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書院晨光,尺素傳情
- 麟出無名:藏龍臥虎少年行
- 贏瑞麒
- 2434字
- 2025-07-15 18:24:21
晨曦透過明德書院的窗欞,像被巧手裁碎的金箔,一片一片灑在青石板鋪就的院子里。檐角銅鈴被風拂動,發出清越的叮當聲,與教室里傳來的“之乎者也”交織在一起,織成一張溫軟的晨光網。
歐陽麟握著掃帚的手輕輕一頓,看著光影里浮動的塵埃,忽然想起村里的清晨——老槐樹的影子投在曬谷場上,儒家老者的晨讀聲能穿透三條巷子,佛家老者的木魚聲混著灶間的柴火噼啪,比這書院的晨光更有煙火氣。
他慢悠悠地清掃著地上的落葉,帚尖劃過石板的聲音沙沙輕響,看似隨意的動作里,藏著道家老者教的“流云步”訣竅。
腳尖碾過一片半枯的梧桐葉時,暗中蓄力的力道恰好讓葉片翻轉著落入竹筐,既不揚起塵灰,又沒發出半點多余聲響。
這是他昨晚在屋頂復盤時悟出來的——江湖險惡,連掃地都能練身法學心勁,村長說的“處處皆修行”,原來不是戲言。
“歐陽,發什么呆呢?”李慕然端著一摞書從教室里出來,青布長衫的下擺掃過門檻,帶起一陣淡淡的墨香。他鼻梁上架著的舊木鏡反射著晨光,鏡片邊緣的裂紋像極了村口老井的紋路。
歐陽麟直起身,將掃帚靠在廊柱上,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袖口——那里還沾著昨晚密林里的草汁,洗了三遍都沒褪盡。“沒什么,在想昨天那幾道題。”
他隨口應著,目光落在李慕然懷里的書上,最上面那本《左傳》的封皮缺了個角,是上周被調皮學生撕壞的,此刻被細心地用漿糊粘好,還貼了?銀杏葉??當補丁。
“是周先生講的‘曹劌論戰’吧?”李慕然笑起來,眼角的細紋里盛著晨光,“你那番‘戰在氣,不在力’的見解,連周先生都夸有見地。”他忽然壓低聲音,湊近了些,木鏡后的眼睛閃過一絲憂色,“說真的,今早影衛司的人來搜查時,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他們拿著畫像問有沒有見過‘穿淺藍裙的少女’,那畫像畫得真糙,倒像是憑記憶描的——你說,他們是不是沒看清落雁姑娘的樣子?”
歐陽麟心里一動。影衛司連沈落雁的樣貌都沒記清?是昨晚的混亂讓他們失了準頭,還是故意放的煙幕彈?他想起刀疤臉那只獨眼,難不成是另一只眼也不濟事?“或許是天黑看不清吧。”
他含糊應著,手里的掃帚又動了起來,帚尖輕巧地勾住一片卡在石縫里的楓葉,手腕翻轉間,葉片已穩穩落進筐中——這是村長教的“藏鋒式”變招,原是劍招,被他化用到了掃地里。
“但愿如此。”李慕然嘆了口氣,抱著書往書房走,“這些人真是無孔不入,連周先生的《道德經》注本都要翻兩頁,說是‘怕藏了細作的暗號’。還好周先生脾氣好,換了張老夫子,怕是要跟他們辯上三天三夜。”
歐陽麟望著他的背影,眉頭微蹙。影衛司連書院的典籍都要搜查,看來是真急了。他們要找的究竟是沈落雁,還是沈落雁從黑風寨拿走的那半塊“風”字佩?又或者,是沖著自己來的?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心還留著昨晚握劍時磨出的薄繭,那道被透骨釘劃破的口子已經結痂,淡粉色的疤痕像條小蛇,提醒著他昨夜的刀光劍影。
掃帚尖忽然碰到一個硬物,他彎腰拾起,是枚磨得光滑的青石子。指腹摩挲著石子邊緣時,眼角的余光瞥見書院門口閃過一道灰影。
他裝作整理竹筐的樣子,用眼角的余光仔細看去——是沈府的管家老福,穿著件半舊的青布短褂,頭上的小帽歪著,手里提著個空食盒,正踮腳往院子里張望。
老福的視線掃過廊下的柱子,掠過正在澆花的雜役,最后落在歐陽麟身上時,像被燙到似的猛地一縮。他那只總是搭在腰間的手,此刻緊緊攥著食盒提手,指節泛白,喉結還飛快地滾動了一下,像是在咽唾沫。
更讓歐陽麟在意的是,老福右耳后露出的一點暗紅——那是昨晚在黑風寨外圍,影衛司的人袖口繡的暗記顏色,只是老福的顏色更淺,像是洗過多次。
“他怎么會有影衛司的痕跡?”歐陽麟的心沉了沉。老福在沈府待了三十年,是沈萬堂最信任的人,沈落雁小時候還總纏著他講故事。這樣一個老人,會是影衛司的眼線?還是說,他昨晚也去了黑風寨?
老福顯然沒察覺到自己被識破,見院子里沒什么異常,又飛快地瞥了眼歐陽麟,轉身就往巷口走。他的腳步看著蹣跚,可轉身時的側影卻透著股不尋常的利落,腳跟落地時幾乎沒聲響——這是練過粗淺輕功的樣子,尋常管家絕不可能有這般身手。
歐陽麟握著青石子的手微微收緊。他忽然想起沈落雁說過,老福是她娘從娘家帶來的遠親,當年跟著她娘陪嫁進了沈府。若老福真是影衛司的人,那沈落雁的娘,會不會也和影衛司有著更深的牽扯?
“歐陽,愣著做什么?”雜役頭老張扛著扁擔從廚房出來,見他站著不動,打趣道,“難不成被晨光晃了眼?再不動彈,周先生的書房該積灰了。”
歐陽麟回過神,笑了笑:“這就來。”他將青石子塞進袖袋,那是他打算回信時壓信紙用的——村里的信紙總是被風掀得亂飛,得用石子壓住才好。
他推著竹筐往書房走,路過李慕然剛才站過?地方時??,瞥見石階上有片掉落的書頁,是《春秋》里“曹劌論戰”的那一頁。他彎腰拾起,指尖拂過“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那句,忽然想起沈落雁昨晚趴在他背上時,發間沾著的那片銀杏葉——那葉子邊緣有個小小的缺口,和他此刻捏著的書頁缺口,竟有幾分相似。
看來得找個機會去沈府一趟。不是為了問老福的事,而是想看看沈落雁是否真的安全。他可以托詞給沈府私塾送新到的《論語》注本,這樣既自然,又能趁機觀察沈府的動靜。
走到書房門口時,晨光已爬滿了朱漆門框。歐陽麟望著廊外那棵老松,松針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像極了娘親鬢邊常插的那支木簪上的紋路。
他忽然很想寫封信回家,告訴娘親這里的晨光很好,書很多,還有個像阿妹一樣會送點心的姑娘;告訴她自己知道了“境界”這回事,知道了她和村里的老爺爺們原來都是深藏不露的高人;告訴她不用惦記,他會好好練功,好好吃飯,等將來歷練夠了,就帶著青陽城的桂花糕回去,給她和村里的老人們嘗嘗。
他從懷里摸出沈落雁給的那個蘭花香囊,輕輕按在胸口,那里緊貼著刻“麟”字的玉佩。香囊的藥香混著玉佩的涼意,像一股穩妥的力量,讓他在這陌生的書院晨光里,忽然生出了幾分踏實。
掃完最后一片落葉,歐陽麟將掃帚靠在廊柱上,轉身往雜役房走。他得趕緊找出那張藏在枕下的糙紙,還有那截磨得只剩半寸的炭筆——再晚些,怕是就沒時間寫這封帶著晨光和藥香的家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