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三策立章(為'大大大晚上吃什么'加更)

窗外雪勢漸緩,晨光穿過紙糊窗牖,斑斑駁駁灑在案頭。屋中爐火微響,茶香氤氳,一張素紙已寫滿密密麻麻的字。

李知禾收筆,輕輕吹了口氣,將墨跡晾干。他整整衣襟,將手中文書對折,收入袖中,起身往市易務偏廳而去。

呂嘉問此刻已至衙中,正坐在內廳翻閱糧價報表。近幾日自調精米入市后,價格已穩住大半,民怨漸消,但他心中明白,這不過是權宜之計。真正的問題,不在一時調撥,而在倉務制度本身。

“呂提舉。”李知禾行至門口,略一欠身,隨即將袖中文書呈上,“此為下官草擬之‘雙檢制’,請提舉過目。”

呂嘉問抬眼,接過文書。

一目十行地掃了數頁后,他動作頓了頓,重新自開頭細讀。

廳中片刻寂靜。

那文書上寫得清晰:

“雙檢制:即御史臺與市易務按月輪流對京畿常平倉進行查倉,抽查各項糧儲、記錄入出,設檔立案。兩司互為監督,遇有異議,則由三司中樞擇日覆核,以杜漏洞。每月稽查,次月初報備中書門下。若倉吏敷衍隱瞞,按‘欺官誤民’罪論;若查無誤,月末發獎銀三貫,賞查倉吏各一。”

“此制既可防內倉自查流于形式,又可令御史、市易兩司交叉制衡,使‘民食’之責不再虛置。”

呂嘉問看完,神情已無最初的淡然,拇指輕輕在紙上摩挲,良久,才沉聲道:“你竟連賞罰都細致入制了……此法若能施行,確實比舊制更具約束力。”

他將文書放在案上,抬頭盯住李知禾,目中罕見地多了幾分認真:“這份制策,是你獨擬?”

李知禾點頭:“昨夜思至三更,臨窗寫就。”

呂嘉問看他一眼,忽而輕嘆道:“李御史不似少年,倒像個在三司混過十年的人。”

這句話,既是褒贊,也帶著幾分調侃。

李知禾淡淡一笑,未作答。

呂嘉問收起笑意,正色道:“此制極佳,不過要成法尚需政事堂、三司、市易務、常平倉一并首肯,且將牽動舊制與人事……你可想過可能惹出什么人不快?”

李知禾不避其鋒:“主事之人若為民計,則與之共事;若只護己身之利,則哪怕不快,我也認了。”

呂嘉問盯著他看了片刻,忽然道:“好個‘我也認了’。”

他略一沉吟,將文書重新攤開,隨手加了幾筆,標注于邊角,低聲道:“此事事涉制度更改,須三司、政事堂共議,孤身陳言未免聲勢不足。”

說罷抬眸望向李知禾,眉宇間多了一絲贊許:“你隨我一同前去,以市易務與御史臺聯名上奏,言之有據,聲勢自足。”

李知禾一怔,拱手道:“多謝呂提舉。”

“不必言謝。”呂嘉問擺擺手,又補了一句:“你若不是個難纏的……倒真是個合用的人。”

此話一出,二人之間那原本隔著的幾分暗涌與隔閡,似也隨之一笑而散。

三月初一,春寒未盡,朝堂上的鐘鼓鳴徹宣德門,朝會方畢,百官散去。李知禾隨眾自東掖門退下。

一名內侍早候在朝廊之下,低聲通傳:“圣上有旨,召李御史、呂提舉速往政事堂,共議常平倉事。”

李知禾略一頷首,整理冠帶,與呂嘉問并肩隨內侍而行。

此時天光方亮,乾元殿后側的政事堂卻燈火未熄,朱窗半啟,黃羅簾內,趙頊已先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安石侍立御前,身旁坐著參知政事呂公著、參知政事韓絳、度支判官沈括,以及戶部侍郎沈清臣、常平倉勾當范紹業等數人,皆為中樞要員。

見兩人抵達,內侍高聲唱名:“殿中侍御史李知禾,提舉市易務呂嘉問覲!”

趙頊抬手示意:“免禮。此番常平倉弊事,朕心知之。李卿、呂卿,所擬制度已成,可速呈來。”

李知禾取出冊卷,雙手奉上。

王安石接過,先于皇帝細閱,指尖在“雙檢制”條目上稍作停留,抬頭看向李知禾:“御史臺與市易務交替巡倉,看似制衡,實則需兩司摒棄門戶之見。李御史既掌監察,又兼市易務勾當,可知如何避免‘自己查自己’的疏漏?”

李知禾躬身答道:“回相公,雙檢制設‘盲檢’之法,即御史臺查倉時,市易務不得提前通傳;市易務巡查時,御史臺需回避倉吏對接。每季由三司隨機抽檢對賬,三重約束,可防疏漏。”

王安石頷首,轉向神宗:“陛下,此法細密,合于‘去弊’之意。常平倉積弊源于‘監察虛設’,雙檢制正切中要害。只是——”他看向范紹業,“三司人手雖緊,可從常平司抽調吏員協查,由三司度支院統管,既不增編,又能專責。”

韓絳與沈括接過,分攤各卷,細閱片刻,皆微點頭。

趙頊未急審案,只輕聲道:“政不在設,而在能行。諸卿可說來,何以保此三法落地施行,而非紙上畫餅?”

呂嘉問向前一步,語氣穩重:“陛下所憂,乃法有而不行。故此次所議,并非只立條目,而在于機制之設。”

他舉手指向首卷:“雙檢制,御史臺與市易務交替巡倉,一月一報,互不通氣,以防上下勾連;新陳分倉法,則定‘新糧入南、舊糧歸北’,各倉分垛存放、定期輪出,以防混囤;至于霉糧處理制,則由市易務掌監管權,擇日定價,定向售予作坊與飼養行,不得入市、不許換糧。”

沈清臣放下卷軸,沉吟道:“此法雖繁,卻細致可行。只是一事,若倉官不上報?若巡查者通風報信?”

李知禾答道:“故須設‘籍外抽檢’制度,每季由三司選吏不定期巡查兩倉,隨機抽糧,與雙檢報告核對。若有出入,倉官與檢吏一并論罰,輕則革職,重則杖責入獄。”

范紹業皺眉:“三司人手本就吃緊,恐難以兼顧。”

呂公著此時開口,語氣沉穩:“諸位勿忘——‘常平’乃天下之糧本,此次汴京已露罅隙,若他州再發相同,便是政基動搖。若準此法,自當予以法令支撐、人力調配。”

趙頊點頭,眼神一掃眾人:“諸卿皆言此策可行,是否認為足以施行?”

眾人紛紛躬身:“可行。”

趙頊這才轉向李知禾與呂嘉問,語氣中帶有幾分欣慰:“十日前,李卿奏章言‘有法不立,勝于無法可依’,今觀此策,詳明周密,合民情順倉律。既如此,朕命政事堂主筆,與三司、市易務、提舉常平司共擬施行細則,半月之后,成文頒行。”

他略頓片刻,又補道:“此三法,先試于汴京,若三月之內米價平穩、倉賬清明、民間少怨,則擬為法例推至京東兩路。”

李知禾聞言,恭身拜道:“臣謹遵圣命。”

呂嘉問也拱手領命,神色肅然。

趙頊輕輕一揮衣袖:“退下吧,諸卿共議即可。”

兩人退出堂外時,政事堂廊下春雪未融,東風輕拂袍角,氣氛卻不同于數月前的拘謹與對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获嘉县| 五常市| 郯城县| 富蕴县| 巫山县| 凤翔县| 澜沧| 阜新市| 宝丰县| 河池市| 眉山市| 巴中市| 平凉市| 安国市| 乌什县| 绵阳市| 嘉义市| 桦南县| 佳木斯市| 罗源县| 兴和县| 基隆市| 叶城县| 邹城市| 张家口市| 连山| 怀集县| 龙海市| 南投县| 金溪县| 江孜县| 乳山市| 怀仁县| 中山市| 方山县| 和平县| 嘉峪关市| 沂源县| 华池县| 东乌珠穆沁旗| 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