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的真相:釋夢的理論與實踐
- (比)米杉
- 2148字
- 2025-08-08 15:24:25
我是誰?
“超個人”[2]觀點認為,在我們每日的現實生活中,我們認為的自己不一定就是自身。大多數人,或者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所有人都經歷著不同的狀態、不同的心境、感受、想法、身體狀態,有時我們完全放任自己,任由自己沉入其中,傾向于把自己認同為我們某些方面的暫時存在。不知怎么的,我們在生活的體驗中“喪失了自我”。我們也許感覺良好或有信心,也許感覺疲憊或壓抑,也許感覺到愛或正在拼命地尋求愛……我們有自己的姓名,有自己的身體,扮演不同的角色,獲取一定的成就,有著明確的特質,攜帶著過往的記憶……然而,無論我們正在經歷什么,無論我們對我們所經歷的是喜歡還是痛恨,這些都只是經歷,是我們在生命特定時段的經驗。即使我們好像覺察出自己有什么反復出現的模式,這些也不一定就是我們“所是”。我們不是我們的感受,不是我們的想法,不是我們的身體,更不是我們的姓名、我們的過去、我們的歷史、我們的角色、我們擁有或欠缺的技能……我們會失去或改變這一切,任何我們會失去的都并非我們真正之“所是”。
“我到底是誰?”這個問題,是我們所有人在某個時刻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當我們選擇在某個時間停下來,而非不停地從一個事物追尋到另一個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會顯現出來。答案蘊含在我們自身詢問這個問題的那部分,那個在探索更廣闊的意識的部分。我們之“所是”蘊含于“存在”中?!拔沂恰贝嬖凇覀兇嬖诘哪遣糠纸洑v和體驗著生活,但我們并不把自己認同為那些經歷和體驗。表現出來的這種意識并不只是某種觀點或見解,它與光亮、力量關聯,與我們可以接觸的所有特質關聯??茖W不得不對意識覺悟究竟是什么做出妥協和讓步,一切都表明意識不是腦的產物,意識超越于腦及身體而存在。腦只是意識與身體間的界面。
這不是宗教,不是哲學,也不是另一個信仰體系,這是科學,是可以觀察與探索的現實:物質之上只有光——有組織的、活的、有智能的光。事實上,當你在探索無限小之后,你就會發現物質只是一種錯覺,并不真實存在。
我想打一個非常簡單的比方,這可以用在任何一個人身上:我們都像是(非常精準)一個個散發著亮光的燈泡,被一個個個性化的燈罩所環繞。結果,我們輻射到周圍的光可能或明或暗,或溫和或刺眼。當然,如果將我們自身與自己家里用的燈做個比較,我們自身這盞燈有兩大技術升級:一是無線能源供給(這在當前社會易于被接受,因為我們已經使用越來越多的無線技術產品);二是我們的燈罩是用活的生物材料和高度精細的物質制造的,這使得它們具備根據我們的心境、想法和情緒而發生變化的奇妙功能。這些使得我們之中的很多人,將注意力完全放在與外在世界的互動上,而可能忘記或忽略了去映射內在的光亮。
現在,顯而易見的問題是:我們實際上是誰?是閃著光亮的燈泡,光亮本身——這是基本能量的一個外顯的表達,還是每一刻都在變化的環繞著我們的“人格”?我們要選擇認同什么?每個選擇又意味著怎樣的結果?
如果我們把“人格”定義為組成我們個人特性的部分,即基于基因、種族、群體和家族的遺傳的,個體的記憶、后天習得的模式和技能,生理、情緒和智力的特點等,那么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這些方面都在持續變化著,都是非永久性的,都在此消彼長著……但我們還有另外一部分,它超越于此,更為恒定不變,能夠覺察并整合我們的任何生活經驗。它是超越身體、超越情緒與感受、超越思維的。它能夠退后一段距離,為我們提供不可缺少的愛與智慧的源泉,引領我們的生活,激發我們的夢想,給予我們療愈與學習成長的機會……這被稱為我們的深層自我,我們的“更高的自我”(higher self),我們的真實“本性”(Essence)。
我們這個維度的存在擁有的智能超越了我們的理性頭腦。我們的思維以及我們的認知模式經常在對抗這一“更高”的智能,而不是允許它成功通過。不過,當我們處于睡眠狀態時,阻抗就不那么有效了。我們有意識的思維能力與夢所包含的智慧元素,有著天壤之別。夢常表達出我們對自己私密過往的深刻認識,對有關的潛力及未來愿景的清晰理解,因此,夢包含著與我們的生活進展有關的關鍵的線索和答案。有時,夢為我們提供可信的引導。
當我們的頭腦處于平和、安寧與接納的狀態時,當我們的右腦功能被激活時,我們就可能敞開自己去接觸我們本性中更開闊的智能。我們的思維可能會獲得靈感,我們的語言會被賦予力量,這是夢能夠給予我們的,這是夢(至少是一些夢)對我們的召喚:敞開自己面對我們真正之所是;或者“回家”,讓我們的人格與我們的深層“本性”和諧一致。
當我們關注夢,進而去理解夢的意義時,我們只會對我們“深層自我”的智慧發出驚嘆。通過本書中的很多實例,我希望傳達一種感受——對夢絕對的精準與相關性而感到驚嘆。如果你對深層自我的存在有所懷疑,你只需要考慮這些簡單的問題:“誰——我的什么部分——創造了我最令人振奮的夢?我的什么部分好像了解我很多,甚至比我的理性頭腦所知道的我更多?我的什么部分對我的生活的理解要超越當下,甚至可以擴展至未來?
我衷心祝愿這些夢能夠給你帶來靈感,激發你——我的讀者——去傾聽并走近你的內在。
[1]這個夢引自羅杰·M. 克努森(Roger M. Knutsen)的文章《作為獨特象征的重要意義的夢》(The Significant Dream as Emblem of Uniqueness),邁阿密大學,1999。
[2]對超個人范式的更多介紹,請參考《由心咨詢:心理治療中的超個人范式》,本節的部分內容摘取自該書的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