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營業
- 重返1983:萬元戶到全球首富
- 甜甜的夾燒肉
- 2061字
- 2025-08-15 12:24:00
開業前一天。
陳衛東沒閑著。他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這年頭沒有廣告,宣傳就得靠土辦法和人情。
他找到嫁到鄰村趙家莊的姑姑陳秀蘭。
陳秀蘭是個熱心腸,一聽大侄子開了店,拍著胸脯保證:“放心!明兒一早,我就讓家里那幾個皮猴,還有他們相熟的小伙伴,在趙家莊挨家挨戶喊去:‘西街口新開了便民雜貨店,賣山貨野味、針頭線腦,開業頭三天買東西送紅糖水哩!’保管給你把人吆喝來!”
他又找到村小學的孫老師,孫老師愛寫寫畫畫,管著村里的黑板報,他塞了一包水果糖:“孫老師,麻煩您幫個忙,在咱村黑板報最顯眼的地方寫一句:‘陳家溝生產隊集體副業點——便民雜貨店,明日在縣城西街口開業!山貨特產,物美價廉,歡迎鄉親們光臨!’”
當然了,少不了張大強。陳衛東特意提了瓶酒去感謝他幫忙找鋪面,順便提了開業的事。
張大強哈哈一笑:“包在我身上!我那些走街串巷的兄弟伙,還有幾個廠子食堂采買的,我都給你招呼到!保管讓你開業紅紅火火!”
就這樣兜兜轉轉到了開業當天。
農歷八月初八,天剛蒙蒙亮。
陳衛東一家和陳衛國早早來到小店。林秀芝特意穿了件洗得發白的碎花新褂子,這是用陳衛東給的家用錢買的布新做的,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玻璃柜臺擦得锃亮。
陳衛東在門口支起個煤球爐子,坐上一口大鋁鍋,里面熬著濃濃的紅糖姜水,甜香的氣味在清晨的空氣里飄散。
陳衛國則把一塊寫著“開業大吉,購物贈紅糖水一碗!”的小黑板支在門口最顯眼的位置。
上午八點,隨著陳衛東咬牙買了掛一千響的陣清脆的鞭炮聲,“便民雜貨”正式開張了!
因為有宣傳,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先是趙家莊那邊,一群半大孩子像小麻雀似的在附近幾個巷子邊跑邊喊:“西街口便民雜貨開業嘍!買啥都送紅糖水!山核桃野板栗香得很嘍!”引得不少早起買菜的大媽大嫂好奇張望。
接著,張大強果然帶著幾個相熟的小販和兩個穿著工裝、像是廠里采買模樣的人來了。
“衛東!衛國!開業大吉!財源廣進啊!”張大強嗓門洪亮,送上祝福,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客流。
很快,店門口就圍了不少人。有看熱鬧的街坊,也有被紅糖水香氣和孩子吆喝吸引過來的顧客。
小小的門面擠了不少的人,有大媽看山貨:“喲!這黑木耳真厚實!比供銷社的看著好!咋賣的?”
這時林秀芝會笑著回答:“嬸子,一塊八一斤!自家山里收的,絕對干凈,泡發一大盆!您買點回去燉雞,香著呢!開業頭三天,買夠五毛就送一碗紅糖水!”
大媽被說得心動,又看看旁邊玻璃罐里油亮亮的山核桃:“這核桃咋賣?給孩子吃補腦子不?”“一毛八一斤!都是新下來的,您嘗嘗,味兒正!”陳衛國機靈地抓了幾個塞給大媽。
大媽嘗了,又香又脆,當即拍板:“給我稱半斤木耳,再來一斤核桃!”顯然,這不是普通的大媽,不帶講價的。
然后一個扎著麻花辮的姑娘擠到柜臺前,紅著臉小聲問:“有……有紅顏色的紐扣嗎?要小一點,好看點的。”林秀芝連忙拿出一個裝紐扣的木盒子,里面各種顏色、大小的紐扣分門別類,比供銷社柜臺里亂糟糟的好多了。“姑娘你看這種小紅扣咋樣?玻璃的,亮晶晶!一分錢兩顆!”姑娘眼睛一亮,仔細挑揀起來,最后買了四顆紅扣子,又買了包繡花針和一卷紅線。
捧著找回的零錢和贈送的一小碗溫熱的紅糖水,姑娘臉上是滿足的笑容。
張大強帶來的一個采買師傅,對野兔干和干辣椒很感興趣。
陳衛東親自介紹:“師傅,這兔子干是山里獵戶用老法子風干的,肉緊實,燉蘿卜或者炒辣椒,下酒是一絕!干辣椒是我們后山特產,辣味足,香味正!您拿點回去給食堂師傅試試?”
師傅掰了點辣椒聞了聞,點點頭:“成!兔子干要五斤,干辣椒來十斤!要是工人們吃著好,以后定期要!”這可是筆大生意!
陳衛東趕忙稱貨,收錢,完成后將人送到了門口。
張大強沒急著走,倚在門口跟陳衛東閑聊:“衛東,你這店弄得不賴!干凈亮堂,東西也地道!比我當年擺地攤強多了!”
陳衛東遞過一碗紅糖水:“張哥,全靠您幫襯!快嘗嘗,秀芝熬的,甜著呢!”
張大強接過碗,喝了一大口,咂咂嘴:“嗯!夠甜!是那個味兒!”
兩人寒暄了一會兒,店內一片繁忙,張大強也不好打擾。
店內,林秀芝負責針頭線腦、糖果零食這些精細貨,收錢找零,手腳麻利,態度溫和。
陳衛國力氣大,負責給顧客稱量山貨、雜糧,扛大袋的鹽、糖。
陳衛東則負責招呼大主顧、補充貨物、維持秩序,還要留意紅糖水快見底了就趕緊續上。
狗蛋也成了小幫手,負責把空碗收回來,小臉興奮得通紅。
眾人齊心合力,效果是顯著的!
原本擔心不好賣的山貨,因為品相好、有特色,反而成了搶手貨!
尤其是那些廠里采買和講究吃食的老顧客,買起來都是幾斤幾斤的。
供銷社進來的基礎日用品,因為擺放整齊、種類相對齊全,特別是紐扣、發卡等小百貨,加上有贈品,也吸引了不少家庭主婦。
那一大鍋紅糖水,成了最好的招牌,甜滋滋的味道和暖心的舉動,拉近了小店和街坊的距離。
忙碌的一天直到天色擦黑才結束。
送走最后一位顧客,兄弟倆累得幾乎直不起腰,但看著幾乎空了一半的貨架和山貨麻袋,還有那塞得滿滿當當的收銀抽屜,心里是前所未有的充實和喜悅。
顧不上細數,陳衛東粗略估算一下:
山貨部分基本賣完,銷售額大概能有八十多元!
日雜百貨部分,也賣掉了七七八八,銷售額大概六十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