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只是站的高了點

第二天清晨,天色灰蒙。

“作戰指揮室”的門被推開了。

王大錘第一個走進來,他眼中布滿了紅血絲,但卻沒了昨日的頹唐,只剩下是一種可怕的精氣神。

他走到繪圖桌前,將手里一疊寫得滿滿當當的稿紙,重重地放在了陳明面前。

稿紙粗糙,字跡歪歪扭扭,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寫出來的。

他什么話也沒說,只是看著陳明。

陳明抬起頭,目光平靜地與他對視了三秒。

然后,他伸出手,將那份檢討拿了過來,整齊地放在桌角。

他沒有看,一個字都沒看。

緊接著,李衛國、劉師傅、孫教授也陸續走了進來,每個人都將一份厚實的檢討書放在了桌上。

李衛國的字跡工整,透著一股自我剖析的嚴謹。

劉師傅的紙頁上甚至還有幾個被墨水的印記。

孫教授的檢討,則像一篇條理清晰的論文。

辦公室里,沒人說話,空氣中只有紙張與桌面接觸時發出的輕微聲響。

當最后一份檢討放好,陳明站了起來。

他沒有提檢討的事,仿佛那疊稿紙根本不存在。

他只是將桌角那疊已經畫好的、嶄新的圖紙,緩緩鋪開。

“各位,這是復合式間隔裝甲的改進方案。”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了過去。

新的圖紙上,原本的三層結構,變成了四層。

“昨天我們失敗了。”

陳明的聲音很平靜,沒有絲毫的指責,只有客觀的陳述。

“失敗的原因,我昨天已經說了,第一層‘玻璃鋼’沒能完成對彈頭的破碎任務。”

“所以,新方案里,我做了兩個改動。”

他的手指點在圖紙上。

“第一,將第一層‘玻璃鋼’的厚度,從五毫米,增加到八毫米。”

劉師傅的瞳孔一縮,這個厚度,淬火的難度和風險,將呈幾何倍數增加。

陳明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繼續說道。

“第二,在第一層和第二層‘玻璃鋼’之間,增加一層兩毫米厚的軟鋼緩沖層。”

“它的作用,是吸收第一層破碎后產生的沖擊波和破片,保護第二層硬化層的結構完整。”

“同時,兩層硬化層之間的一厘米間隔,不再是空氣,我要求填充特制的工業黏土和石英砂的混合物,進一步吸收和干擾彈頭的飛行軌跡。”

他抬起頭,看向劉師傅。

“劉師傅,新的熱處理工藝要求,我也寫出來了。”

“八毫米鋼板,需要用百分之十的鹽水進行控時淬火,冷卻時間要縮短到兩點五秒。”

“這對您的控火技術和操作手的反應速度,要求極高。”

劉師傅看著圖紙上那匪夷所思的四層結構,又看了看旁邊那張寫滿了全新工藝參數的說明。

他沒有問“行不行”,也沒有說“太難了”。

他只是走上前,拿起那張工藝說明,像接軍令狀一樣,緊緊攥在手里。

“陳總工,你放心。”

“今天,我就是把命搭在淬火槽邊上,也給你把它燒出來!”

王大錘也湊了過來,他看著那復雜的四層結構,甕聲甕氣地問道。

“這玩意兒,四層板子,中間還填東西,怎么焊?”

“焊不牢,一炮過來,不就散架了?”

“問得好。”

陳明拿起另一張圖紙。

“看這里,我設計了一套全新的焊接工裝。”

“四層鋼板不再是簡單地疊在一起,而是通過側面的榫卯結構進行預固定。”

“焊接時,必須采用分段、跳躍式焊接法,嚴格控制熱輸入,防止裝甲變形。”

“每一條焊縫的長度和順序,圖紙上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王師傅,我需要您手底下最穩的焊工,像繡花一樣,把這四層結構,給我‘縫’成一個整體。”

王大錘一把搶過圖紙,只看了一眼,就倒吸一口涼氣。

那上面密密麻麻的標注和復雜的焊接順序,看得他頭皮發麻。

“他娘的……”

他低聲罵了一句,臉上卻露出一絲被激到極致的興奮。

“這活兒,別人干不了,我親自來!”

李衛國也拿起了機加工的圖紙,那上面是更精密的榫卯結構尺寸和公差要求。

他什么都沒說,只是重重地點了點頭,轉身就走。

任務,已經不需要再用語言來分配。

一張張圖紙,就是最直接、最清晰的命令。

王大錘和劉師傅也拿著各自的圖紙,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背影里帶著一股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決絕。

辦公室里,只剩下了陳明,孫教授,和一直安靜記錄的林雪。

“陳總工。”

孫教授扶了扶眼鏡,走到陳明身邊,語氣里帶著一絲由衷的敬佩。

“你昨天那場火,發得值。”

陳明看著那幾個離去的背影,眼神里流露出一絲溫和。

“孫教授,我只是個點火的,真正把鋼燒紅的,是他們自己。”

“好了,不說這個了。”

陳明收回目光,將桌上那疊關于裝甲的圖紙,遞給了林雪。

“這些,歸檔。”

然后,他從圖紙筒里,抽出了另一卷更厚、更復雜的圖紙,緩緩鋪開。

“孫教授,現在,輪到我們了。”

當那卷圖紙完全展開時,孫教授的呼吸,猛地停滯了。

如果說剛才的裝甲圖紙是精妙,那眼前這份發動機的圖紙,就是……魔幻。

“這……這是……”

孫教授的手指,有些顫抖地撫過圖紙上那根結構奇異的進氣歧管。

“等長化設計,支管與主管分離鑄造,再進行精密焊接……這個思路,太……太大膽了!”

他的目光又落在了排氣端。

“四合二、二合一的排氣芭蕉?末端還預留了渦輪增壓器的法蘭接口?”

“你……你把整個發動機的呼吸系統,全都重新設計了一遍!”

“是的。”

陳明點頭,他的手指,移動到了圖紙的核心。

“光是呼吸順暢,還不夠。”

“我需要它的每一次心跳,都更強勁。”

他指著那個擁有復雜曲面的活塞頂。

“這是我設計的鍛造擠流活塞,配合重新設計的燃燒室,可以在點火瞬間,形成高強度的渦流,將爆燃速度提升百分之三十。”

孫教授的眼睛瞪得像銅鈴,他幾乎是把臉貼在了圖紙上。

“鍛造活塞?用模具硬生生砸出來?天哪……”

“還有這里。”

陳明又指向了發動機的底部。

“曲軸,也需要重新設計。”

“我們不能再滿足于減重和動平衡了。”

“我需要一根能承受住‘增壓’所帶來的、額外百分之五十以上沖擊載荷的,強化型曲軸。”

陳明在圖紙上,畫出了全新的曲軸結構。

“所有的軸頸,全部進行圓角滾壓強化。”

“平衡塊的形狀再次優化,并且,對整根曲軸進行氮化處理,形成一層堅硬耐磨的表層。”

孫教授看著那一個個聞所未聞的名詞和匪夷所思的設計,他感覺自己的大腦,像是被一臺推土機,給狠狠地犁了一遍。

他一輩子研究發動機,自認為站在了這個國家動力學的最前沿。

可今天,他發現自己像個剛入門的小學生。

“陳總工。”

孫教授抬起頭,他看著眼前的年輕人,聲音里帶著一種近乎敬畏的顫抖。

“我能問一個問題嗎?”

“您說。”

“這些……這些知識,這些超越了我們這個時代至少二十年的設計理念……”

“你,到底是從哪里學來的?”

這個問題,像一顆投入深潭的石子,讓辦公室里再次安靜了下來。

林雪也停下了筆,好奇地看向陳明。

陳明沉默了片刻。

他看著窗外那片灰蒙蒙的天空,緩緩說道。

“我只是,站得地方,比別人高了那么一點點。”

“所以,能看到更遠的地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市| 东安县| 六枝特区| 乃东县| 河间市| 南城县| 临高县| 八宿县| 太原市| 长垣县| 宜兴市| 宣汉县| 宁乡县| 扎囊县| 田林县| 简阳市| 丰县| 贡嘎县| 衡阳县| 郧西县| 新沂市| 尖扎县| 乌恰县| 邹城市| 广河县| 宜春市| 隆尧县| 远安县| 河北省| 丹江口市| 延边| 洞口县| 西畴县| 虹口区| 平舆县| 个旧市| 灵寿县| 台安县| 通化县| 婺源县|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