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買下
- 每日情報,長生仙族從農戶開始
- 不吃海膽
- 2036字
- 2025-08-18 09:09:14
“劉家仗著財力雄厚,背景深厚,多年來一直想壟斷威源縣的藥材行當。”
“我們仁和堂雖然店小利薄,但靠的是薄利多銷、藥材實在,在縣里也有不少街坊光顧。”
李管事拍著大腿,神情氣憤道。
“前陣子,我們進了一批頗好的常用藥材,本是開春治病要用的關鍵貨,可劉家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讓給我們的幾家大供貨商同時斷了供。”
“理由千奇百怪,不是山路塌了就是庫房被水淹了……呸!哪那么巧!”
李管事越說越激動。
“沒了源頭,庫存眼見著告罄,我們想高價從別處小商小販手里零散收購應急。”
“劉家又指使人到處散布謠言,說我們仁和堂的藥以次充好,還派人到店里故意鬧事!”
“官府那邊,哼哼,向來是向著有錢有勢的,這上不來藥,下又被污蔑,生意一日不如一日,伙計都快養不起了!”
“實在熬不下去了…只能…只能盤掉這祖傳的鋪子了…”
他說著,眼圈都有些發紅。
劉家打壓,斷供,誹謗…陳縱靜靜聽完,心中已經雪亮。
林清兒入仙門,林家試圖力壓李、劉成為第一家族。
但李家為官,根基不同,劉家卻是掌控著威源縣相當一部分的民生物資。
林家崛起,反應最激烈、出手最狠的就是劉家。
被逼著關門的恐怕不止“仁和堂”一家沒背景的。
“這劉胖子果真是笑面豺狼,這事定然也有官府參與,李家那位,也不是省油的燈。”
陳縱的目光再次掃過這間地段不錯、大小適中、基礎尚可的藥鋪。
他陳家在威源縣要想真正立足,除了仙眷的名頭帶來的虛位,還需要有一個真正的根基。
若是買下仁和堂,以此為起點呢?
陳縱心中念頭急轉,臉上卻不動聲色,看向愁苦的李管事:“李管事,你們這鋪子,盤價幾何?”
李管事一愣,隨即眼睛猛地亮了起來:“陳…陳老爺!您…您對這鋪子有意?”
“你且說個實價。”陳縱語氣平靜。
李管事心念電轉,若陳家這位仙眷接手,說不定真能頂住劉家的壓力?
至少也比落在劉家手里好!
“那就八十兩!”
他盤算出底線,一咬牙報出一個相當公道的價格,甚至比之前和別人談的價格還要低上少許。
以期能促成這筆交易,保住仁和堂的招牌。
陳縱聽完,沉吟片刻,點了點頭:“價格尚算合理,不過,我需盡快接手,契約也要盡快。”
“另外,你與你手下可靠的老伙計,若愿意留下繼續打理鋪子,工錢可照舊,甚至稍提一二也無不可,但需簽下三年死契,用心做事,你可考慮?”
不僅要店,還要人!
李管事激動起來,他原本擔心店鋪轉手,自己和多年的老伙計都要各尋生路。
現在陳縱不僅接下鋪子這個燙手山芋,還愿意用他們這些舊人,簡直是意外之喜。
“愿意!陳老爺!我們仁和堂的這幾個老伙計,都是實在人,熟悉門路也懂藥,只要您不嫌棄,我們都愿意跟著您干,死契都沒問題!”
李管事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我這就去拿地契賬本!您…您稍坐!”
看著李管事幾乎是跑著去后堂取東西的背影,陳縱緩緩走到仁和堂空空的柜臺后。
他拿起一塊干凈的抹布,輕輕擦拭臺面,若有所思。
不久,李管事捧著地契文書出來,眼中帶著希冀。
陳縱仔細查驗,確認無誤后,點點頭道:“明個尋個時間,我帶著銀子去官府,我們再把地契過戶了。”
雙方很快完成了簡單的交割文書。
“李管事,你這幾日先按老規矩,打掃整理,重新開張的藥材我會另行安排,穩定人心是第一要務。”陳縱吩咐道。
“是!東家!您放心!我李某定當盡心盡力!”
李管事連連應聲,對陳縱的稱呼也從變成了“東家”。
陳縱點點頭,沒有再多言,轉身走出仁和堂。
坐上等候的轎子,示意起轎。
轎子再次平穩前行,離威源縣城門越來越近。
路上聽了陳縱解釋,陳長平有些驚訝:“爹,您…您把仁和堂買下了?”
“嗯。”
陳縱應了一聲。
“醉仙樓里是虛的,這鋪子才是實的,劉家把人家往死里逼,我們就給仁和堂一條活路,也給我們自己尋條出路。”
“藥材是活命的根基,掌握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強,后面的事還多得很。”
“那我們種的藥,以后就送到這里了?”
陳長平眼睛亮了起來,他漸漸明白了父親的意圖。
“不止。”
陳縱透過晃動的轎簾,看著幾個豎耳傾聽的轎夫,滿不在乎地輕笑道:
“青石村的獵戶藥農,還有附近幾個村子熟悉的老采藥人那邊,明天一早你就親自跑一趟。”
“找到你王五叔、趙七爺他們幾個頭兒,告訴他們,以后他們采的藥,無論貴賤,只要品質過關,仁和堂照單全收!”
“至于價格......比以往他們賣給小販的,提高一成半!只要簽個簡單的契約,約定每月至少送多少量過來就行。”
提高一成半?
這意味著仁和堂的成本會高不少。
“爹,價格提這么高,我們剛接手鋪子,會不會……”陳長平有些擔憂。
“眼光放長遠些。”
“劉家靠的就是壟斷后壓收價,我們提價收,就是要告訴那些采藥人,跟著仁和堂干,比被劉家盤剝強。”
“仁和堂之前做不了的事不代表我們做不了,他劉家還敢來派人來鬧我們的事不成?”
“明白了,爹。”
轎子吱呀前行,車廂內暫時陷入了沉默。
陳縱靠在廂壁上,閉目養神。
買下鋪子只是第一步,散戶還不夠。
藥材種類繁多,靠山村主要產的是些普通草藥和山貨,一些更精細或本地不產的藥材,還需要另想辦法。
劉家這棵大樹,根深葉茂。
但他陳縱的依仗從來不少。
回到青石村新宅,天色已近黃昏。
王素梅抱著長寧,迎了出來,臉上帶著關切:“當家的,長平,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