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靈石引氣(修)
書名: 每日情報,長生仙族從農(nóng)戶開始作者名: 不吃海膽本章字數(shù): 2441字更新時間: 2025-08-18 22:54:56
“素梅,你把咱家的銀子都拿出來,有件事跟你說。”
陳縱將包裹放下,掬了捧涼水洗了把臉。
“哎!我就去拿。”
王素梅雖不知丈夫要銀子作何用,但見他神色鄭重,知道有要事,應了一聲便快步走進里屋。
不多時,見王素梅從里屋匆匆拿出了裝銀子的小匣。
陳縱這才開口把仁和堂的事情簡要說了一下。
“……鋪子盤下來了,八十兩,連同李管事和他手下幾個老伙計也一并留下,我明個就把銀子送去。”
“買…買下了?花了八十兩?”
王素梅聽得心中一跳,看著丈夫問道:“那…接下來怎么打算?”
“鋪子盤下來了,得盡快讓它重新開張。”
陳縱早在轎子上就想好了。
“明天一早,我就去找李管事,讓他們把鋪子里里外外拾掇利索,該添置的物件列個單子。”
“那…那我明兒個也去鋪子里看看?”
王素梅接口道,眼神里帶著躍躍欲試。
“幫著李管事他們拾掇拾掇?藥材歸置、清理庫房啥的,我也能幫些忙。”
陳縱點了點頭,眼中露出些許暖意:“好!你去幫把手也好,仁和堂重新開張,里外都得做好,讓街坊們一進門就覺著不一樣。”
“也告訴讓李管事他們,東家不會虧待用心做事的人,跟著咱們,只要踏實肯干,日子只會比從前好。”
“哎!行!”
......
滄浪宗,聽雨軒。
陳長安坐在木床上,解開小包袱,把那兩件細布衣裳小心地疊好。
恰在此時,院門被輕輕叩響。
陳長安連忙跑去開門。
一位笑容溫和的外門師姐站在門口,手里托著一個木盤。
上面放著一套折疊整齊的淡藍色云紋弟子服、一個瓷瓶和三塊散發(fā)著微弱瑩白光澤的石頭。
“陳長安師弟?”師姐聲音輕柔。
“是…是我!”陳長安連忙應道。
“我是外務殿的執(zhí)役弟子,來給你送弟子服飾和本月的月例。”
師姐將木盤遞給他。
“這是三塊下品靈石,務必收好,瓷瓶里是‘辟谷丹’,一粒可管三日不饑,明日去傳功殿前記得服用一粒。”
“謝謝師姐!”
“不必客氣。早些休息,明日辰時初刻,趙師兄會來帶你們?nèi)鞴Φ睿I取宗門的修煉功法。”
師姐笑了笑,轉身離去。
陳長安抱著這一堆“仙家之物”回到屋里,小心地將它們放在床上。
他先拿起那淡藍色的弟子服,入手絲滑冰涼,比他穿過的任何衣服都要好。
他好奇地比劃了一下,大小似乎正合適。
又拿起那瓶辟谷丹,拔開木塞聞了聞,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鉆入鼻中,很好聞,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三塊靈石上。
靈石只有嬰兒拳頭大小,棱角并不分明,表面光滑溫潤,內(nèi)里似乎有淡淡的霧氣在緩緩流動。
陳長安雖然懵懂,但也知道這是好東西,是“仙師”們修煉用的。
換上了嶄新的弟子服,陳長安站在屋里,頗有些不自在,總覺得這衣服太新太滑了。
他走到窗邊,看著窗外搖曳的翠竹,心中對明日充滿了好奇和一絲緊張。
翌日,辰時初刻。
陳長安早已穿戴整齊,懷揣身份玉牌和靈石小袋,在院子里等著了。
趙師兄準時出現(xiàn)在聽雨軒外。
同行的還有住在附近幾個小院的幾位新弟子,包括那位三靈根的王海,以及另一個四靈根的瘦高少年。
“走吧,去傳功殿。”
趙師兄領著幾個孩子,走過幾座小橋,一座比外務殿更加古樸厚重的殿宇出現(xiàn)在眼前。
殿門上方,“傳功殿”三個大字筆走龍蛇,氣勢迫人。
殿前廣場上,已經(jīng)稀稀拉拉站著十幾個和他們年紀相仿的孩子,都是昨日新入門的弟子。
張恒師兄依舊是那副爽朗模樣,見人都到齊了,拍拍手道:“好了,新來的師弟師妹們,都跟我進來吧。”
眾人跟著張恒步入傳功殿。
殿內(nèi)空間極大,地面鋪著光可鑒人的青色玉石,數(shù)十個蒲團整齊地擺放在大殿中央。
一股肅穆莊嚴的氣息撲面而來,讓嘰嘰喳喳的聲音都小了下去。
張恒走到最前方一個稍大的蒲團前坐下,示意眾人也都盤膝坐好。
“首先,歡迎諸位正式成為我滄浪仙宗外門弟子!”
張恒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nèi)回蕩。
“仙路漫長,作為引路人,今日便傳爾等本門修行法門《滄浪訣》!”
他神色一肅,聲音沉穩(wěn):“《滄浪訣》,乃我滄浪宗立派根基之一。”
“三宗功法中最為中正平和,尤擅蘊養(yǎng)水靈根,對木、土、金靈根亦有兼容之效,適合爾等初入仙門者打牢根基。”
“修行之道,首重引氣入體,吾輩修士,便是要以身為爐,以法為引,將天地靈氣納入己身。”
張恒開始詳細講解《滄浪訣》第一層的要義。
如何靜心凝神,如何感知靈氣,如何引導靈氣按照特定的路線在經(jīng)脈中運行第一個小周天。
“引氣入體,非一蹴而就之事,你們尚且年幼,首次引氣入體勿要吸納天地游離的雜氣。”
“爾等手中已有宗門賜下的下品靈石。”張恒指了指眾人懷中。
“靈石內(nèi)蘊精純靈氣,初次嘗試時,可手握靈石,靜心感應,嘗試汲取其中更溫和的靈氣。”
他花了近一個時辰,反復講解要點,解答了幾個弟子提出的簡單問題。
末了,他正色道:“功法要義已授予爾等,今后每日需勤修不輟,回去后好生體悟,若有疑難,可待每月初一、十五在傳功殿統(tǒng)一答疑時再來。”
“記住,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望爾等早日引氣成功,踏上仙途!”
“多謝師兄!”
“嗯,就此散去吧。”
回到“聽雨軒”貳百七拾壹號院。
陳長安盤膝坐在房間中央的蒲團上,手里緊緊握著那塊散發(fā)著微弱涼意的下品靈石,回想著張恒師兄的每一句話。
小臉上滿是認真,努力回想著那復雜的行氣路線。
他閉上眼睛,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像張師兄說的那樣“意守丹田”,嘗試著去“感應”手中靈石里的靈氣。
一開始,除了靈石本身的涼意,什么也感覺不到。
周圍靜悄悄的,只有窗外竹葉的沙沙聲和自己的呼吸聲。
陳長安并不氣餒,他努力放空思緒,默念著清心訣。
漸漸地,一種奇異的感覺出現(xiàn)了。
他感覺靈石里似乎真的有某種“東西”,被他意念所牽引,一絲絲、一縷縷地從掌心滲入。
他心中一喜,連忙收斂心神,不敢大意。
小心翼翼地引導著這絲微涼的“霧氣”,按照《滄浪訣》第一層所述,沿著體內(nèi)特定的路徑緩緩移動。
經(jīng)脈崎嶇狹窄,靈氣流過時帶來一種微弱的、難以形容的滯澀感和輕微的酸脹感。
但好在還算溫和,不至于難以承受。
時間一點點流逝。
陳長安的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小臉因為專注而微微發(fā)紅。
他感覺那絲靈氣在自己的引導下,艱難地走過了一段又一段經(jīng)脈。
這絲微弱的靈氣,在經(jīng)歷了一番艱難的跋涉后,緩緩沉入他小腹。
一股微弱的清涼氣息彌漫全身,讓他精神為之一振。
手中靈石的光芒似乎也黯淡了一絲。
“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