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斷戟與草繩
- 小兵逆襲:我把貂蟬拐出了三國
- 逢人之墓
- 1733字
- 2025-08-03 00:13:13
營里的氣氛越來越緊,像拉滿的弓弦。
曹操的大軍快到下邳了,消息像風一樣傳遍各個營房。老兵們開始偷偷藏干糧,新兵蛋子夜里總被噩夢驚醒,哭著喊娘。趙伍長嘴上罵著“慫包”,卻悄悄給陸禾生塞了塊硬面餅:“揣著,餓極了能救命。”
陸禾生把餅藏在馬廄的干草堆里,每天摸一摸,心里踏實點。他照舊給戰馬刷毛、鍘草,只是耳朵更尖了——能從士兵的議論里聽出些門道,比如“曹操的攻城錘能砸塌城墻”,“呂將軍說要背水一戰”。這些話讓他后頸發寒,總想起村口被馬蹄踏碎的麥稈。
這天,他正在馬廄收拾,忽然聽見內院傳來激烈的爭吵,比上次更兇。呂布的怒吼像炸雷:“一群廢物!連個斥候都抓不住!”接著是重物倒地的聲音,震得地面都發顫。
沒過多久,一個侍衛拖著根斷戟從內院出來,扔在馬廄旁邊的廢料堆里,罵道:“將軍砸的,沒用了,燒火吧。”
陸禾生瞅了一眼那斷戟。鐵戟斷了個尖,刃口還閃著寒光,只是桿上裂了道大口子,確實沒法再用。可他蹲下來細看,發現裂痕旁邊的木桿還結實,心里忽然一動——村里的犁頭斷了,爹總說“能修就別扔”,這戟桿,或許也能救救?
等侍衛走遠,他偷偷把斷戟拖到馬廄角落,找了些細麻繩、碎木片,又從伙房討了點熬粥剩下的米湯——這是村里補農具的法子,用米湯粘碎木,再用麻繩纏緊,能撐很久。
他蹲在地上,一點點把碎木片塞進裂痕,淋上熱米湯,然后用麻繩一圈圈纏。手指被粗糙的麻繩磨得發紅,他也沒在意,眼里只盯著那道縫。纏到最后,他還學著編農具的樣子,在繩結處挽了個簡單的花結,既結實,又好看。
“你在做什么?”
一個聲音突然在身后響起,陸禾生嚇得手一抖,麻繩掉在地上。回頭一看,貂蟬不知什么時候站在那里,手里端著個空藥碗,大概是剛給呂布送藥回來。
“夫……夫人。”他慌忙站起來,手在衣角上蹭了蹭,“我看這戟桿還能用,想……想補補。”
貂蟬走過來,彎腰看著那斷戟。月光從馬廄的縫隙照進來,落在她臉上,能看見她眼下的青黑——這些天,她怕是也沒睡好。她指尖輕輕碰了碰纏好的麻繩,眼里閃過一絲驚訝:“這樣……真的能結實?”
“能!”陸禾生趕緊說,“俺爹補犁頭就這么弄,能扛住拉犁的牛呢。”說完又覺得不妥,戰戟哪能跟犁頭比?臉頓時紅了。
貂蟬卻笑了,這次的笑比上次在窗前更真些,像溪水里的光:“你倒手巧。”她直起身,望著遠處營房的燈火,輕聲道,“將軍總說,兵器斷了就該扔,可他不知道,有些東西修一修,或許比新的還趁手。”
陸禾生沒聽懂她話里的意思,只覺得她語氣里有股說不出的悵然。他撓撓頭:“要是夫人不嫌棄,我……我再編點草繩?營里的馬韁繩磨壞了好幾根,草繩結實,還軟和。”
他小時候跟爹編過草繩,用來捆莊稼,又韌又不容易磨傷牲口。
貂蟬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帶著點暖意:“好啊,要是編得好,我跟侍衛說,讓他們多找你要些。”
從那天起,陸禾生多了個活計——編草繩。他用馬廄旁邊的干草,趁喂馬的間隙編,手指翻飛,不一會兒就能編出一根又粗又勻的繩子。編好的草繩,總有侍衛來取,每次來的人都夸:“這繩比皮子的還好用。”
有一次,貂蟬親自來了。她沒穿布衫,換了身便于行動的短打,頭發束在腦后,露出光潔的額頭。她手里拿著根陸禾生編的草繩,遞給他:“你看,這里再編緊點,就更結實了。”
她站得很近,說話時氣息拂過他的耳朵,像春天的風。陸禾生低著頭,聽她指點,手指卻不聽話,差點把繩子編錯了。
“笨手笨腳的。”貂蟬嗔了一句,卻伸手握住他的手,教他怎么把繩結收得更緊。她的指尖還是涼的,卻帶著種安定的力量,讓他慌亂的心慢慢靜了下來。
“這樣。”她松開手時,繩結果然又漂亮又結實。
陸禾生“嗯”了一聲,沒敢抬頭。他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比戰鼓還響。
后來,營里的人都知道,雜役營有個叫陸禾生的小兵,編的草繩特別好,連貂蟬夫人都用。有人來打趣他,說他“走了桃花運”,陸禾生只紅著臉笑,不說話。
他知道,自己跟“桃花運”沾不上邊。他只是個小兵,她是高高在上的夫人。可他編草繩的時候,總想起她教他收繩結的樣子,心里就像揣了塊剛烤好的紅薯,暖暖的。
他沒敢想以后。亂世里的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只是那根修好的斷戟,他沒敢交給任何人,悄悄藏在馬廄最深處。他覺得,這戟桿上的裂痕,像極了這亂世——看著快碎了,可只要用點心,總能找到繩子,把它一點點纏起來,撐下去。
哪怕,撐下去的日子,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