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開業
- 重返1983:萬元戶到全球首富
- 甜甜的夾燒肉
- 2016字
- 2025-08-14 16:10:00
手頭188.63,倒也能承受,但進貨的本錢就緊張了,看來開業前也得忙。
他臉上露出誠懇的笑容:“趙叔,租金我們能接受。就是……您看這鋪子空了也有陣子了,我們租下來還得好好拾掇拾掇。能不能……頭一個月租金算十四塊?就當支持我們小年輕創業了?我們保證把店面弄利索,不給您添麻煩!”
張大強也在一旁幫腔:“是啊趙叔,衛東他們不容易,起早貪黑的,東西也地道。您老就當支持咱縣里的個體戶了!”
趙會計看了看陳衛東沉穩的眼神,又看了看張大強的面子,沉吟片刻,把煙頭踩滅:“行吧!看小張的面子,也看你們兄弟是踏實做事的。頭一個月十四,后面還是十五!押一付三,今天能定嗎?”
“能!謝謝趙叔!”陳衛東心中一喜,立刻應下。張大強也笑了。
在后世,看到地上丟1塊可能都不會有人撿,但在這里,一塊錢的購買力是很強的。
陳衛東爽快的簽合同、交錢,一共59元,拿到鑰匙,整個過程干脆利落。
握著那串冰涼的黃銅鑰匙,陳衛東感覺手心發燙。終于,有了自己的陣地!
…………
接下來幾天,兄弟倆忙得像陀螺。
打掃,全家齊上陣。林秀芝帶著狗蛋也來幫忙,掃地、擦窗、清除陳年油污。
陳衛國力氣大,負責清理那些廢棄的零件雜物。
請了村里會木匠活的七叔公,用便宜的木料打了兩個結實的貨架和一個帶玻璃柜臺的收銀桌,刷上清漆。
陳衛東又去買了桶白灰,和陳衛國一起把墻面簡單粉刷了一遍,屋里頓時亮堂不少。
總共花了約三十塊錢。
然后置辦家當,買了桿舊秤、幾個裝散貨的大玻璃罐子、一些袋子、紙繩,還有掃帚簸箕等雜物,又花了十幾塊。
還搞了個招牌,陳衛東特意請村里讀過幾年私塾的老先生寫了“便民雜貨”四個端正的大字,找木匠刻在刷了清漆的木板上,掛在門楣上。
紅底黑字,醒目又透著樸實。
一番折騰下來,手頭的錢像流水一樣花出去,看著煥然一新的小店,陳衛東心里既激動又有些緊張。
剩下的錢,得精打細算繼續去進貨來錢生錢,積累資金用來進貨鋪滿貨架了!
但貨源,成了最大的問題。
光靠后山收的山貨野味,品種太單一,量也不穩定。
要支撐一個雜貨店,必須有更穩定、更豐富的貨源。
供銷社,成了繞不過去的大山。
…………
幾天后,陳衛東兄弟倆拎著個網兜,里面裝著兩瓶“西鳳酒”、一條“大前門”香煙和一小包上好的黑木耳,走進了縣城供銷社的大門。
他目標明確,找負責小商品批發的李科長。
供銷社里人不少,柜臺后的售貨員態度冷淡。
陳衛東打聽了好幾個人,才在后面的辦公室找到李科長。
李科長四十多歲,微胖,穿著四個兜的干部服,正端著搪瓷缸喝茶看報紙。
“李科長,您好!打擾您了。”陳衛東陪著笑,恭敬地遞上來之前通過支書陳滿倉開的,證明他是陳家溝生產隊集體副業負責人的介紹信,和自己租下鋪面后第一時間去辦的的個體戶營業執照。
李科長撩起眼皮看了看,沒接東西,也沒讓座,語氣平淡:“什么事?”
“李科長,我是西街口剛開張的‘便民雜貨’的負責人,陳衛東。”陳衛東把網兜輕輕放在旁邊的空凳子上,“小店剛開張,想從咱供銷社進點貨,豐富豐富品種,也好方便街坊鄰居。您看……”他說著,把進貨清單遞了過去,上面列著一些基礎日用品:肥皂、火柴、食鹽、白糖、水果糖、針頭線腦、紐扣、鉛筆橡皮等。
李科長掃了一眼清單,又看了看凳子上的網兜,臉上沒什么表情:“個體戶進貨啊……現在上面是有政策支持。不過,我們供銷社的貨,優先保證國營單位和本系統門市部。給你們個體戶,量不能大,價格嘛……也比批發價略高一點,畢竟你們零售有利潤空間。”他慢條斯理地說著,眼神卻瞟了瞟那瓶西鳳酒。
陳衛東心里明白,這是要“意思意思”了。他早有準備,臉上笑容不變:“李科長,您說的是!我們小本經營,就是圖個方便群眾。量不敢求大,價格您看著定,能讓我們這小店轉起來就成!這點家鄉的土產和一點小心意,您千萬別嫌棄,就是點心意……”他把網兜又往李科長那邊推了推,里面那條“大前門”的煙盒清晰可見。
李科長這才放下搪瓷缸,拿起網兜掂量了一下,臉上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小陳同志還挺懂事的嘛。嗯……你們剛起步,也不容易。這樣吧,”他拿起筆在進貨清單上劃拉了幾下,改了改后面的數量,“肥皂先給你兩箱,一箱60條,火柴十包,一包10盒,鹽和糖先各五十斤……其他小東西看著給點。價格嘛,就按內部協作價給你,比批發價高5個點。你看行不行?”
“行!太謝謝李科長了!您可幫了我們大忙了!”陳衛東連聲道謝,心里松了口氣。
雖然價格比預期高一點,量也有限制,但總算打開了供銷社這個正規渠道的大門!有了這些基礎貨品,小店就能開張了!
拿著李科長批的條子去倉庫提貨、花了四十塊錢,順便要了個車拉貨。
看著一箱箱、一袋袋的貨物搬進自己的小店,整齊地碼放在嶄新的貨架上,陳衛東和陳衛國相視一笑,疲憊的臉上滿是興奮和期待。
“便民雜貨”,終于要開張了!
而店里除了這些供銷社來的基礎貨品,角落里還堆著幾個鼓囊囊的麻袋,那是這些天兄弟倆忙里偷閑,依舊去后山王老五那里收來的山貨,成本足有六十塊!
黑木耳、榛蘑、野兔干、山核桃、野板栗,散發著獨特的山野氣息,這可是他們小店的特色和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