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初次交鋒
- 大明第三帝國:從歐洲歸來開始
- 未來再無我
- 2004字
- 2025-07-29 16:21:20
議事廳內,楊英抑揚頓挫的聲音剛剛落下,空氣中便彌漫開一種微妙的張力。
他那番滴水不漏的話語,既是問安,也是宣示。
它在無形中劃下了一條線,線的這邊是浴血奮戰十五年、為大明守住最后基業的東寧鄭氏;
線的那邊,則是剛剛歸來、身份尚需“確認”的定王殿下。
霍克和牛頓等人聽不懂其中精妙的言辭交鋒,只覺得氣氛陡然凝重。
朱慈炯面無表情,手指依舊有節奏地輕敲著桌面,仿佛在欣賞一出有趣的戲劇。
但他不動,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沉得住氣。
“放肆!”
一聲蒼老而憤怒的爆喝,如同平地驚雷,打破了議事廳的平靜。
坤叔猛地從座位上站起,因激動而滿臉漲紅,他指著楊英,渾身都在發抖:
“爾等眼中,可還有君臣之別,尊卑之分?!”
“我家殿下乃先帝血脈,天潢貴胄!聞訊歸來,爾等不思立刻改換旗面,俯首稱臣,共奉殿下為主,竟還敢在此擺出一方諸侯的架勢,言語之間多有試探!你們這是要作甚?莫非是想學那三家分晉,裂土封王不成?!”
坤叔在宮中沉浮一生,腦子里“君為臣綱”的念頭早已深入骨髓。在他看來,鄭成功再大的功勞,也只是臣子。如今正主回來了,臣子唯一的選擇就是跪下效忠,任何遲疑和條件,都是大逆不道。
這番毫不留情的斥責,讓馬信這位在刀口上舔血的悍將勃然變色,“噌”地一聲,半個身子都站了起來,手已經按在了腰間的刀柄上。
楊英的臉色也瞬間變得鐵青,他一把按住沖動的馬信,深吸一口氣,對著坤叔冷冷回敬道:
“這位公公此言差矣!若我王上真有裂土封王之心,又何必至今仍奉大明正朔,懸掛明旗?又何必在臺灣島上,與荷蘭人、與蠻荒瘴氣苦苦相爭,為我漢家兒郎保留這最后一片凈土?”
他向前一步,目光直視坤叔,言辭鋒利如刀:“我等聽聞殿下消息,不遠千里,備上厚禮,即刻前來問安,此乃忠義之舉!可不是來接受審問的!更何況,天下之大,甲申國難后,自稱‘朱三太子’者不下十人,我東寧為天下漢人計,為大明江山計,焉能不小心謹慎?!”
“你……”坤叔氣得幾欲昏厥,指著楊英說不出話來。
“夠了!”
一聲清喝,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瞬間壓下了所有的爭吵。
朱慈炯緩緩站起身,整個議事廳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他先是安撫地看了坤叔一眼,語氣平和卻堅定:“坤叔,使者遠來是客,亦是大明苦撐危局的忠臣,不可無禮。”
一句話,便讓坤叔滿腔的怒火化為委屈,卻也只能躬身退下。
隨即,朱慈炯的目光轉向楊英和馬信,眼神中沒有半分怒意,反而帶著一絲溫和的笑意與理解。
“兩位使者,請坐。本王,明白你們的顧慮,更明白延平王的苦心。”
他的聲音沉穩而富有磁性,仿佛有一種能安撫人心的力量。
“甲申之后,國破家亡,本王顛沛流離,九死一生,最終輾轉遠渡泰西。在那里,本王見識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也學到了全新的強國之術,這才有了今日這支艦隊,這個班底。”
他坦然地講述著自己的經歷,沒有絲毫隱瞞,這種磊落的氣度,反而讓楊英和馬信心中的警惕消減了幾分。
“本王深知,延平王孤懸海外,與韃虜死戰不休,其功績彪炳史冊,其忠心日月可鑒。你們的謹慎,非但無過,反而有功!若輕易相信一個來路不明的‘皇子’,那才是對大明,對天下漢人的不負責任。”
這番話,說得楊英和馬信心中一暖,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時緩和了下來。
朱慈炯話鋒一轉,眼中精光一閃:
“但本王今日歸來,便是要光復大明,再造乾坤!此等偉業,離不開延平王與東寧諸位將士的鼎力相助。本王在此承諾,我與延平王,是君臣,更是光復事業的伙伴。待到他日驅除韃虜,這天下之大,斷然少不了鄭氏的汗馬功勞!”
這是許諾,是拉攏,是給足了鄭成功面子的“甜棗”。
楊英和馬信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動容。
然而,朱慈炯緊接著,用一種平靜到近乎冰冷的語氣,拋出了他的另一面。
“當然,”他緩步走到窗邊,望著港口外那五艘如同鋼鐵巨獸般的黑色戰艦,“若是王上與諸位執意不肯承認本王的身份,認為本王是假冒的……那本王,也不介意用我這支艦隊來向天下證明,到底誰的拳頭,更能代表我大明的正統。”
恩威并施!
議事廳內的空氣仿佛瞬間被抽空。
楊英的后背滲出了一層冷汗。他毫不懷疑,眼前這位年輕的親王,絕對有說得出、做得到的魄力與實力。那支能全殲荷蘭艦隊的無敵之師,絕非擺設。
硬頂下去,對東寧沒有任何好處。
馬信也沉默了,他是個粗人,但也懂得審時度勢。他知道,再糾結于“真假”已經毫無意義,因為對方已經擁有了定義“真假”的實力。
“殿下息怒!”楊英連忙躬身長揖,姿態放得極低,“我等絕無此意!只是此事體大,我等必須向王上回稟。既然殿下確是先帝血脈,手握如此天兵,實乃我大明之幸!我東寧上下,自然愿意為殿下光復大業,效犬馬之勞!”
“好!”朱慈炯臉上的冰霜瞬間消融,仿佛剛才的威脅從未發生過。他快步上前,親手扶起楊英,臉上洋溢著真誠的喜悅。
“本王就知道,延平王忠義無雙!兩位使者,遠來辛苦,且隨本王來,本王要讓你們親眼看一看,我們光復大明的底氣,究竟在何處!”
他發出邀請,神情熱切。
“本王帶二位,參觀一下我的艦隊,以及我大明未來的根基——皇家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