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14.64%
- 數據起義
- EDU400
- 709字
- 2025-07-03 22:07:02
青巒山民發來的定位指向城郊垃圾處理廠。
陳默踩著碎玻璃翻進廢棄控制室,霉味中混雜著某種藥劑的甜腥。生銹的操作臺上,七臺老式顯示器堆成金字塔狀,每塊屏幕都閃爍著不同年份的監控畫面——
2013年,智穹技術員在給工人注射“認知優化劑“。
2020年,穿青巒校服的學生被按在課桌上接腦機接口。
最新畫面里,周小漁正掙扎著撕掉額頭的電極片。
“他們拿我們當人肉存儲器。“
周小漁的聲音從通風管傳來,帶著金屬回聲。她鉆出來時,陳默看見她后頸的條形碼:EDU400-02。
“我爸是晨星學堂的麻花辮姐姐。“她踢開腳邊的藥劑瓶,“他們以為洗掉記憶就沒事了,但突觸連接會遺傳。“
顯示器突然全部藍屏,浮現出同一串數字:7.32%。
銹鐵巷的修車鋪地下藏著老趙的秘密工坊。
三十七臺改裝過的汽車音響組成環形陣列,正播放著某種高頻聲波。老趙用沾滿機油的手敲擊鍵盤,墻上的投影逐漸顯現出神經網絡圖——
“看這個突觸簇。“他指著某處閃爍的紅點,“當年晨星學員被注射的納米機器人,現在都堆積在子孫的基底核里。“
陳默的銅哨突然發出共鳴般的震顫。
深夜,陳默將銅哨接上服務器。
哨聲通過機箱放大后,小程序后臺突然涌入上千條新連接。周小漁的腦電波數據在屏幕上炸開,化作一片星云——正是父親筆記里缺失的北斗圖案。
“不是七個坐標。“老趙突然大笑,“是七代人的神經突觸!“
機箱劇烈震動,滲出的液體在空中凝成三十七個微型星圖。
智穹的無人機群包圍修車鋪時,陳默正看著最新數據:
已連接設備:7,320臺
剩余算力:7.41%→ 14.64%
周小漁拆下汽車音響的功放管,將銅哨改造成擴音器:“該讓全城聽聽晨星的下課鈴了。“
第一束激光穿透鐵皮屋頂的瞬間,三十七臺音響同時播放出父親當年的哨聲。街對面小學的電子鐘突然倒流,定格在1987年晨星學堂最后一課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