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悖論中前進
- 田 濤
- 1679字
- 2025-07-03 17:06:03
現代組織的四個特征
優良的企業組織一般具有四個特征:系統性、開放性、進化觀與悖論。
系統性:企業家必須為企業假設一個邏輯原點,假設出一組歐幾里得所稱的“公理”。任正非和華為領導群體關于華為的公理假設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這三句話是一個高度閉環的系統結構?!耙钥蛻魹橹行摹笔侨魏纹髽I永恒的商業公理,“以奮斗者為本”是華為人力管理的公理,“長期艱苦奮斗”是成就任何事業和任何個人的公理,而把三個公理變成自成體系的企業價值觀,是任正非和華為的創新。
優秀的組織是一個系統化、結構化的“格式塔”(見圖0-3):價值觀是塔的底座和脊梁,上面一層是組織,再上一層是制度與流程體系,塔尖是組織戰略。

圖0-3 優秀組織的“格式塔”結構
開放性:優秀組織既是一個文化—制度與流程—組織—戰略的閉環體系,同時也是一個開放系統。任正非說,開放是華為發展之本,“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一桶糨糊粘結世界智慧”。過去幾十年,華為主動地、系統地、開放地向西方,尤其是向美國學習科學管理,向中外軍隊學習團隊建設,向美國企業學習管理制度與流程體系,向中國共產黨學習自我批評,向東西方歷史學習組織治理學說與方法,造就了華為“非驢非馬,亦中亦西”這樣一個獨特的超大企業組織標本。
進化觀:新陳代謝是自然法則,也是人類組織法則。在組織學意義上,進化與新陳代謝講的是組織的興衰律與興亡律。企業家的使命就是要讓企業活得更長久些,更健康些。要想活得長久、活得健康,就必須不斷復制和激活組織的優質基因,必須不斷加強企業家自我與整個組織的學習能力,必須始終讓組織的個體與團隊充滿動力與活力,必須不間斷地開展自我批判與組織變革,主動推動組織的新陳代謝。卓越的企業家必須在企業中構建和傳遞關于組織命運的終極思考:關于組織興衰律和興亡律的終極思考。
熱力學第二定律,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定律,任正非將其“拿來主義”,演化成華為的組織管理哲學。3在華為大學醞釀編輯《熵減》4這本書時,任正非希望我參與其中,并明確告訴我:變革需要理論抓手,熱力學第二定律就是華為變革的理論抓手。舉一個華為將熱力學第二定律創造性地應用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案例:關于企業利潤與組織進化的悖論。企業必須有良好的利潤支撐,這是企業永續發展的血脈;企業的利潤率也不能太高(華為的這一經營理念與當今主流經濟學和管理學所主張的股東利益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有本質區別),它會讓組織患上富營養癥。
企業要善于將一些利潤有序地“耗散”掉,比如耗散到技術創新和基礎研究方面,華為的研發年投入長期高于凈利潤的一倍左右,這既表明華為決策層對創新的戰略性思考,一種引領世界的雄心,又展示了任正非關于如何消減組織熵增的哲學層面的思考;耗散到組織變革方面,華為每年用于變革的成本大約占銷售額的1%;耗散到人才培養方面,有幾年,僅戰略預備隊的后備干部培訓成本一項每年就有10億美元左右;耗散到基本建設等方面……居安思危,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更堅實的技術和產品基礎、組織基礎、人才基礎,以及創造更好的環境。
悖論思維與悖論組織:任正非經常對華為高管們講:高級干部不能總是線性思維,線性思維是幼稚思維。企業的每個發展階段都是一段拋物線,沿著拋物線這一邊上升到80%左右時,就要警惕了,過了拋物線的頂端就開始向另一端下滑,這一面是陽那一面就是陰……
華為是一個充滿悖論結構的商業組織。事實上,每個正常的組織(企業)都像一輛奔馳著的汽車,駕車者(企業家)總是以奇特的矛盾開始他的行程,一會兒踩油門,一會兒踩剎車,一會兒朝左打方向盤,一會兒朝右打方向盤,假使它只按照一種非黑即白、非快即慢、非左即右的絕對化策略朝前走,那么它注定或落后或翻車。卓越的領導者(企業家)無不是悖論主義者。
我在長期觀察和研究華為的25年中,總結出了任正非管理思想的十三大悖論: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統一的價值觀與多色譜的企業文化;拿來主義與自主創新;活力與秩序;個人英雄與群體英雄;開放與保守主義;黑白分明與灰度;擴張與收縮;發展與監管;聚焦主航道與有限多元化;適度集權與有限民主;激進變革與“蕭規曹隨”;新陳代謝與有序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