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然養生是十二時辰養生的最高原則

天人合一的自然養生原則

天人合一是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也是十二時辰養生的依據。中醫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體的構成、經脈的循行都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

自然界的時間節律

整個宇宙都在一刻不停地按照相應的時間規律運行。

五運六氣節律

中醫的運氣學說認為,自然界的氣候每60年就會出現一個大的周期性變化。換言之,每隔60年,可能會出現相似的病癥。

年節律

一年之中寒來暑往,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循環往復,形成了固定的節律。《黃帝內經·靈樞》中寫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

月節律

月有陰晴圓缺,農歷的月初、月中、月末或者說月亮的圓缺會對地球上的生物產生影響。

日節律

每天日出日落,氣溫不停地升降變化,如果把一天看作一年,則早上為春天,中午為夏天,傍晚為秋天,半夜為冬天。《黃帝內經·靈樞》中說:“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

人體生理上的時間節律

中醫整體觀認為,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年、季、月、日、時的周期變化,影響著人們的生理、病理的周期變化。顯而易見,養生就要順應自然的時間規律。

“七八”節律

《黃帝內經》記載:“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八八,則齒發去。”這里的“七七”“八八”其實是人一生之中生命軌跡的階段性過程,是生命中大的時間節律——所以中醫有“少年治腎,中年治肝,老年治脾”之說。

月節律

月亮的圓缺對人類的健康、情緒及生理有著重要影響。比如女性的正常月經周期約為28天,十月懷胎,其實是280天,是按照一月28天來計算的。

七日周期節律

生命過程存在7天重復的周期性。東漢的醫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出了“六經傳變”理論,并指出外感病多有七日自愈的規律。注意觀察的人可能會發現,無論用藥與否,我們的感冒往往需要7天或14天才能康復。手術后拆線的最佳時間是術后第7天;器官移植中的排異現象,常發生在手術后的第7、14、21或28天。

日節律

十二時辰節律,即日節律,就是指人體一晝夜中陰陽消長、盛衰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是氣血在十二經脈與臟腑中的運行。十二時辰養生即根據這一規律進行的。

人與自然在空間方面的相似性

自然界是一個大天地、大宇宙,人體則是一個小天地、小宇宙。人與自然之間除時間節律的相似性外,還存在空間方面的相似性。《黃帝內經·靈樞·邪客》說:“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腘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這充分印證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一觀點,也說明了人與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

在人體結構的命名方面,也多用自然天體來命名,比如穴位的命名,人體正經的腧穴有365個(應一年365日之數),各有一定的部位和名稱。《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氣穴所發,各有處名。”腧穴的命名也反映一定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規律。

人處于自然之中,受自然界的影響,又與自然相應。順應自然界的規律來養生,有助于防病治病,頤養天年,達到長壽的目的。

人在靜坐的時候就可以慢慢體悟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阴县| 长春市| 恩平市| 探索| 博湖县| 深圳市| 海安县| 大理市| 抚州市| 沙湾县| 吉水县| 视频| 武宁县| 德钦县| 彰化市| 寿光市| 汽车| 中方县| 济阳县| 盐津县| 高尔夫| 保靖县| 织金县| 阿巴嘎旗| 荔浦县| 南投县| 兴隆县| 鄂州市| 乐都县| 当雄县| 清流县| 金寨县| 元氏县| 富平县| 望城县| 泰安市| 大田县| 贺兰县| 循化| 新乡县|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