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裝甲問題解決
- 不是造車廠嗎?怎么改軍工廠了
- 云棲鳳歸
- 2262字
- 2025-08-10 19:30:20
鑄造車間。
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彌漫在空氣里。
孫教授戴著一副厚厚的石棉手套,臉色陰沉地從一堆剛剛冷卻的砂型中,取出了一個造型奇異的鑄件。
那是全新的等長進氣歧管。
他只看了一眼,便將那東西重重地扔在了地上。
“哐啷!”
鑄件與水泥地碰撞,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一道清晰的裂紋,從法蘭盤的位置一直延伸到主管的連接處。
“又廢了一個。”
這已經是第三天,他們報廢掉的第十二個進氣歧管了。
陳明蹲下身,撿起那塊廢品,手指在裂紋處輕輕劃過。
他沒有說話,只是眉頭緊鎖。
“陳總工,這個思路,在理論上是完美的?!?
孫教授摘下手套,揉著發脹的太陽穴。
“但是,我們的鑄造工藝,根本跟不上你的設計!”
他指著那復雜的內部管路。
“為了追求等長的曲線,每一根支管的壁厚都很難控制均勻,冷卻的時候,收縮應力不一致,它自己就把自己給撕裂了!”
一旁的王浩也拿著計算稿,臉色同樣難看。
“我們試了三種不同的砂型配比,還調整了澆注口的溫度,結果都一樣?!?
“要么是裂紋,要么就是肉眼看不見,但用煤油一滲透就能發現的細微砂眼?!?
王浩扶了扶眼鏡,語氣里帶著一絲挫敗。
“這樣的歧管裝上發動機,一增壓,不等動力出來,它自己就先炸了。”
林雪在一旁,將第十二次失敗的數據,默默地記錄在本子上,每一筆都顯得格外沉重。
“看來,鑄造這條路,走不通?!?
陳明終于開口,他將那塊廢品放下,聲音里聽不出任何情緒。
孫教授嘆了口氣。
“那怎么辦?難道要退回到原來的設計?”
“不?!?
陳明搖了搖頭。
他走到一旁的黑板前,拿起粉筆,畫出了歧管的分解圖。
“既然一體成型走不通,那我們就把它拆開。”
“主管用鑄造,這個結構簡單,容易保證質量?!?
“六根支管,我們不用鑄造了?!?
他看向不知何時走進來的李衛國。
“李師傅,我需要你用無縫鋼管,通過熱彎工藝,一根一根地,把這六根管子給我‘掰’出來。”
李衛國愣住了。
“用鋼管掰?陳總工,這……這精度怎么保證?”
“用模具?!?
陳明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木制的、帶有精確曲線的胎具。
“我們先做出六套標準的木制胎具,讓工人把燒紅的鋼管,放在胎具上,一點點地敲,一點點地彎,直到和胎具完全貼合為止?!?
“這不就成了鍛工的活兒了嗎?”
李衛國的眼睛亮了起來。
“對。”
陳明點頭。
“最后,再把這六根掰出來的支管,和鑄造出來的主管,用王師傅的焊接技術,完美地‘縫’合在一起。”
“鑄造、鍛造、機加、焊接?!?
陳明放下粉筆,轉身看著眾人。
“我們用四種工藝的組合,來完成一個單一工藝無法完成的零件。”
“這……”
孫教授看著黑板上那個全新的、堪稱瘋狂的工藝流程,嘴巴微微張開。
“這簡直是……工業的藝術?!?
……
兩天后。
后山靶場。
氣氛比上一次更加凝重,也更加肅殺。
王大錘和劉師傅站在靶子前,親手將那塊全新的、四層結構的復合裝甲,固定在鐵架上。
他們的動作,帶著一種近乎朝圣的虔誠。
趙興國和那名軍官站在五十米外,神情嚴肅。
“開始吧?!?
軍官的聲音依舊冰冷。
“砰!”
槍聲再次響起。
所有人的心臟,都隨著這聲槍響,被狠狠地攥了一下。
王大錘的拳頭攥得死死的,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
劉師傅死死地盯著那塊裝甲,大氣都不敢出。
火星,在裝甲表面爆開。
這一次,沒有出現那個干凈利落的彈孔。
子彈擊中的地方,最外層那八毫米厚的“玻璃鋼”,如同被鐵錘砸中的瓷器,瞬間向內凹陷,并龜裂出無數道細密的蛛網狀裂紋。
“擋……擋住了?”
一個年輕的技術員忍不住失聲喊道。
“別出聲!”
李衛國低聲喝止了他。
軍官面無表情,再次下令。
“連續射擊!打光一個彈匣!”
“砰!砰!砰!砰!砰!”
密集的槍聲,如同死神的鼓點,一聲聲敲在眾人的心上。
子彈如同雨點般,傾瀉在那塊裝甲上。
每一次撞擊,都讓那塊裝甲板劇烈地顫抖,表面的裂紋越來越多,越來越密。
但,從始至終,沒有一發子彈能夠穿透它。
當最后一發子彈打完,槍聲停止時,靶場上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
那塊裝甲板,已經面目全非。
它的表面布滿了凹坑和裂紋,看上去慘不忍睹,像一個被圍毆過的硬漢。
但它,依舊挺立在那里。
“?;?!”
軍官放下望遠鏡,聲音里,終于有了一絲不易察可的波動。
“上去看看!”
趙興國一聲令下,王大錘第一個瘋了似的沖了過去。
他沖到靶子前,看著那塊飽經摧殘的裝甲,伸出顫抖的手,在上面反復摩挲。
它的表面,冰冷、粗糙,布滿了戰斗的痕跡。
他繞到裝甲板的背面。
光潔如新。
除了幾個因為巨大沖擊而微微凸起的小包,連一絲劃痕都沒有。
“哈哈……”
王大錘咧開嘴,干澀地笑了一聲。
“哈哈哈哈——!”
下一秒,他猛地仰起頭,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如同野獸般的咆哮和狂笑。
“成了!”
“俺的娘?。〕闪?!”
劉師傅也沖了上來,他抱著那塊裝甲板,像是在抱著自己失而復得的孩子,老淚縱橫。
“沒穿!真的沒穿!”
李衛國也快步趕到,他看著那完好無損的背面,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重重地拍著彼此的肩膀。
成功了。
用這個國家能拿出的最普通的鋼材,用他們自己的智慧和雙手,硬生生造出了一塊能抵御槍彈的、屬于自己的裝甲!
那名軍官也走了過來,他仔細地檢查了裝甲的正面和背面,然后,從地上撿起幾顆被撞得變形、粉碎的彈頭。
他沉默了片刻,轉過身,對著趙興國,也對著在場所有歡呼雀躍的工人,緩緩地,抬起了右手。
一個標準的軍禮。
“同志們?!?
他的聲音,不再冰冷,而是充滿了由衷的敬意。
“我代表軍區,感謝你們!”
……
慶祝的喜悅,并沒有持續太久。
當晚,在“作戰指揮室”里,陳明將一張全新的圖紙,鋪在了桌上。
“裝甲的問題,解決了?!?
他的聲音將眾人從興奮中拉回了現實。
“現在,輪到我們啃最硬的骨頭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張圖紙上。
那上面畫著的,是密密麻麻的連桿、擺臂、軸承、齒輪……正是那套聞所未聞的“扭桿彈簧懸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