打印出這些人體部位的最外層,并在皮氏培養皿中培養出肌纖維,這樣便能制造出人體的替代部分。這些人體部位的構造和功能形式相比之下很簡單,而心臟是一個拳頭大小、結構復雜的帶腔器官,位于胸骨后方的肺葉之間。它的功能相當于一臺每日在血液循環系統中輸送數千升血液的抽吸泵。心臟是大自然的一件藝術品,它每分鐘向全身輸送大約五升血液,為我們所有的器官、肌肉和細胞提供氧氣與能量。
按照哈拉德·奧特的說法,將來任何人都無須久等就能得到某個器官,包括心臟。到那時,只要在來源于人類捐贈者甚至來源于豬的心臟中加入患者的細胞以及DNA就可以避免排異反應了。到目前為止,在動物身上進行的移植已有成功案例。
哈拉德·奧特工作的關鍵在于,他并沒有重新制作一個器官,而是進行了所謂的回收利用。他以捐贈者的心臟為基礎,注入新的東西。他用注射器將新鮮的細胞注入曾經是肌肉組織的空腔中,并用一部機器為心臟提供氧氣,以便讓心臟自行重建,直至它甚至能夠輸送血液。
他連續幾個月用一種營養液來培養新鮮細胞。顯微鏡下顯示出的結果是,一大團心肌細胞在皮氏培養皿中持續收縮—舒張,同步抽動。一段時間后,它們會被注入捐贈的心臟內,然后會在那里安頓下來,長成一塊不斷收縮的肌肉。多數情況下,細胞會在數小時后完全安家落戶。而這一切以最直觀的方式表明了細胞就是起源,是人類最小的生命單位。它的天性包括了成長、適應環境以及對外在刺激做出反應。人是數萬億細胞的產物——它們,就是生命。
奧特的同事們已經成功將培養出來的肺葉移植到豬體內,將心臟移植到大鼠體內。他們已經處理過八十多個人類心臟,并成功使心肌組織進行收縮—舒張。這團心肌組織能夠傳導電信號、在左心室內產生可測量的壓力、表現出新陳代謝活性,并且能夠存活。這些心臟大多會在兩周后被解剖并加以分析,因為研究人員還有很多東西尚未完全了解。
想到每個人都是由大約五十萬億個細胞組成的,我們就無法再將人看成一個單獨的生命體。不如說,人是由很多個單獨生命體——也就是細胞——組成的一個共同體。相應地,一個人會在積極的環境中發展,在消極的環境中萎靡。這種觀點對于理解健康與活力的本質至關重要:我們必須放眼細胞之外,而非細胞之內。
家族作為周邊環境,能夠改變那些從家族和童年中承接觀念的人。通過環境的改變,一個人就能夠成為他自己人生、自己世界的強大創造者,而不再是受害者。這些新的科學發現終結了人們長久以來所相信的基因的遺傳因素,人們曾認為基因不僅決定了我們的身體特征,也決定了我們的情緒和行為。而今天,這種觀點已經過時——事實證明它是錯的。也就是說,整個人類都是生機勃勃的,其內在暗含無盡的記憶。
表觀遺傳學這門科學讓我們改變了對如何掌控自己生命的理解。因為這門科學,人們有了革命性的發現,那就是基因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在我們出生的那一刻還沒有完全固定下來。也就是說,并不是基因決定了我們的命運——環境(包括飲食、壓力等方面)的影響,尤其是我們的思想、感覺與處事方式,能夠在某種情況下改變并控制我們的基因,而不受遺傳基礎成分的限制。表觀遺傳學家們研究發現,這種改變,以及其他特別重大的影響深遠的事件也可能遺傳給后代。
然而,所有這些可遺傳的改變并不會強加在每一個人身上。因為,“只有物理分子才能影響細胞”的假設已經失效了。我們家族系統排列師特別關注這一點。科學家們已經認識到,生物行為也會受到諸如感覺和思想等無形力量的控制。如今,人們所持有的思維方式必須被改寫。多少代人遺傳下來的創傷,可以通過個體自身的思想以及與之相關聯的信念——積極正向的、全新的人生觀——和處事方法來改寫,甚至清除。至少,我們可以就此告別自己對父母的指責。我們應認知到,他們已經根據當時所具備的條件盡可能地給予了我們支持和養育,而且我們從他們那里獲得了生命。他們把生命給了我們——從這層意義上來說,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
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正是在這一點上對癥下藥。它主要通過解開家族內部的糾纏、認識并應用“愛的序位”這一基本生命法則來工作。這些家族內部糾纏對無意識的良知層面產生的影響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相同的。然而,解開糾纏需要有自己完全個性化的處理過程。這一切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一種全新的人生觀,對生命有一種全新的、有療愈意義的感受,甚至獲得新的更好的健康狀態,或者恢復原本健康的狀態。因為每個人在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中所獲得的認知與體驗會對他的每一個細胞產生影響。而一場排列的結果也會影響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進而影響整個身體、整個人。
可以說,一個人是約五十萬億住戶共居的一個集合體。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所有細胞每時每刻都在傾聽、共情、回應那些帶著包容而非排斥的信息。這又會把人帶入一個更幸福、更成功并且充滿療愈性的人生。在下文中,我將闡述這種作用如何給人生的不同領域帶來改變,以及這些改變又如何通過最前沿的科學發現得以印證。這會帶你進入源頭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的新維度,讓你從另一個角度看待自己的生命。
我很高興,能夠在這個時代與很多人在這條道路上同行。我很高興,可以把我的經驗傳遞出去。由此,我或許能為如今的甚至是將來的孩子們鋪出一條新的道路——尤其是在海靈格應用教育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