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的真相:釋夢的理論與實踐
- (比)米杉
- 6321字
- 2025-08-08 15:24:27
三、內容的差別
讓我們回到所謂的“真正”的夢(即我們的瞬間夢)中來,那些好像是向我們傳遞訊息的夢,我們想搞清楚并從中受益的夢。那些夢在內容方面與白日夢和愿景有著顯著的差別。
(1)有些夢是我們的生理特性、身體需要、欲望、幻想或身體感知的表達。一個有趣且并不罕見的例子是關于牙齒問題的夢,這經常是反復出現的夢。當夢者夢見自己感覺被牙齒里不想要的物質所困擾時,或者他試圖取出金屬絲,或者他無法取出粘在嘴里的口香糖,或者牙齒從嘴里脫落時……根據我的經驗以及在我長期對其中可能的意義進行探尋之后,這些夢相當清晰地顯現出,它們是身體在受到牙齒金屬填充物的干擾后的一種感知覺的表達[6]。
另一類表達我們生理特性的夢是性夢。食物同樣可能觸發特定類型的內在狀態:如果在一頓飽餐之后即刻入睡,我們可能會發現消化會干擾夢境意象,這種心境也會浮現在我們的夢中。疾病當然也會干擾夢境意象。有些夢是身體癥狀的清晰表達,有些夢可能呈現出癥狀的根源以及應如何進行療愈。這種情況屬于另一類,它們來源于某些更高的內在智慧。
(2)很多夢是我們情緒情感性質的表達,與我們潛意識的記憶、感受、未解決的痛苦和內在沖突關聯。比如下面這個夢:
注釋:夢者(一個成年男人)在“真實生活”中與其父親有著相當良好的關系,至少表面上如此。不過,這個夢暴露出某種未解決的內心沖突。缺乏認可與肯定依然會導致憤怒。兩個次人格之間會有張力存在。他的“內在小孩”需要被認可,父親這一“內在模型”被批判。應當注意的是,父親形象代表的比實際的父親要多得多,它象征性地代表權威、已建立的秩序、規定……這個夢確實是未識別的情緒能量的一個出口。我們將在第四章探討次人格及如何對情緒能量進行處理。
注釋:房子是夢者(一個成年男人)小時候住過的地方,這表明這個夢與兒時記憶有關。他當時很可能有兩三歲,有個女人帶他玩過。她身體和情感的強勢及侵入性讓他感到恐懼,他感覺就像被強奸了……這個未解決的事件出現了。在這個過程中,情緒能量得到轉化與釋放。
(3)有些夢會是我們思維性質的表達:擔憂、疑問、強迫性的想法、認知模式、與過往經驗有關的意象或者預期的經驗……
夢者的注釋:做這個夢的前一天我收到來自客戶的一個本應裝有1500元人民幣的信封,這是客戶為我所提供的服務付來的費用。在客戶走后,我打開信封,發現里面是2000元,我感到不安。我應該把多的錢作為禮物收取,還是應該還回去,或者算作今后工作費用的一部分?這個夢好像表達了這個經歷的思維和情緒能量。
(4)有一些夢是我們“更高”本性的表達,那是我們與內在智慧相連的部分,為我們生活走向最為適當的方向提供指引與啟示。這些可能是療愈性的夢、給予靈感的夢、指導性的夢、預言性的夢、宏偉壯麗的夢……
注釋:飛翔包括從一個更高的水平俯視事物的意思,是在考慮我們未識別的內心現實的某些方面。夢者在此看見一個有坍塌危險的不可能的建筑。他的一部分好像是在緊緊抓住那些東西(塔里的男人),而他認同那個更為自由的視角。第二天,他的手機被偷了,這猶如對這個夢的一個確認。這引發了一種類似坍塌的崩潰感受:有價值的東西突然消失了。他意識到所謂的“有價值”的東西是多么不穩定,這提醒他能夠飛翔、保持距離、繼續前行是多么重要。這確實是他真正的技能,他應該確認的是他的整個人格都將完全整合一致(教授其他的內在部分)。這個夢可能還有更寬泛的意義:表示所有財產最終都會消失。夢者知道這一點且毫不介意,夢者的自我已經堅定地建立在他更高的技能上……
另一個夢例:
注釋:夢者(一個二十出頭的女孩)在抑郁的狀態下進入睡眠。這本小說(《平凡的世界》)描述了兩個年輕人的生命故事。他們出身貧窮,卻有勇氣克服所有困難去追求他們的愛。夢中的白紙表明一切事情仍未到來——生活才剛剛開始,在等她寫下她自己創造性的篇章。她能夠創造她想要的生活。無須再自我對抗了,凡事皆有可能!……夢者本能地識別出這個訊息,深深地感覺到安慰。她醒來后受到激勵,充滿信心。
另一個夢例:
注釋:夢者從混亂的感知開始,太多選擇,太多活動,無法掌控的感覺,繼而體驗到認識上的一個巨大轉變——在混亂之地,他可以看到完美與合理。他的生活將去它要去的地方,一切都完美無瑕。夢明確指向了夜間(在意識的光芒之后)“某些更高的力量”。這表明夢者認識到他“更高維度(higher dimension)”的創造性力量。當他“較低的人格(lower personality)”在應對方面遇到困難時,他的“更高權威(higher authority)”知道所有答案,并引導整個過程。他從生活中一個困惑的階段進入充滿信心的階段。事情都將好轉,奇跡在此發生。
(5)有些夢可能是對未來所要發生之事的警示,提示我們采取行動以避免潛在的災禍。一個常見的例子是某人在從一個關于飛機墜落的夢中醒來之后,他的內在有個聲音清晰地提示他要取消航班。于是他取消了航班,而事實是那架航班的確墜毀了……我們將在第四章探討我們的夢起源于我們的一部分超越時間的潛意識,夢中對“現在”的知覺包括過去和未來,這就是夢為何會時常給我們提供即將發生之事的預演,表達潛在的可能性。
(6)反復出現的夢:有些夢可能一再重復,故事或主題卻甚少變化,它們好像在拼命地試圖告訴我們一些什么。這種重復模式通常顯示出一些夢者正在尋求關注的未解決的內在沖突。一旦夢者發現重復的夢在告訴他什么,夢就會消失。這意味著要敞開面對相關的恐懼模式,也就是轉化情緒能量。我們將在第四章回到這一點上進行探討。
這一類夢揭示出夢者仍未解決和識別的恐懼模式,這可能與童年記憶有關。臥室指向夢者的隱私感,這是他感覺最自在的地方,也是他應該感覺最安全的地方。他小時候可能有受過驚嚇的經歷,而他不能夠理解那個經歷;也有可能他有一個不安全的家庭環境,甚至可能曾經被性侵害或身體虐待過。但也可能這些恐懼與另一種性質的受驚嚇的記憶有關,類似面對一個怪物,感覺弱小無助。無論是哪種情況,夢者都有機會去認可這個恐懼,并對之敞開。我們將在后面的章節看到,情緒只是能量,我們可以對之進行轉化以重新平衡我們的情緒體驗。
(7)噩夢與反復出現的夢相似,是已經從深層潛意識浮現到表面的焦慮的一種表達。對這種情緒能量,我們只需要做到認可和正視就好。噩夢在療愈和平衡夢者的情緒能量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情緒能量需要得到適當的認可、接納及加工處理。夢者需要識別出身體里的感受,而非陷入噩夢的畫面中。同樣請看第四章的進一步闡述。
(8)轉世再生類夢:無論是事實性的還是隱喻性的,有些夢可能指向過往歷史、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情境。如果你對再生的可能性持開放態度(這已經通過很多學術研究被探索過),那么把這些夢當作關于前世的記憶是一個很有價值的選擇。我將在第四章回到這個論題。
這是來自一個成年男人的夢:
夢者用解碼的語言(我們將在后面看到如何這樣做)重寫這個夢為:我與兒時的記憶、我的過去相聯結,這是一個深層轉化的時機。我準備梳理我的內心空間,離開相當混亂的內在狀態。我感覺準備好放下過去。我的內在父親在幫我分解事物,識別碎片,收拾整理。我向上探索我深層的潛意識記憶,這些記憶好像是一個積聚了很多經驗的龐大的圖書館。那里有很多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有過的知識(書),我自己都還沒有看過。我發現我的記憶(吸墨水紙)保存完好(塑料套),容納了數個前世的有關信息。我看到一系列日期,我明白它們是指漫長的一連串輪替的現世經歷。在這些生命輪回中,我曾經是一個修女。我可以識別那次宗教經歷(圖片)的能量……
(9)療愈性的夢:有些夢有著直接的療愈效果。它們可能無須象征性地解讀,因為它們只是在進行著某些內在的療愈過程。它們可能只是反映了某個突然的洞見或態度上的改變。比如:
(10)有些人發展了在他們的夢中“醒來”的能力。他們知道自己在夢什么,這使得他們可以控制或影響夢的結果,這就是所謂的“清明夢(lucid dreaming)”[7]。這種透明狀態下增強的清晰度和可指導的性質,以及對夢良好的記憶,經常使夢者帶著新的創新性的洞見醒來。通過清明夢,問題可能得到解決,威脅已經得到正視,新的內在力量已經被引發出來。比如:
一個醫學生報告了這樣一個清明夢:
盡管清明夢肯定是一種有趣的探索,但我們絕對不應因此減少我們對于非清醒做夢及釋夢的興趣,因為它們總是擁有需要探索及整合的來自我們深層本性的“訊息”。
當然,所有這些不同“類型”的夢境內容并非總是被區分得很清楚,它們也許是相互關聯的。實際上,大多數時間,夢都會是不同水平上的元素的混合。甚至在所謂的“體驗”發生時或產生預兆性的知覺時,人們也受到投射或思維過濾的影響。
我們從這些不同類型的夢中可以看出,不同的釋夢方法是必要的。并非所有的夢都可以被視作象征性的,也并非所有的夢都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投射。我們需要盡可能地對其加以區分。
不過,絕大多數的夢的確反映了我們自身情緒、思維或更高的本性。我們所關注的正是這些夢,我們的目標是發展理解夢的語言的能力,識別其中的訊息。
[1]人們已經證明,夢里的時間知覺并不與我們在覺醒狀態下的時間知覺相對應。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這一點。
[2]哈拉里(Harary)在《離體體驗的個人視角》(A personal perspective of out-of-body experiences)中的報告,第248頁。
[3]引自斯蒂芬(1985),《清明夢》(Lucid Dreaming),紐約,百蘭坦出版社.
[4]蘇格蘭芬多恩基金會的創立者,著有包括《開啟心靈之門》(Opening Doors within)等暢銷書。
[5]引自艾琳·凱蒂,《飛入自由并超越》(Flight into Freedom and Beyond),2002,第167 頁。
[6]牙科運用的各種金屬對身體能量流動有著嚴重的影響,這些能量對于牙齒至關重要,因為我們知道針灸療法的脈絡大多在牙齒有結點(或始點)。此外,在口中使用的各種金屬會有化學或電學反應,部分也是由于唾液成分中一些元素的存在。所有這些都顯示牙科中使用的這些物質可能對人體健康和能量平衡有著更深遠的影響,比我們通常認識的影響要大得多。對此欲了解更多,參見克里斯特蘭·拜爾Christlan Beyer博士的《解秘牙齒》(Décodage Dentaire),以及J.M.丹譯(J.M.DANZE)的《莫拉系統》(Le Système Mora)。
[7]也有人稱之為“夢瑜珈(dream yoga)”。
[8]威爾伍德·克拉斯特(Wild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