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準備
- 每日情報,長生仙族從農(nóng)戶開始
- 不吃海膽
- 2646字
- 2025-07-25 09:38:23
推開自家院門,王素梅正帶著兩個孩子在院里曬艾草。
看到丈夫回來,手里還拿著個陌生的紫砂罐,她迎上來:“當家的,回來了?事……辦成了?”
她看到丈夫臉上帶著笑意,心中也松快不少。
“嗯,成了。”
陳縱將紫砂罐遞給她:“喏,換回來的,張秀才給的龍井,可惜受了點潮,你拿去曬曬,煮茶葉蛋或者熏屋子都好。”
王素梅接過罐子,打開聞了聞,果然有股淡淡的潮味,但茶香底蘊猶存。
“這么好的茶受潮了,張先生肯定心疼壞了,你拿咱的新茶換了,他沒說什么?”
“張先生人很好,很承情。”
陳縱笑著,目光落在正蹲在艾草堆旁,用小樹枝撥弄著葉片的小兒子陳長安身上,眼神里充滿了期待。
“而且,張先生答應,過兩天讓長安去他那里坐坐,聽聽書,認認字。”
“真的?!”
王素梅驚喜地睜大了眼睛,引得旁邊認真攤開艾草的陳長平也抬起頭看過來:“張先生肯來教咱們長安了?”
在她看來,能跟著秀才公沾點文氣,那就是天大的福分。
“嗯!兩天后,我就帶長安過去拜師。”
陳縱肯定地點點頭,走到小兒子身邊,蹲下身,輕輕拍了拍那還帶著奶膘的小肩膀。
陳長安茫然地抬起頭,手里的小樹枝還戳著半片艾葉:“阿爹?”
“長安,”陳縱的聲音放得更柔和了些,“過兩天,爹送你去張老先生那兒玩,好不好?張老先生會講好聽的故事,還會教你寫字、畫畫。”
“張老爺爺?”陳長安眨巴著大眼睛,努力在記憶里搜尋那個住在村東頭,總板著臉的老爺爺形象。
王素梅也走了過來,臉上是藏不住的激動和欣喜,她蹲下身,摟住小兒子:
“哎喲,娘的乖長安要有出息啦!要去跟張爺爺學認字,以后就是小讀書郎了!”
她忍不住在兒子沾著灰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
陳長安被娘親摟著,又被爹描繪的“聽故事”、“畫畫”吸引。
小腦袋瓜一時有點處理不過來這么多信息,但感覺似乎是件好事,于是咧開嘴,露出缺了顆門牙的笑容:
“那……那我去聽故事!寫字!”
“好!好!娘的乖寶!”王素梅喜不自勝。
陳縱看著妻子懷里的小兒子,神情認真起來:
“長安,記住阿爹的話,去了張老爺爺那兒,要聽話,先生讓坐著就乖乖坐著,讓念書就大聲念,讓你寫字就好好寫。”
“不許像在田埂上追螞蚱那樣亂跑亂叫,知道嗎?這樣先生才會喜歡你,給你講更多好聽的故事。”
陳長安似懂非懂,但“聽話”、“不亂跑亂叫”這些要求他還是明白的,他用力點了點頭,小模樣倒是挺認真。
“嗯,長安聽話,不亂跑,聽故事。”
“這才是爹的好兒子!”
陳縱欣慰地揉了揉他的小腦袋。
王素梅也松了口氣,摟緊了兒子:“對,我們長安最乖了,去了好好學,回來娘給你煮雞蛋吃!”
“吃雞蛋!”
陳長安立刻被這個更實際的獎勵吸引,高興地拍起小巴掌。
看著妻子摟著小兒子,臉上洋溢著對未來憧憬的光彩,再看看旁邊沉穩(wěn)的大兒子,陳縱心中一片暖融。
前世為了所謂的前程卷生卷死,到頭來一場空。
如今在這小小的農(nóng)家院里,妻兒環(huán)繞,為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鋪路,這份踏實的幸福,比什么都珍貴。
“好了,”陳縱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草屑灰,“素梅,這兩天得給長安拾掇拾掇了,張老先生那兒,東西得備齊。”
“對對對!”
王素梅立刻被點醒,抱著小兒子也站了起來,臉上興奮未褪,又添了幾分鄭重。
“是該好好準備!長平,你看著弟弟點,別讓他把艾草弄亂了。”
她把陳長安輕輕推到哥哥身邊,陳長平立刻牽住弟弟的小手。
王素梅風風火火地轉(zhuǎn)身就進了里屋,那架勢,比當年自己出嫁前趕制嫁衣還要急切三分。
陳縱看著她的背影,笑著搖搖頭,也跟了進去。
昏暗的里屋,王素梅已經(jīng)打開了那個陪嫁過來的樟木箱子。
箱蓋掀起,一股混合著樟腦和舊布的氣息散開。她翻翻找找,動作輕柔。
“我記得……這塊靛藍布頭還在……”
她嘴里念叨著,抽出一塊約莫一尺見方的靛藍色細棉布,布料有些年頭了,但質(zhì)地依然結(jié)實柔軟。
“這塊布正好,給長安縫個書袋!秀才公的學生,總不能把筆墨紙硯揣懷里去。”
陳縱站在門口,看著妻子為了長安忙忙碌碌,心頭暖意更甚。
他沒有打擾,只是倚著門框,靜靜地看著。
王素梅抱著布匹出來,又想起了什么,眉頭微蹙:“就是這筆墨紙硯……咱家沒有現(xiàn)成的,當家的,明兒個……是不是得去趟縣里?”
“嗯,是得去一趟。”陳縱點頭,“先生說了,要一支筆、一方硯、幾張紙。”
“明早我先去把曬得差不多的艾草捆好裝車,然后帶長安一起去縣里置辦,正好,也讓他認認路,見見世面。”
“帶長安去?”王素梅有些猶豫,“縣里人多車多的,萬一跑丟了……”
“不怕,我牽著他。”陳縱語氣篤定,“讓他親眼看看讀書人用的東西,也好讓他心里有個念想,知道去張先生那兒是件正經(jīng)事。”
王素梅想了想,覺得丈夫說得在理:“那……也好,你可得把他看緊了!”
“放心。”陳縱應道。
王素梅這才安心,立刻開始忙活起來。
她坐在堂屋門口的小板凳上,借著天光,先拿出針線笸籮,找出最細的針和結(jié)實的棉線。
她拿起那塊靛藍布頭,仔細地比量著,然后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裁出兩塊大小合適的布片。
飛針走線間,一個方方正正、帶抽繩的簡易書袋就漸漸有了雛形。
她縫得極其認真,針腳細密均勻,偶爾抬頭看看院子里。
大兒子正帶著小兒子,學著大人的樣子,用小木棍把曬蔫的艾草翻動一下。
小兒子雖然動作笨拙,但也模仿得像模像樣,小臉上滿是新奇。
王素梅看著,嘴角不自覺地彎起,低頭繼續(xù)手中的活計。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灶房里飄出晚飯的香氣。
王素梅終于放下了針線,滿意地舉起手中的書袋和墊板套。
“長安,快過來看!”王素梅朝院子里喊道。
陳長安聞聲,立刻丟下小木棍,邁著小短腿跑了進來:“娘!”
王素梅把書袋和墊板套遞給他:“看,這是娘給你做的,以后去張爺爺那兒念書,就用這個裝你的筆和紙。”
陳長安好奇地接過那個靛藍的小布袋,小手摸了摸,又看看那個墊板套:“我的?”
他還不完全明白這些東西的用途,但知道是屬于自己的新東西。
“對,你的!”王素梅笑著,又叮囑道,“可要愛惜著用,不許亂丟亂畫,知道嗎?”
“嗯!”陳長安用力點頭,抱著他的書袋在堂屋里轉(zhuǎn)圈圈。
就連吃晚飯時,飯桌上的陳長安抱著他的新書袋,連吃飯都舍不得放下,時不時就要摸一摸。
夜色漸深,孩子們睡下后,王素梅借著油燈微弱的光,又把書袋和墊板套仔細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線頭松脫。
她小心地將它們放在陳長安的枕頭邊,這才吹熄了燈,依偎在丈夫身邊躺下。
黑暗中,她輕聲說:“當家的,你說……長安明天看到縣里的熱鬧,會不會嚇著?那毛筆……貴不貴?”
陳縱握了握她的手,掌心傳來的溫熱和力量讓她安心:“不怕,有我在,筆墨紙硯,挑合適的買,夠用就好,咱們一步步來,先把這開蒙的頭開好。”
“嗯……”
王素梅應著,心里默默盤算著明天要帶多少錢,想象著兒子背上書袋,拿著毛筆的小小讀書郎模樣,漸漸沉入了夢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