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就任偵查連連長,準備整點新玩意
- 從粉碎敦刻爾克開始
- 浙東匹夫
- 3475字
- 2025-07-21 09:23:47
回到奧斯坦德前線、回到作戰部隊之后。
魯路修花了兩三天的時間,重新適應了前線生活,
也參加了些一線防御作戰,略微立了點“掩人耳目”用的戰功——所謂“掩人耳目”,就是指這些功勞原本并不足以支持他從中尉升到上尉。但既然上面的人都知道他其實另有功勞,這只是走個過場的,那也就無所謂了。
這兩三天的時間里,也著實發生了不少事情。
比如,就在魯路修回到的當晚,他就得知,更前線的尼奧波特鎮,已經再次失守了——
尼奧波特小鎮,在10月30日晚上的時候,因為布軍海峽艦隊的火力準備猛轟,一度被法軍攻陷。但到了后半夜,也就是31日凌晨,希佩爾的艦隊滅了那四艘前無畏艦,又留下兩艘沙恩級裝巡炮擊法軍,讓德軍重新奪回了這片廢墟。
但到了魯路修回奧斯坦德的前夜,剛剛追擊希佩爾并將其封死在安特衛普峽灣里的戴維貝蒂,又受布國海軍大臣沃頓的臨時指令,讓他帶著六艘還算完好的高速戰巡,回程時捎帶著再執行一夜炮擊任務。
布國人這口氣都憋得那么狠了,狠到不惜浪費新銳戰巡的炮管壽命來執行對岸炮擊任務,那德軍也該給對方一定的尊重。
所以最后李斯特團長果斷分乘小船撤退了,只又留下法軍三千條人命,就讓敵人順利占回那座小鎮。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算不得丟人。因為尼奧波特鎮被布軍前無畏、德軍裝巡、布軍戰巡反復犁地轟了三輪,已經徹底連廢墟都炸平了。
一座區區幾公里縱深的小鎮,被三支戰列艦隊反復犁地炮轟,這是何德何能。鎮子里早就沒有平民沒有活人了。
小鎮失守之后,從小鎮通往奧斯坦德的那十幾公里無險可守的濱海公路,也在一個白天的時間內就丟掉了。同樣是因為貝蒂的戰巡賴著不走,看到有人抵抗,就大白天地抵近直射補刀,根本沒法守。
當魯路修歸隊、并投入防守戰斗時,奧斯坦德已經成為了最前線。他在這里跟著部隊死守了兩天,稍微走過場立了點功勞后,上面就走完流程給他晉升為了上尉。
……
11月3日,上午。
奧斯坦德城內的第12師師部。
師長卡爾少將親自主持了給魯路修晉升和授勛的儀式。
“……鑒于魯路修中尉在尼奧波特和奧斯坦德戰役中的卓越表現……現提報集團軍司令部,晉升魯路修.亨特為上尉,并授一級鐵十字勛章。”
旁邊一群軍官鼓掌,魯路修立正敬禮,卡爾少將親手給他掛上勛章,并給他的肩章加了一顆星。
(注:第二帝國時期的軍服,衣領上是沒有軍銜標識的,衣領上貼的不同顏色布片只是為了區別兵種,所以主要靠肩章來辨別軍銜。這個看老照片就知道,當時衣服的款式還比較接近19世紀老式衣服,也沒有適合貼軍銜標識的小翻領。)
授勛完畢后,卡爾少將又調整了魯路修的職務,讓他先擔任師屬偵察連的連長。其后一番繁文縟節和職務交接,自不必贅述。
處理完之后,卡爾少將打發走了其他軍官,單獨留下魯路修一人談話:
“上面正在籌措伊普爾戰役,不過不會馬上進入總攻,還需要準備一段時間。眼下集團軍給我們師的任務,是再堅守住奧斯坦德幾天,哪怕敵人仍然派出戰巡或者前無畏艦炮擊,也要堅持頂住。
等后方的布蘭肯貝爾赫港做好充分準備,這座小城就也可以暫時棄守。棄守之后,我們師就會拉下去休整一段時間,更新裝備、總結戰術經驗,等將來要強攻伊普爾突出部的時候,再調回一線。
師屬偵查連原先的連長、安德里上尉之前在尼奧波特被炮擊重傷,也才過了七八天,遠遠沒有傷愈。你原先在集團軍直屬通訊營做架線排長,下放到師里,沒有合適安置你的作戰部隊。
你這樣的人才放到團里當個普通步兵連長也屈才了,我就把師屬偵查連暫時交給你。師直屬連本來就是加強連,而且偵查連也需要一些通訊方面的人才,你調過去相對對口一點。
你跟那些人一起作戰過,也容易服眾,只要注意安撫好原本的骨干軍官就行——有些人在安德里上尉負傷后,就想著火線晉升接他的班呢。你調過去了,難免有個別人會失望。”
魯路修連忙表態:“這一點您盡管放心,我會處理好內部、確保服眾的。不過,我還是想冒昧問一下:上面要求我們再守住奧斯坦德幾天,然后再撤退,這是有什么考慮么?如果純粹地拖時間,似乎意義不大,反而容易在敵人的艦炮轟炸下徒增傷亡。”
卡爾少將:“當然不是純粹為了拖時間——如果換個連長問,我是不會回答的,但你也不算外人,也沒必要瞞著。
集團軍司令部已經謀劃過了,奧斯坦德這地方,要頂著敵人戰列艦不惜代價的狂轟守住,是做不到的,這里的岸防要塞堅固程度不足,之前的岸防炮最大口徑也只有210毫米,威脅不到敵人的戰列艦或是戰巡。
但是再往后撤15公里,撤到我軍已經固守了多日的布蘭肯貝爾赫,就能確保堅定守住了。因為那里的城市比這兒更大,岸防要塞也更堅固。
加上我軍占領布蘭肯貝爾赫比占領奧斯坦德早了足足十天,當地和后方之間的鐵路也已經修復了,帝國已經把安特衛普要塞的幾門大口徑岸防炮,以及后方運來的超級重炮,拉往布蘭肯貝爾赫。
所以只要我們在這兒再稍微拖幾天,就可以拖到布蘭肯貝爾赫那邊的305岸防炮安裝調試好。到時候全軍撤往那里,敵人的戰列艦也就沒法追擊了。”
魯路修點了點頭,這個道理確實是對的。
如果只是單純出于對敵人戰列艦炮擊的恐懼,就無原則地一退再退,那就沒有盡頭了,退到哪里才算結束?總不能敵人戰列艦能轟到的港口城市,就全部放棄吧?
但只是爭取拖時間、放棄一個小港口,后續第二個港口就能裝好足以威脅戰列艦的岸防炮,讓敵人的攻勢到此為止,那么戰術上的放棄也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考慮到奧斯坦德是之前比利金陸軍全軍覆沒的地方,哪怕這地方對于德軍來說意義已經不大了,因為餃子餡早就吃光消化光了。
但對于布列顛尼亞來說,這個地方是非不惜代價奪回不可的,因為他們已經為這個目標損失了四艘前無畏艦和一堆輔助艦艇了,再拿不下奧斯坦德,皇家海軍的面子就徹底沒了。
光指望之前“重創希佩爾四艘戰巡”的宣傳,是不足以支撐其“贏學”宣傳的,
因為布國國內也會有人說“戰報可以騙人,但戰線不會騙人”。必須在戰線層面拿到決定性的變化,證明“布軍重新把旗幟插到了奧斯坦德城頭”,布國的戰爭宣傳部門才能壓住國內的洶洶聲浪。
基于奧斯坦德城對雙方后續的意義差別巨大,一方很想要一方沒那么想要。對德軍而言最好的選擇就是給敵人充分放血后再放棄,好好積蓄力量。
“原來是這樣,那我理解了,我會帶領師屬偵察連全力以赴的!”魯路修領受了任務,回到自己的新部隊。
憑借奧斯坦德城的防御力,撐住三到五天還是沒問題的。
(注:上圖為預期奧斯坦德被放棄后,雙方在北海沿岸的控制區變化圖)
……
幾分鐘后,魯路修就回到了師屬偵查連的連部,也見到了自己的新下屬們。
說是新下屬,其實不少都是老熟人,只不過之前人家的軍銜比他還高。
誰讓魯路修僅僅用了10天時間,就從下士升到上尉,堪稱火箭躥升,以至于原先的領導一個個都變成了自己的下屬。
這些下屬軍官中,最容易不服的,就是之前已經接替受了重傷的安德里上尉、代理了一周連長職責的原副連長、巴拉克中尉了。
巴拉克中尉都一度以為自己會直接火線晉升上尉、當上偵查連的正牌連長。
他也覺得偵查連的弟兄們,在尼奧波特守城戰中確實一直浴血奮戰,不管有沒有功勞,但肯定是有苦勞的,挑一部分表現好的軍官晉升也是應該的。
但最終,他倒是等來了中尉升上尉的軍銜晉升,但職務居然沒動,還是讓他當副連長,反而把魯路修空降過來當連長了。
天下豈有這樣的道理!一個連居然配了兩個上尉、而且正副連長都是上尉!
好在魯路修來之前,已經有領導找他私下談過話,說“師屬偵查連本來就是加強連,別的連都只有240多人的編制,師屬偵查連滿編能有400人,配兩個上尉不過分”,巴拉克上尉才忍了。
巴拉克上尉都搞定了,其他級別更低、但之前比魯路修高的人,也就更無話可說了。
魯路修把手下軍官都聚起來、誠懇地談了談,進一步混熟臉。
副連長巴拉克是熟人了,另外還有五個排長,分別是中尉或少尉軍銜。
其中四個排長都是騎兵偵查連原本的軍官,魯路修不怎么熟,但他看到了自己原先在集團軍直屬通訊營時的老同事、施魏因斯泰格和克洛澤。
施魏因斯泰格也升了一級,現在是少尉,正式擔任第5排的排長。克洛澤則是軍士長,負責連部的警衛。
為了照顧魯路修、讓他能更快掌握部隊,上面也是煞費苦心,把他之前帶慣了的集團軍直屬通訊營的架線排,也火線合并到了第12師偵查連里。
因為火線補充人員很不容易,原本滿編四百人的加強騎兵連,實際上現在連二百人都不剩了。把通訊營架線排也編進去,也勉強夠二百人。
至于集團軍通訊營缺編的人,就從后方再招新兵培訓補足好了,最多略微調幾個基層軍官、士官過去當骨干。
至此,魯路修十天前剛穿越時見到的那些戰友,終于無一例外都成了他的手下(在后方養傷的安德里上尉除外)
……
PS:新書求評論,求追更,求收藏,求票。
換地圖過渡章節,需要交代一下形勢,以及主角的具體人事調動,別嫌水。
今天下午的第二更就會開始整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