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穹的人離開后,陳默發現機箱滲出的液體在水泥地上凝成了奇怪的形狀——像是父親常畫的星圖,但少了北斗七星的勺柄。
銅哨在口袋里發燙。他想起小時候跟著父親去晨星學堂,那些工人用粉筆在機床底座上寫方程,父親說這叫“銹蝕的教案“。
屏幕突然跳出一條新消息:
青巒山民:你爸的筆記在舊燈塔觀測站
嵐城港口的舊燈塔早已停用,但陳默記得父親常來這里調試設備。
旋轉樓梯的鑄鐵欄桿上,每隔七步就刻著一個數字。走到第三十二階時,他摸到了松動的磚塊——里面塞著本被海水泡皺的筆記本。
翻開第一頁,是父親潦草的字跡:
“EDU400漏洞不在代碼,在1987年晨星學員的腦神經突觸里“
筆記本最后一頁夾著張老照片:年輕的父親站在觀測站頂層,身邊圍著三十七個穿工裝的男女。
照片背面用紅筆圈出三個人:
-戴眼鏡的瘦高個(現在是智穹的首席技術官)
-扎麻花辮的姑娘(青巒書院的現任院長)
-滿臉油污的少年(銹鐵巷修車鋪的老趙)
陳默的銅哨突然發出蜂鳴,觀測站外傳來無人機降落的聲響。
老趙的修車鋪堆滿報廢的汽車電腦。
“你爸當年讓我們背的不是公式?!八痖_一臺九十年代的行車記錄儀,“是這個?!?
芯片上刻著微縮的星圖,連接起來正是父親筆記本上缺失的北斗七星勺柄。
“七個坐標對應七個晨星學員的大腦?!袄馅w的扳手砸在智穹無人機的殘骸上,“我們就是活體服務器。“
陳默回到出租屋時,小程序后臺數據正在瘋狂跳動。
已連接設備:732臺
剩余算力:7.32%→ 7.41%
機箱裂縫里,一滴新的液體緩緩滲出,在父親星圖的空缺處補上了最后一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