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龍淵照血
- 風(fēng)雪滿長安
- 陸小鳳與律荷
- 5577字
- 2025-08-03 09:50:06
琉璃盞碎裂的脆響,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紫宸殿凝固的空氣中激起了一圈圈驚惶的漣漪。猩紅的血珠混著殘酒,沉重地砸在光潔如鏡的金磚上,綻開刺目的花。所有目光,從御座上的天子到階下匍匐的重臣,從驚魂未定的貴妃到僵立的舞姬樂師,瞬間聚焦在殿門陰影里那個低垂著頭、手掌兀自滴血的灰衣小宦官身上!驚愕、茫然、被冒犯的怒意,還有一絲難以言喻的恐慌,交織成一張無形的網(wǎng)。“大膽賤奴!”一個尖銳刺耳的厲喝陡然炸開!侍立在御座旁的一個緋袍大宦官,面白無須,此刻卻因驚怒而漲紅了臉,細長的三角眼射出毒蛇般的寒光,正是權(quán)傾內(nèi)廷的宦官頭領(lǐng)之一,李輔國的心腹,王德貴。他尖著嗓子,手指幾乎要戳到周瀾鼻尖:“御前失儀!驚擾圣駕!來人啊!給咱家拖下去!杖斃!”殿門外立刻傳來沉重的腳步聲和甲葉摩擦聲,兩名魁梧的金吾衛(wèi)士兵按著腰刀跨入殿門,目光兇狠地鎖定周瀾。死寂被打破,殿內(nèi)頓時響起一片壓抑的抽氣聲和低低的議論。陳玄禮依舊單膝跪在御階下,布滿血絲的眼睛死死盯著金磚上那灘刺目的血與酒,緊握的雙拳微微顫抖,仿佛那碎裂的琉璃和流淌的鮮血,正是陜州城頭無聲的控訴!他沒有回頭,也沒有為那個微不足道的小宦官求情,所有的悲憤和力量,都凝聚在那八個字帶來的、短暫卻致命的沖擊上。李隆基的臉色由慘白轉(zhuǎn)為一種病態(tài)的潮紅,眼神復(fù)雜地掃過地上碎裂的琉璃和血跡,又掠過跪地不起、渾身散發(fā)著鐵血悲愴的陳玄禮,最后落在懷中猶帶驚惶的楊玉環(huán)臉上。他煩躁地揮了揮手,聲音帶著被酒意和驚怒浸透的沙啞:“夠了!拖下去!先押起來!聒噪!”他沒有說“杖斃”,那灘血和陜州的消息讓他心頭莫名煩躁,下意識地避開了立刻見血的命令。“喏!”王德貴尖聲應(yīng)道,眼神怨毒地剜了周瀾一眼,對金吾衛(wèi)喝道:“沒聽見圣諭嗎?押入掖庭暗室!聽候發(fā)落!”兩名金吾衛(wèi)如狼似虎地撲上來,粗暴地扭住周瀾的雙臂。劇痛從被捏碎的琉璃割破的手掌和肩背的舊傷同時傳來,周瀾悶哼一聲,身體被強行拖拽著向后。她低垂著頭,長發(fā)散亂地遮住了臉頰,沒有掙扎,也沒有求饒。只是在被拖出殿門、刺骨風(fēng)雪撲面而來的瞬間,她深潭般的眸子極快地抬起,冰冷地掃過御座上煩躁的天子,掃過驚魂未定的貴妃,掃過那些臉上猶帶驚恐與麻木的重臣,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依舊跪在殿中、如同鐵鑄雕像般的陳玄禮。那一眼,冰寒刺骨,仿佛淬了毒的針,無聲地扎進這滿殿的醉生夢死。厚重的殿門在她身后轟然關(guān)閉,隔絕了殿內(nèi)的暖香、燭火和令人窒息的死寂,只留下風(fēng)雪在空曠宮道上凄厲的嗚咽。金吾衛(wèi)的力道極大,拖拽著她踉蹌前行,冰冷的鎧甲硌著她的皮肉。掖庭的暗室,那是宮中最骯臟污穢的角落,是專門處置犯錯宮人的地方,進去的人,很少有囫圇個出來的。然而,就在被拖過一處連接宮苑的回廊轉(zhuǎn)角時,一個意想不到的身影出現(xiàn)在廊柱的陰影里。那人身形頎長,穿著內(nèi)侍省高階宦官特有的深紫色圓領(lǐng)窄袖袍服,腰間懸著一枚不起眼的烏木腰牌。他面容清癯,膚色是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眼神卻異常沉靜,如同古井深潭,不起波瀾。他手中捧著一個蒙著錦緞的托盤,似乎正要去往某處宮苑。當金吾衛(wèi)粗暴地拖拽著周瀾經(jīng)過時,他那雙沉靜的眼眸,極其自然地、不引人注意地在周瀾被散亂長發(fā)遮掩的臉龐和被鮮血染紅的袖口上停頓了一瞬。目光相接的剎那,周瀾的瞳孔幾不可察地微微一縮!這張臉……這張蒼白而沉靜的臉!她曾在長安宮變前夕,某個極其機密的場合,遠遠瞥見過一次!他是天子身邊最隱秘的影子,負責(zé)處理那些見不得光的“濕活”,一個名字幾乎不為人知的存在——白辰!白辰的目光沒有絲毫停留,仿佛只是不經(jīng)意間掃過一個即將被拖去受刑的卑微奴婢。他微微側(cè)身讓開道路,對著金吾衛(wèi)略一頷首,姿態(tài)恭謹而疏離。金吾衛(wèi)顯然認得這位深得圣心、地位特殊的內(nèi)侍,腳步微頓,略略放緩了拖拽的速度,算是回禮。就在這短暫的、幾乎可以忽略的瞬間,周瀾被反剪在身后的、那只沒有受傷的手,指尖極其輕微地、如同痙攣般彈動了一下!一個極其細微的、沾著她掌心血漬的、幾乎看不見的微小硬物(一枚特制的蠟封銅錢),從她袖口滑落,無聲無息地滾落在冰冷的金磚縫隙里,恰好停在白辰腳邊不遠處的陰影中。白辰捧著托盤的手,紋絲不動。他甚至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仿佛完全沒有察覺。直到金吾衛(wèi)重新發(fā)力,將周瀾徹底拖離轉(zhuǎn)角,腳步聲消失在風(fēng)雪呼嘯的回廊盡頭,他才極其自然地彎下腰,用袍袖拂拭了一下靴尖上并不存在的灰塵。起身時,那枚沾血的銅錢,已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他的袖籠深處。他繼續(xù)捧著托盤,步伐沉穩(wěn),朝著與掖庭相反的方向走去,沉靜的眼眸深處,掠過一絲極淡的、如同冰面裂痕般的漣漪。風(fēng)雪呼嘯的掖庭深處,暗室的門帶著腐朽的酸氣被重重推開,又砰然關(guān)上。周瀾被狠狠摜在冰冷潮濕、散發(fā)著濃重霉味的稻草堆上。肩背的傷口撞在硬地上,劇痛讓她眼前一黑,喉頭涌上一股腥甜。她蜷縮起來,劇烈地咳嗽著,每一次震動都牽扯著全身的傷痛。暗室無窗,只有門縫里透入一絲微弱的天光,映照出飛舞的塵埃。鐵鎖鏈哐當落鎖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如同敲響了喪鐘。“哼,不知死活的東西!驚了圣駕,有你好受!等著吧!”王德貴那令人作嘔的尖細嗓音在門外響起,充滿了惡毒的幸災(zāi)樂禍,腳步聲漸漸遠去。黑暗和死寂重新籠罩下來,只剩下她粗重的喘息和門外風(fēng)雪的嗚咽。她艱難地撐起身體,靠著冰冷刺骨的墻壁。懷中那方烏木劍匣緊貼著心口,在絕對的黑暗和寂靜中,那股沉潛的嗡鳴反而變得異常清晰,如同擂鼓般一下下撞擊著她的胸腔,帶著一種奇異的灼熱感,竟隱隱壓過了傷口的劇痛!她摸索著,將那只被琉璃碎片割破、仍在滲血的手掌,緊緊按在了冰涼堅硬的匣蓋上。溫?zé)岬难欀爬系哪举|(zhì)紋理,那匣中的嗡鳴似乎微微一滯,隨即,一種更深沉、更磅礴的悸動感順著她的掌心血脈傳遞上來,帶著一種冰冷的安撫,又像是某種沉寂力量的緩慢蘇醒。她閉上眼,強迫自己忽略傷痛,忽略這令人窒息的黑暗。腦海中,紫宸殿那一幕幕如同燒紅的烙鐵:天子擊筑的醉態(tài),貴妃霓裳的華彩,重臣們臉上的麻木,陳玄禮泣血的嘶吼,還有……那灘血與酒的混合物。最后,定格在白辰那張蒼白沉靜的臉上,和他袖中消失的那枚銅錢。他會明白嗎?一個念頭冰冷地劃過。那枚銅錢是她最后的、也是最危險的試探。蠟封里,是她用血匆匆勾勒的、一個極其簡略的標記——代表著長安城破前,某條未被叛軍徹底截斷的、隱秘的聯(lián)絡(luò)渠道。如果白辰真是天子身邊那雙最深的眼睛,如果他還能記得長安時期的某些蛛絲馬跡……就在這時,懷中劍匣的嗡鳴陡然變得急促!如同預(yù)警!周瀾猛地睜開眼!幾乎同時——“吱嘎……”一聲極其輕微、如同老鼠啃噬般的細響,從暗室角落那堆腐爛的稻草深處傳來!緊接著,一塊原本與骯臟地面融為一體的石板,竟悄無聲息地向內(nèi)滑開,露出一個僅容一人匍匐通過的漆黑洞口!一股更加陰冷、帶著地下深處特有土腥氣的寒風(fēng),猛地從洞口灌入!周瀾全身的肌肉瞬間繃緊!她屏住呼吸,身體如同蓄勢待發(fā)的弓,受傷的手掌下意識地扣緊了劍匣的邊緣!黑暗中,她的目光銳利如鷹,死死盯住那個突兀出現(xiàn)的洞口!一個極其低啞、如同砂紙摩擦的聲音,帶著濃重的洛陽口音,從洞口深處幽幽飄出:“姑娘……想活命……想為陜州的兄弟……討口飯吃嗎?”風(fēng)雪在河北道常山郡的上空盤旋,嗚咽著撲打在殘破的城垣上。這里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慘烈的攻防。城墻垛口崩裂,巨大的條石被投石機砸出猙獰的缺口,凝固的暗褐色血跡在夯土城墻上潑灑出殘酷的抽象畫。空氣中彌漫著硝煙、血腥和尸骸腐敗的惡臭。城外,叛軍史思明部的營盤如同黑色的蟻群,在茫茫雪原上連綿鋪開,旌旗獵獵,刁斗森嚴。巨大的攻城器械如同蟄伏的巨獸,在營盤邊緣投下不祥的陰影。而城內(nèi),氣氛壓抑到了極點。疲憊不堪的唐軍士卒倚著冰冷的城墻垛口,或裹著破爛的氈毯蜷縮在避風(fēng)的角落,眼神空洞麻木。傷兵痛苦的呻吟在寒風(fēng)中時斷時續(xù)。糧車空空如也,被隨意丟棄在街角。幾匹瘦骨嶙峋的老馬被拴在轅門下,垂著頭,連咀嚼干草的力氣都沒有了。郡守府臨時充作的行轅大堂內(nèi),炭盆燒得劈啪作響,卻驅(qū)不散那股浸入骨髓的寒意。氣氛凝重得如同鐵鑄。“大帥!不能再等了!”一個滿臉絡(luò)腮胡、甲胄上還帶著干涸血漬的魁梧將領(lǐng)猛地拍案而起,聲音嘶啞,眼中布滿血絲,正是郭子儀麾下悍將李光弼。他指著鋪在粗糙木案上的簡陋地圖,手指因激動而顫抖:“史思明這老狗!圍而不攻,就是想困死我們!城里糧草早已耗盡!昨日……昨日已有兩隊斥候回報,在城南廢窯……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他喉頭劇烈滾動了一下,后面的話堵在喉嚨里,化作一聲野獸般的低吼,一拳狠狠砸在地圖上!“弟兄們餓得拿不穩(wěn)刀了!再這樣下去,不用叛軍打進來,我們自己就先啃光了城墻磚!”堂中諸將沉默著,臉上都帶著風(fēng)霜和絕望的刻痕。有人低頭看著自己開裂的手掌,有人望著炭盆里跳躍的火苗出神。坐在主位的郭子儀,身形依舊挺拔如松,但眉宇間是掩飾不住的疲憊和憂色。他身上的明光鎧擦得锃亮,卻難掩甲葉縫隙里滲入的污垢和血漬。鬢角的白霜似乎比前幾日又多了幾分。他沒有立刻回應(yīng)李光弼的咆哮,沉靜的目光緩緩掃過堂中每一位將領(lǐng)的臉,最后落在地圖旁一個相對年輕的身影上。那人穿著洗得發(fā)白的青色文士袍,外面罩著一件不合身的舊皮襖,身形略顯單薄,面容清俊,正是郭子儀新近招入幕府的年輕謀士,白辰。他安靜地坐在角落,并不引人注目,面前攤開著一卷書冊,手中卻無意識地捻著一枚沾著暗褐色污漬的銅錢。炭盆的火光映著他蒼白的側(cè)臉和沉靜的眼眸,那眼神深處,仿佛有千鈞重擔(dān)和冰冷的火焰在無聲燃燒。當郭子儀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時,他捻動銅錢的手指微微一頓,抬起眼,迎向主帥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專注。“白先生,”郭子儀的聲音低沉而平穩(wěn),帶著一種定人心魄的力量,“依你看,史思明圍而不攻,其意僅在斷糧困我?”白辰放下銅錢,指尖在地圖上常山郡的位置輕輕一點,又緩緩劃向叛軍連綿的營盤:“回大帥,史思明老謀深算。圍困斷糧,耗我士氣,只是其一。”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沉穩(wěn),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瞬間吸引了所有將領(lǐng)的注意。“其二是以逸待勞。我軍人困馬乏,糧秣斷絕,如強弩之末。他只需坐等我軍士氣徹底崩潰,或冒險突圍,屆時以精騎掩殺,事半功倍。”他指尖移向地圖上代表叛軍后方的區(qū)域,輕輕敲擊,“其三,也是關(guān)鍵——他是在等。”“等什么?”李光弼忍不住追問,語氣急躁。“等安祿山從洛陽、長安劫掠的糧草軍械,源源不斷運抵前線,徹底夯實他的根基。更在等……”白辰的目光陡然變得銳利如刀,掃過堂中諸將,“等我們內(nèi)部生變,等朝廷……徹底放棄河北!”最后幾個字,如同冰錐刺入每個人的心窩!堂內(nèi)溫度驟降!放棄河北?朝廷真的會嗎?潼關(guān)破了,長安丟了,天子都跑去了洛陽!陜州那邊易子而食的慘狀……消息雖然被嚴密封鎖,但軍中已有絕望的流言在悄悄蔓延。一股冰冷的寒意從將領(lǐng)們的腳底升起。“放他娘的屁!”李光弼須發(fā)戟張,怒目圓睜,“老子們在這里浴血死戰(zhàn),朝廷敢放棄?!”“光弼!”郭子儀沉聲喝止,眼神凝重。他看向白辰,并未斥責(zé)其危言聳聽,反而問道:“先生所言‘等’,是破局的關(guān)鍵?”“是。”白辰點頭,蒼白的臉上毫無懼色,“史思明在等,等他的后方安穩(wěn),等他的糧道暢通,等我們徹底絕望。那我們,就不能讓他等下去!”他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猛地戳向叛軍營盤后方一個不起眼的標記點——滏陽陘(fǔ yáng xíng)!那是一條穿越太行山脈的險峻古道!“史思明圍城主力盡在常山,后方糧道雖設(shè)卡,但守衛(wèi)必然相對空虛!且其倚仗滏陽陘天險,以為萬無一失。大帥,”白辰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末將斗膽!請命率一支死士,輕裝簡從,翻越太行絕壁,奇襲滏陽陘!燒其糧草!斷其歸路!打碎他的‘等’字!”“奇襲滏陽陘?”李光弼倒吸一口涼氣,“白先生!那地方鳥都飛不過去!懸崖萬丈!冰封雪蓋!你這是送死!”“死士?”郭子儀的目光如電,緊緊鎖住白辰,“先生可知,此去十死無生?”白辰挺直了單薄的身軀,清俊的臉上毫無懼色,只有一片冰封般的平靜:“末將知道。然,常山城破,玉石俱焚,亦是十死無生!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搏一線生機!燒了滏陽陘的糧草,史思明大軍必亂!屆時大帥揮軍掩殺,內(nèi)外夾擊,常山之圍可解!河北……或可保住一線希望!”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堂中那些疲憊卻依舊渴望生機的面孔,聲音低沉下去,卻帶著千鈞之力,“末將一命,若能換得常山數(shù)萬軍民一線生機,換得河北戰(zhàn)局一絲轉(zhuǎn)圜,死……亦無憾!”擲地有聲!堂內(nèi)一片死寂。只有炭火噼啪作響。將領(lǐng)們看著這個身形單薄、面容蒼白的年輕文士,看著他眼中那團沉寂卻足以焚盡一切的火焰,心頭如同被重錘擊中!那份平靜下的決絕,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吶喊更令人震撼!郭子儀霍然起身!高大的身影在火光中投下堅定的陰影。他走到白辰面前,目光深沉如海,仿佛要將這年輕人的靈魂看穿。片刻,他伸出布滿老繭和傷痕的大手,重重拍在白辰的肩膀上!“好!好一個‘搏一線生機’!”郭子儀的聲音如同金鐵交鳴,在壓抑的大堂中轟然回蕩,帶著一種斬斷一切猶疑的決斷,“本帥準了!李光弼!”“末將在!”李光弼精神一振,踏前一步。“立刻挑選軍中身手最好、意志最堅、熟悉山地的勇士!不要多,三百足矣!備足攀援繩索、火油、引火之物!所有戰(zhàn)馬,集中喂養(yǎng)!明日丑時,由白先生統(tǒng)領(lǐng),自西門秘道潛出!”郭子儀的目光掃過地圖上那條險峻的古道,又落回白辰臉上,沉聲道:“白辰!本帥將常山存亡,河北希望,托付于你!活著回來!本帥在城頭,等你捷報!”“末將……領(lǐng)命!”白辰單膝跪地,聲音沉穩(wěn),清瘦的脊背挺得筆直,如同即將刺向黑暗的孤絕利劍。風(fēng)雪更急,嗚咽著穿過常山郡殘破的箭樓,仿佛在為這支即將踏上不歸路的死士送行。郭子儀的目光越過跪地的白辰,望向大堂之外黑沉沉的夜空,望向洛陽的方向,那雙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虎目中,燃燒著不滅的火焰,也沉淀著難以言說的沉重。陜州易子而食的慘訊,如同跗骨之蛆,啃噬著他的心。洛陽的宮廷里,那碎裂的琉璃盞和流淌的鮮血,是否也曾短暫地映照出這人間地獄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