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計劃籌建暴風突擊隊

奧斯坦德城最后幾天的守城戰過程,沒什么值得贅述的。

德軍本來就只是為了拖時間、讓更后方防御更堅固的布蘭肯貝爾赫、澤布呂赫等地能夠抓住時機安裝好280毫米甚至305毫米岸防炮臺,讓布列顛尼亞人的戰列艦再也不能對岸發威。

魯路修指揮的偵查騎兵連,也不適合在守城戰中填線硬扛,所以更多只是執行一些火力觀察的任務,比如為后方炮兵指引目標。

而那些真正填線抗傷害的苦差事,還是第6集12師的各個步兵團在前面扛。

1914年的德軍當中,讓偵查騎兵連負責火力觀測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主要是這個時代的炮火觀察本來就很落后、粗放。

只有在陣地攻堅戰中,才有時間慢慢進行持續的火力觀察、前面幾輪大炮沒打準,觀察哨好好觀測、拍照后,就把消息快馬傳回后方,讓后方炮兵調整炮擊策略。

整個過程,可能需要好幾個小時。連無線電也很少用,師屬偵查連整個連隊也就一臺小功率無線電,必須用來傳遞非常重要的情報,不會用來傳遞“前一輪炮擊打遠了還是打近了”這種小事。

而且這已經算是這個時代通訊現代化做得最好的軍隊了。如果換作東線露沙國的軍隊,別說師屬偵查連沒無線電了,就是各個團部旅部都沒有無線電,只有師部才有無線電,每個師一臺。

同理,這個時代的炮兵,如果遇到敵人新冒出來的遠程火炮陣地,要想辦法反制,同樣需要數個小時確定敵人的陣位、慢慢調整坐標,然后反制。

所以遠程炮兵開火后,原地三個小時不挪窩,都不會被反制。除非是大半天不挪窩,才可能會被反制炮擊。

換言之,后世二戰甚至更晚近才有的那些“快速校射、快速反制”,其實這個時代也有,只是速度慢得多。

現代戰爭15分鐘能反制的東西,二戰時可能要一兩個小時才能反制,而一戰初期可能要大半天。

不過現在有了魯路修的介入,他結合前世作為軍迷時學到的很多常識,加上如今深入一線作戰部隊的實戰磨合。他很快琢磨出了一些加快炮兵作戰各環節響應速度和節奏小辦法,短短幾天就收獲頗豐。

這一切,也要感謝上面機緣巧合給他擴編了人馬——其他各個師的直屬偵查連,往往都只配備一部無線電臺。就算想要靈活偵查、把前線多點探測到的情報實時回傳、指揮師屬炮兵團調整炮擊,也不可能做到。

但魯路修手頭卻有一個原騎兵連和一個原通訊排結合在一起,專業通訊部隊的電臺相對較多,懂通訊收發報的人才也多。

加上魯路修面子大,他還可以問第16團的李斯特上校借電臺。于是他的偵查連能給每一路炮兵觀察哨都配上電臺,響應速度自然快了好幾倍。

在奧斯坦德的守城過程中,魯路修指揮靈活,帶著偵查連為己方炮兵提供了更多實時觀測信息、稍稍提升了對敵軍炮兵陣地的反制速度。

偵查連全體也因此得到了上級好幾次表揚。而連隊里那幾個原先對魯路修還不太服氣的下屬,在親眼見識了長官的能力后,也不得不徹底心服口服。

畢竟師長和師屬炮兵團長都各自表揚了偵查連一次,偵查連上上下下的官兵都與有榮焉,被充分激發出了集體榮譽感。

二百多人的騎兵偵查連,已經被魯路修徹底掌控在手心。

魯路修自己,也結合后世的一些常識和眼前的實戰經驗,寫出了一些心得筆記,準備等這場戰斗打完就整理出來。

……

這天已經是11月6日。

距離之前的海戰已經過去了一周,算算日子,上面要求第12師堅守奧斯坦德的期限,也已經到了。

過了今晚,按說部隊就隨時可以撤退。當然如果戰況允許,想再堅持堅持、給敵人多放點血也行。

當天上午,一切都很順利,被魯路修調教了數日的偵查連各火力觀測組,也都運作良好,對友軍炮兵起到了非常大的輔助效果。

正午時分,敵人的又一波攻勢被擋了回去,陣前又橫七豎八多了幾百具黃褐色軍服的尸體——沒錯,如今陣前的敵人尸體,已經從藍軍衣紅褲子的法軍,變成了黃褐色軍服的布軍。

一周之前,敵人反攻尼奧波特鎮的時候,陸軍主攻力量還是法軍,現在強攻奧斯坦德卻換成了布軍。

這也是因為法軍之前在“奔向大海”戰役中,傷亡已經過于慘重,打不動了——地球歷史上,“奔向大海”戰役的整個過程中,法軍就死了20萬人。這個世界有魯路修的影響,尼奧波特地區比利金三個師全滅,法軍也額外被放血了好幾次。

所以整場戰役下來,據說法軍的戰死人數已經突破了23萬人,至少因為魯路修的操作多死了兩萬多人(含敦刻爾克和尼奧波特被德軍艦炮轟炸的損失)。

所以法軍在拼著最后一口氣拿下尼奧波特鎮后,再往前剛摸到奧斯坦德城的邊,就徹底強弩之末了。后續的進攻作戰任務,都移交給了布軍。

最近三四天里,跟魯路修所在部隊交戰的敵人,全都換成了布軍。

甚至作為布軍后方出擊基地的敦刻爾克港,雖然是法蘭克的領土,但其防務也都被移交給了布軍。由布國派出海軍地勤人員負責港口的運營,為前方作戰部隊轉運軍備物資。

隨著正午攻勢退去,雙方士兵都要吃飯休息,德軍這邊也趁機喘息一下。

魯路修的連部,設在城東南的一處高地上、一處臨時開挖的加固工事里,跟本師的炮兵團陣地放在一起。這也是為了他收到前線的無線電觀測情報后,及時通報給炮兵團、快速響應開炮。

魯路修看敵人暫時退去了,他便也讓值班軍官輪流吃飯,別耽誤事兒就好。

然而就在他離開地下工事,準備去打飯的時候,剛好有個熟人路過,就喊住了他:

“魯路修上尉!我那有額外弄到的補給,一起加餐唄?這幾天多虧了你的人,觀測效率那么高,我們營的反擊效果也提升了不少。”

魯路修扭頭一看,原來是師屬炮兵團加農炮營的營長、威廉.古斯塔夫.凱特爾少校。

這幾天下來,魯路修跟炮兵團的人也混熟了,包括團長杜勒斯上校,還有這位少校營長。

炮兵軍官們都很喜歡他,畢竟魯路修能提升他們的作戰效率,尤其是擔任反炮兵作戰任務的加農炮營——在德軍的師屬炮兵團中,榴彈炮營一般負責炮擊步兵目標。而加農炮射程遠、威力小,是專靠射程優勢反制敵人炮兵的。

所以全團就這位加農炮營長跟他關系最好。

魯路修也樂于跟凱特爾少校結交:“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說罷,凱爾特少校塞給他兩瓶香檳,還有幾塊用油紙包裹的煎牛排,都是用熟成牛肉做的。魯路修也不吃獨食,拎著酒肉就回到自己的掩體內,跟巴拉克、施魏因施泰格等心腹屬下一起吃。

凱特爾少校也看出魯路修前途不可限量,就跟著他一起用飯。

為了掩人耳目,少校給他的油紙包外面,還額外包了一層帶字的報紙。

幾人坐定之后,魯路修把油紙包取出塞給克洛澤,讓他幫大家把牛排切了。他自己隨便掃了眼外面的報紙,結果就看到了一條大新聞。

“怎么會是《泰晤士報》?這不是敵人的報紙么?哪來的?看日期都是五天前的了。”

凱特爾少校暴力起開一瓶香檳,用牙叼著木塞子嘟囔道:“聽說是師長讓人搞來的,給每個團都發了幾份鼓舞士氣呢,報紙上布國人的嘴臉,真是可笑啊。”

魯路修聞言,這才仔細去看,原來這份五天前在倫敦發行的報紙上,竟寫著當時布軍就已經攻克尼奧波特及奧斯坦德了,這是提前把還沒打下來的牛給吹出去了——奧斯坦德今天還在第12步兵師手上呢,理論上入夜后才允許撤退。

又是打時間差,提前把預期中的大捷吹了出去。

“真不要臉,而且居然還寫‘皇家海軍損失的不過是4艘本就退役要拆解的過時垃圾罷了’,他們還沉了那么多輔助艦艇、死了那么多人,怎么就不說了!”

魯路修仔細看了敵人的全部戰報,上面也包括了更早先那場海戰的戰報,上面真就只提損失了幾艘過時垃圾。

而師長在下發這些報紙嘲諷敵人嘴臉時、還讓師部的人用紅筆在旁邊標注了我方統計的戰果:

擊沉敵前無畏艦4艘、擊沉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11艘,擊傷敵戰巡2艘、輕巡1艘、驅逐艦3艘。

斃、俘敵軍水兵至少8500人,其中打撈俘虜1500余人,其他都是戰死或淹死的。

這個人數,顯然是經得起推敲的,因為都按照敵艦作戰的標準配置來算。戰列艦需要的人數眾多,哪怕是前無畏艦,最垃圾的“胡德號”,在僅執行對岸炮擊任務時,也要標配880人,其他三條沉沒的前無畏艦至少有每艘一千人。

輕巡平均下來需要三四百人,驅逐也要至少一百五到二百人。那么多戰沉,敵人當時又沒有控制沿海,只能游泳游回去,入冬了天氣還冷,說陣亡和被俘率相加超過八成都是輕松的,甚至有可能到九成。

一戰時遠海沉沒的戰列艦,除非是友軍控制了戰場能回來打撈,否則往往只有2%的平均生還率,其他都得死,要么被敵人撈走。

近海沉沒,但岸上的陸地不是己方控制的,那生還率也照樣很低,只有被俘率會高一點——當晚的1500被俘布軍水兵,大部分都是游泳或救生小艇上岸、然后被德軍陸軍俘虜了。

但是在《泰晤士報》上,輔助艦艇的損失,8500多人的戰死淹死和被俘,就完全沒提到,直接一筆帶過了。

不過這份報紙上倒也不光是吹牛,也透露了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魯路修看到上面寫道:“皇家海軍已經被激怒,重新啟用了一批之前封存的前無畏艦,而且比此前被擊沉的更大更先進火力更強,數量也更多。只要幾個月的時間,海峽艦隊就會比此前更加強大!”

報道后面,為了提振布國的人心士氣,還專門列了一個將二線軍艦快速改裝后投入戰斗的清單,

里面提到了一大堆上個世紀末96~98年建成的“威嚴級”前無畏艦,足足8艘!

說是要用這8艘來頂替之前被擊沉的4艘的作戰角色,德瑪尼亞人擊沉一艘皇家海軍就還他兩艘!越打越強!

包括“壯麗號”、“喬治王子號”、“勝利號”、“朱庇特號”、“漢尼拔號”、“馬爾斯號(火星號)”、“凱撒號”、“活力號”。該級總共也就造了9艘,所以說除了一直處在一線的該級首艦“威嚴號”以外,其他8艘之前二線狀態的船,現在都要動員到一線級別。

要在那么快的時間內形成戰斗力,估計所謂的“現代化改造”也就是重新除個銹刷個漆罷了,別的不可能改。而人員配齊所需的缺口,估計至少要從目前的主力艦隊抽調近萬人的水兵過來、再兩邊都募集一批新兵或預備役水手、以老帶新。

但可以預料,那些被抽了精銳老兵的作戰單位,以及新組建的部隊,至少一年半載之內戰斗素質都不咋滴。海軍是非常專業的兵種,沒有長期操練磨合,怎么可能發揮出戰斗力?

魯路修都不得不佩服他們的臉皮:

“他們敢這么寫報道,看得出來拿下奧斯坦德的決心有多大了,牛都吹完了,最后要是做不到,起碼得引咎辭職一兩個大臣!

而且為了找回面子威懾我們,都不惜在報紙上主動披露了那么多軍情、讓我們更了解他們的虛實了!

不過咱倒是確實沒必要拿全師將士的性命跟他們的面子死磕,主要是本城的岸防炮都差不多損失完了吧?”

凱特爾少校給他倒滿了一鐵皮飯盒的香檳:“確實,昨晚210毫米岸防炮就被敵人的戰艦拔除完了。僅剩的幾門150毫米要塞炮,今天肯定也都得完。

那些炮座都是固定在炮臺上的,打仗的時候也不便拆卸,最后撤退時肯定無法帶走,還是戰斗到全部被敵人炸毀,再撤退好了。

而且聽師長說,敵人報紙上提到的那群‘莊嚴級’前無畏艦,簡單刷完漆后也會投入到炮擊作戰中。

而貝蒂的戰巡到時候會給他們提供掩護,這樣也能防止希佩爾將軍躲在安特衛普的我軍戰巡再出來撿敵軍前無畏那種軟柿子捏。敵人準備那么充分,奧斯坦德是必守不了的。

好在我還有一個消息——布蘭肯貝爾赫和澤布呂赫的岸防炮要塞已經徹底部署好了,305岸防炮都到位了,上面還從我們營調了幾個觀瞄技術骨干過去,我們今晚就能撤!”

魯路修喝干了凱特爾少校給他倒的香檳,若有所思地想了想:“回到澤布呂赫后,我們的防御戰階段作戰任務就算完成了吧?后續就該為籌備反攻伊普爾突出部出謀出力了。”

凱特爾少校:“那肯定!我們退到澤布呂赫之后,敵人就再難寸進一步了!有305岸防炮保護,敵人的戰艦也沒法對岸火力支援。到時候靠友軍的少量部隊輪流換防就能撐住防線,我們該休息休息了,兵源肯定也能得到補充。”

魯路修忽然想到了些什么,建議道:“少校,我有一個想法,你愿意和我聯署么?我也是從這幾天的偵查連-反炮兵營配合作戰中,總結出了一些新戰術。

我想建議集團軍高層,在未來的反攻作戰中,借鑒一部分我們今天取得的步炮配合新經驗,成立一支在進攻作戰中也能更高效、更有時效性呼叫炮火支援的突擊隊。

我們這幾天總結的更敏捷步炮協同經驗,只是適用于防御戰,要讓其適用于進攻戰,還需要補充不少功課,這都需要你配合。”

凱特爾少校早就看出魯路修有前途了,當下大喜,也不顧對方軍銜比自己還低,連忙表態:“這都是應該的,你能讓我們營的作戰效率提升那么多,要是能借鑒給友軍,對帝國會是多大的貢獻,我怎么能藏私呢?”

……

跟凱特爾少校達成合作后,當天下午的戰斗并沒有什么可贅述的。

布軍的進攻再次遭到了德軍的頑強抵抗,被德軍以空間換時間、以空間換人頭,瘋狂地消耗著。

到了后半夜,德軍確認敵艦炮無法封鎖奧斯坦德城以東的濱海撤退路線后,才分批撤往沿海更后方的布蘭肯貝爾赫,以及內陸的鄰近大城市布魯日。

整個撤退也非常順利,部隊轉移的過程中沒有任何明顯阻撓。

奧斯坦德城在被放棄時,也充分廢物利用了,基本上所有東西都被布軍戰列艦艦炮轟爛了,布軍照例只是占領了一堆廢墟。

唯一值得布軍慶幸的是,他們終于占領了己方《泰晤士報》上五天前就說已經占領了的地方,算是圓了謊。

只是這個圓謊的代價太過高昂,打進奧斯坦德后布軍上上下下也都精疲力竭,無力再進了。他們完全是憑著這口氣吊著,死撐到這一步的。

而魯路修在跟隨大部隊撤到布蘭肯貝爾赫后,立刻就把這些天偵查連-反炮兵營協同作戰總結出來的一些心得。

以及他后世學到的一些關于一戰德軍“暴風突擊隊”戰術的組織思路,摻雜在一起,準備向師長和集團軍高層匯報。

期望能為后續的伊普爾突出部戰役制造一些改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阳新县| 密云县| 民勤县| 安乡县| 开鲁县| 固镇县| 潢川县| 通山县| 弥勒县| 咸阳市| 耿马| 布尔津县| 襄汾县| 海淀区| 元江| 越西县| 广安市| 万源市| 广河县| 德江县| 宁都县| 金秀| 留坝县| 六枝特区| 界首市| 襄垣县| 什邡市| 黑山县| 剑河县| 河间市| 镇雄县| 霞浦县| 科技| 达日县| 法库县| 都江堰市| 杨浦区| 祥云县| 云林县|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