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璞玉
- 每日情報,長生仙族從農戶開始
- 不吃海膽
- 2088字
- 2025-08-01 21:00:21
“行了,你做飯去吧,我去接長安,時辰也差不多了......”
“爹!娘!我回來啦!”
陳長安清脆的聲音帶著雀躍,輕快地跑進了院子里,靛藍色的小書袋在他身后一甩一甩。
陳縱和王素梅同時抬頭,臉上都露出些許驚訝。
兩人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詫異。
陳縱正想開口問兒子怎么回來的,話還沒出口,目光卻越過長安小小的肩頭,赫然發現門口那個肅然的身影。
張秀才!
這位一向只在自家小院授業解惑的老先生,此刻竟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青色長衫,站在了陳家敞開的院門外。
他面色沉靜,眉頭微鎖,目光卻緊緊追著長安。
“張老先生?”
陳縱連忙放下手里的東西,臉上帶著一絲緊張和不解。
張秀才主動上門,這可是破天荒頭一遭!
難道是長安在學堂闖禍了?
王素梅下意識地想把兒子往身后藏。
“爹,娘,先生送我回來的。”
陳長安似乎完全沒感受到爹娘的緊張,反而有些興奮。
張秀才沒有理會長安的童言稚語,他緩步走進院子,步伐依舊帶著讀書人特有的端方。
他的目光掃過陳縱和王素梅,最后又落回懵懂無知的陳長安身上,那眼神復雜得難以形容,有驚嘆,有難以置信,更有一種發現璞玉般的灼熱。
“陳老弟,弟妹。”
張秀才的聲音依舊平緩,卻少了幾分往日的古板,多了一絲難以掩飾的鄭重。
“老夫今日前來,并非為責罰,實乃有一事,不吐不快,亦需與二位商議。”
陳縱心頭疑惑更甚,連忙拱手:“先生請講。”
王素梅也緊張地捏著衣角,把長安往自己身邊拉了拉。
張秀才深吸一口氣,目光再次落在陳長安那稚嫩卻已顯出幾分清秀的臉上,緩緩道:
“長安入我門下半月有余,其性雖跳脫,然老夫觀其學字、誦文,每每于課業之上……”
他頓了頓,似乎在尋找最準確的措辭。
“……每每于課業之上,顯露異乎常人之稟賦!”
“異稟?”
陳縱和王素梅都愣住了。
他們知道兒子聰明,在先生那里能坐住,認字也比別家孩子快些。
但這“異稟”二字從素來嚴謹,甚至有些苛刻的張秀才口中說出,分量就截然不同了。
“老夫教館多年,授徒無算,自詡有幾分識人之明,長安性子跳脫好動,初入蒙學,老夫只道他是可造之材。”
“然規束其心性,打熬其根基,還需些時日,豈料……豈料他天資稟賦,實乃老夫生平僅見之璞玉渾金!”
“璞玉?”
“不錯!”
張秀才的語氣斬釘截鐵,眼中那份灼熱幾乎要溢出來。
“尋常蒙童,初學握筆,手抖如篩糠,字跡如蟲爬,能坐一刻鐘不扭動者已屬難得,然長安……”
張秀才的聲調微微拔高:“其握筆不過三日,手腕便已沉穩有度,今日午后,老夫令其在沙盤上默寫昨日所學八字,他竟能分毫不差,且筆鋒間隱隱已透出一股專注凝練之意!”
“老夫觀其書寫時,心無旁騖,神光內斂,小小年紀,竟已初窺‘靜心凝神’之妙境!”
張秀才越說越激動,胡須都微微顫抖起來:“此等天資,非是尋常聰慧可及,此乃真正的讀書種子!”
“若得良師悉心雕琢,假以時日,科舉有望,絕非虛言!”
科舉有望?!
陳縱和王素梅送長安去開蒙,也只是盼著他能識文斷字,明事理,日后多條出路。
至于科舉什么的,兩人從未奢望過。
但現在......
王素梅的手都在抖,她低頭看著懷里仰著小臉,似乎對先生激動的話語還有些懵懂的兒子,眼眶瞬間就紅了。
陳縱亦是心潮澎湃,震驚之余,一股難喜悅從心底涌起。
“先生您是說長安他……真有此等天分?”
“千真萬確!”
張秀才重重點頭,目光如炬:“正因如此,老夫才貿然登門,若長安只是普通蒙童,老夫自當按部就班,循循善誘,然其天賦異稟,老夫不愿明珠蒙塵。”
他挺直了腰背,語氣前所未有的鄭重和懇切:“陳老弟,弟妹,老夫欲收長安為弟子,非為那虛名,只為盡其才!”
“自明日起,老夫愿每日額外抽出一個時辰,為長安授課,授以經義,導其文思,鍛其心志,定要將他這份天賜之資,雕琢成器。”
“弟子?!”
張秀才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學問好,也是出了名的規矩嚴,能得他如此看重,還要破例額外教導,簡直是天大的福分!
陳縱深吸一口氣,壓下翻騰的心緒,對著張秀才深深一揖:“先生大德!此恩此情,陳縱一家銘感五內,只是……只是如此一來,先生太過辛勞……”
“雕琢美玉,何言辛勞!”
張秀才斷然道,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堅定和熱忱。
“長安之才,值得老夫傾囊相授!此事便如此定下,明日辰時,照常送長安至我處,老夫自有安排!”
他目光看向還在狀況外的陳長安,語氣放緩:“長安,你可愿……日后在先生那里多學些本事?”
陳長安眨巴著大眼睛,雖然不太明白“雕琢成器”是什么意思,但他聽懂了“多學本事”和明天還能去先生那里。
立刻點頭,小臉上滿是開心:“嗯!長安愿意,長安要學好多好多本事,比哥哥還多!”
張秀才看著陳長安純澈而充滿期待的眼睛,臉上的皺紋仿佛都舒展了許多,少見地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
“好!好孩子!”
他輕輕拍了拍長安的小肩膀,隨即挺直腰板,恢復了那份讀書人的端方,但眉宇間的熱忱尚未完全褪去。
“既如此,老夫便先行告辭,明日志學,莫要誤了時辰。”
“先生放心。”
陳縱連忙再次躬身,語氣鄭重。
張秀才顯然不習慣這種過于感性的場面,揮了揮手,示意他們不必再送。
但陳縱還是堅持送到了院門口,目送著張秀才的身影消失在村道的拐角。
王素梅看著小兒子,眼里的淚又涌了上來。
她一把將小兒子摟進懷里,聲音溫柔:“娘的乖長安……你爹說得對,咱們……咱們家可能真要出個讀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