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自己挖坑自己填
- 重生70年代:從擺攤賣菜開始
- 正經不瘦
- 2103字
- 2025-08-16 12:00:00
二奶奶為首,身后跟著幾個嬸娘,最后邊還有倆半隱身的同輩老媳婦。
嫁人半年內的叫新媳婦,兩年內的,沒懷孕生娃的媳婦叫小媳婦。
其余都是老媳婦。
“小軍啊,我咋聽人說你在城里沒賣出幾斤菜,都擱壞了?”
二奶奶憂心又焦慮的問。
估計是憋壞了。
“哈?二奶奶,你這是聽誰說的?。俊?
“就今天傍晚,城里人們下班逛菜市場,我一共賣了60多斤呢,土豆和黃瓜都不夠了,還打算明天再收一批……”
“真的假的?。俊?
“不是說一天都賣不出十斤八斤的嗎?”
“是啊,就是說呢,一晚上能賣六十斤?”
“耀星可不是這么說的。”
“就是,就是,到底誰說的真啊。”
沖出堂屋的老少娘們開始嘰嘰喳喳起來。
趙小軍看了被人群擠到側面的田桂蘭和譚麗娜。
婆媳倆挽著手,抿著嘴,看樣子對趙小軍的話也不太相信。
“要說趙耀星那個攤子,一天確實賣出不去三五斤,他雇的那倆人脾氣也不好,態度也差,我還看到好些顧客都繞開他那個攤位走呢。”
既然有人提到了趙耀星。
趙小軍的‘一筆之道還施彼身’運用的就更沒心理負擔了。
“咋還雇人干活啊?”
“雇人的錢誰出?”
“能是誰出,肯定是村里集體啊,就算是村長,他敢私自雇人?”
這年代的制度是這樣的。
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老百姓,雇傭關系是紅線,只要碰觸,就絕對不是脫幾層皮的小問題。
弄不好能一擼到死。
憋屈死,凍死,或者餓死。
“說那些有的沒的干啥,桂蘭啊,你家小軍都說一晚上就賣60多斤菜,我家賒的菜錢,能給接了吧?”
“是啊,還有我家賒的。”
“還有我家的。桂蘭,賣出來了吧?不行再晚兩天也沒關系?!?
有善良點的抹不開面,明顯也是很想把自家的錢拿到手,但也算幫趙金林和田桂蘭兩口子考慮了一下。
“肯定賣出來了啊,都兩天半了,沒聽小軍說一下子就賣了60多斤啊,一天賣好了200斤,咱家那點肯定夠了的……”
有人心善就有人不管不顧。
趙小軍冷眼旁觀,在心里給主張趕緊拿到錢的幾戶刻下標簽。
田桂蘭臉色更難看了。
她已經暗自咬牙,盤算今天估計要把全部棺材本都掏出來才能罷休。
畢竟這一波人家當了排頭兵,明天……嗯,保不齊今晚就會有第二波上門要賬的。
農村人短視很正常,換了誰都想著落袋為安呢。
尤其是連村長一家子都不看好的趙金林家。
做木匠就踏踏實實做木匠得了,學耀星那孩子似的干買賣。
買賣能是一般人干得了的嗎?
村里多半人都受到了蠱惑,不看好趙金林家小子趙小軍‘執氣’的行為。
趙小軍伸手插褲兜,準備掏錢。
其實錢都在隨身空間的儲物格里,但只要趙小軍意念一動,不超過儲物格里的總額,說褲兜里有多少就有多少。
一天二百斤菜,就算2分錢的菜賣的少,六七分錢的菜賣得多,銷售價也就十幾塊錢。
兩天半,三十塊錢頂破天。
但是村里人可不知道銷售價,按照收購價算,一天六七塊錢也就足矣。
趙小軍將兜里不到五塊錢的分毛零錢和兩張五塊、一張兩塊和兩張一塊錢都轉移出來。
“金林,桂蘭,雞蛋錢我不著急,就是聽她們說菜砸手里沒賣出去,過來問問,既然能賣的動,老婆子我就放心了……”
二奶奶臉色不太對。
估計這會兒咂摸過味兒來了。
一大把年紀被人當槍使,老太太心里不是個滋味兒,但老人家也不是任人欺負的主兒。
她年紀大了,兒子們別看分了家,但正是身強力壯的時候呢。
二奶奶是院子里年齡最大,輩分也最高的。
她一張嘴,一整個亂騰的氣氛都有些停滯,要賬要最起勁的倆嬸子都有些帶不動了。
“奶,其實今天您不過來,我們家也會挨家挨戶送錢過去,剛我不是說了嘛,菜賣沒了,還得連夜收呢?!?
剛才說的可是明天再收,啥時候說連夜收菜來著?
眾人面面相覷,但出奇的沒有反駁。
因為趙小軍從褲兜里抓了一把錢出來。
最外面包裹著的,是大黑十。
趙小軍其實不打算拿出十塊錢大票的,奈何二奶奶做法出乎趙小軍意料。
老人家又賣來了菜,又讓分家的幾個嬸兒拿來了雞蛋。
二奶奶的雞蛋因為收的早是給錢了,但包括虎子叔家在內四個嬸子后拿來的雞蛋,可都是賒的。
雞蛋0.46元一斤收,可比一分半的菜更趁價。
“還真賣完了?。俊?
“桂蘭,今晚真收菜嗎?我家菜園子還老些呢,收的話,我這就讓家里去摘……”
“我家也有,上回半青不熟的沒摘,新一茬剛熟透,正是摘的時候?!?
“我園子里的還沒動呢,上次摘的都是家院子里種的……”
“奶,嬸兒,上次收菜我也不太懂,其實你們也沒說錯,菜搬到縣菜市場這兩天確實壞了不少。
這些錢夠付給所有叔嬸兒伯家里的,實際我們自家墊的錢真賠了好幾塊。”
既然村里謠傳自己的菜沒賣出去都壞了,趙小軍也不想徹底澄清,干脆半推半就。
上桿子送上門的壓價機會,趙小軍不會錯過。
“我也問了問泉伯,跟耀星討了點經驗,都說讓我把壞菜成本也得折合進去,當然了,我們家做事實誠,價格就算降一點,也比村集體收的價高……”
趙小軍不算奸商。
他只是把勻給劉淑芬的份額,轉移給了村民們而已。
誰讓她們找上門來鬧騰。
誰讓她們聽信謠言覺得自家收的菜都壞掉了呢。
一切理由都是她們幫忙找好的,趙小軍都不用籌劃。
這就叫自己挖坑自己填,怪只怪她們活該!
至于不賣……
現在可不是全民小攤販的時代。
不賣給趙小軍,就得賣給村集體,自己拿去賣就是違法犯罪。
趙小軍給的錢比給村集體多。
等菜爛掉壞掉,還是賣給趙小軍呢?
顯而易見。
“媳婦,你幫媽收條子,按照條子的價錢給大家伙把賬抹了。”
趙小軍將折了一摞的錢遞給田桂蘭。
當著外人在,田桂蘭還是趙家唯一的財政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