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與生活·第3冊(第20版)
- (美)理查德·格里格
- 688字
- 2025-08-06 17:05:52
前言
教授心理學導論是每一位從事教學的心理學工作者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事實上,由于這門課的主題涉及的范圍極廣,所以它可能是整個學術界最難教的課程。這門課既要涵蓋對神經細胞活動的微觀分析,也要包括對文化體系的宏觀分析;不僅要展現健康心理學的活力,還需涉及精神疾病導致的人生悲劇。我們在寫這本書時也面臨著與教學同樣的挑戰,就是要賦予所有這些信息以形式和實質,而且還要將它們論述得生動有趣。
學生們常常帶著一些錯誤的心理學觀念來到我們的課堂上,這些錯誤觀念來自“通俗心理學”(pop psychology)對我們社會的灌輸。學生們還對他們能從心理學課程中獲得的收益抱有很高的期望——他們希望能學到很多對個人有價值且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的知識。事實上,這對任何一位教師來說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我相信,你面前的這本《心理學與生活》能助你一臂之力。
我的目標一直是希望讀者在通過本書學習心理學眾多領域中那些激動人心和與眾不同的內容時,能夠真正享受閱讀的樂趣。每個章節,每個句子,我都力圖使之通俗易懂,引人入勝。同時,對于那些既重視研究又兼顧應用的教師,我還著力使本書能在他們的教學大綱中充分發揮作用。
《心理學與生活》的這個第20版雖然只有一位作者,但它保留了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 J. Gerrig)與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合作之初的構想。我們之所以能夠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是因為我們都致力于將心理學作為一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來傳授。我和菲利普·津巴多都將自己的教學經驗融入了本書,努力處理好科學的嚴謹性和心理學在現代生活中的實用性之間的平衡。這個第20版仍然延續了《心理學與生活》的傳統——將最重要的心理學見解應用于你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