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北極探險英雄南森

1879年,美國海軍上尉喬治、華盛頓·得·朗格帶領珍尼號探險隊,從舊金山出發,奔赴北極,尋找地理學上的北極點經過幾個月的航海,在赫拉洛島附近被冰所封鎖。此后,珍尼號被海流沖向西方,經過烏蘭格爾島,又繼續向西北漂流了1年5個月,1881年6月,不幸在新西伯利亞島北面的冰海觸礁沉沒。

珍尼號的海員們到達西伯利亞的勒拿河河口時,由于饑餓與寒冷,整個探險隊只剩下2人,其余全部死亡。

1884年,有人在格陵蘭西南海岸發現了珍尼號上的漂流物,包括油布做的褲子和其他器具。

為什么這些東西能從西伯利亞漂流到格陵蘭南部呢?它們是否是從北極點流過來的?或是通過極點附近的地方飄過來的?獲每天夜里,瞭望員都發現冰山,而指揮官則會發出“全體到甲板上集合!”的命令。這樣連續多次,探險隊的隊員根本無法安眠。據說泰拉號的船長克洛基,在那個冬天里一直都站在甲板上,偶爾也只是坐在椅子上打瞌睡,根本沒有上床睡過覺。

由于氣候惡劣,羅斯甚至沒有到達1823年威德爾當年的南緯74度15分的地方,只好無功而返。

羅斯和副指揮官法蘭酉斯·克洛基先行登陸附近的小島,并命名該島為普吉遜島。接著,艾爾帕斯號和泰拉號又繼續航行,終于到達南緯74度20分的地方,威德爾于1821年在南極大陸所創立的南進紀錄,終于被羅斯打破,而且前方還有沒有流冰的水面可繼續前進。

半個月后,他們發現一個島嶼上有高山,而且愈接近該島,愈無法相信眼前所看到的景象——在冰天雪地的酷寒小島上,一座冒著白煙的活火山竟然出現在眼前。

羅斯將那座不斷冒著煙的活火山命名為艾爾帕斯山,與它并排的熄火山則命名為泰拉山。

雖然有了這些驚人的發現,但羅斯并不甘心,他決心繼續尋找磁南極,因而繼續沿著該島前進。最后,他沒有發現磁南極,卻發現了一個比活火山更驚人的景象——在小島的東端,競出現了一望無際的白色冰原。

羅斯后來驚喜地敘述道:“那真是令人咋舌的景色,愈接近冰崖的部分,高度益增,這個與海面垂直高約40米至60米的絕壁,便成廣闊冰原的邊線。”

對于他發現的這個冰原他這樣介紹說:

“頂部完全平坦,靠海的絕壁面一點裂縫或突起都沒有,簡直就像是削過一樣。”

這個厚達200至300米的海上冰原,便是他們往南極大陸的最大障礙,而這個冰原,后來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為羅斯冰原(或冰棚)。

羅斯知道再也無法繼續往南前進,只得沿著冰的絕壁,繼續往東前進。

不久,他們完全被冰封鎖而無法繼續前進。不得已,只好將船駛回維多利亞地。船開到以探險隊軍官姓名命名的馬克馬多灣時,羅斯放棄尋找南極點的念頭,命令艾爾帕斯號和泰拉號將航向改向北方的塔斯馬尼亞。

此后的一年時間,羅斯探險隊調查了大部分的羅斯冰原。1842年2月,他們到達南緯78度10分的地方,這是南進最遠的紀錄,往后6p年間一直無人打破。當時,羅斯發現了冬天來臨的征候,因而沒有繼續調查冰原的東端,便率領探險隊回國,1842年11月,羅斯計劃從威德爾海再往南進人更深的海域,同時探測格蘭漢地的東海岸。然而,他卻忽略了南極的氣候變化,這個季節里,大風、濃霧和暴風雪又持續不斷。悉有關珍尼號漂流物的消息之后,曾經在格陵蘭浮冰中有過航海經驗的年輕挪威探險家佛利多約夫·南森便想去尋找前往北極點的路線。有關珍尼號漂流物的報告,證實在西伯利亞和格陵蘭之間,必定有一條通過北極點的路線連接,南森猜想那也許是流冰移動的路線。

南森的一位朋友在哥達塔沿著格陵蘭海岸流動的流水中,還發現了許多奇怪的木片,那是愛斯基摩人用來射鳥的武器的一部分,和格陵蘭西岸的愛斯基摩人所使用的完全不同。

這種武器運從阿拉斯加海岸漂流過來,是白令海峽地帶的愛斯基摩人的用具。武器上面,嵌有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從居住在東西伯利亞沿岸的愛斯基摩人那里買來的瑞士磁制珠。

南森過去在格陵蘭航海時還發現了另一個有力的證據。由于格陵蘭當地生長的灌木,不適合于作為格陵蘭人建造小船和雪橇的材料,所以他們便到海岸邊收集流木來制造小船和雪橇。那么,這些木頭到底是從哪兒流來的?根據一位植物學者的解釋,這些漂到格陵蘭的流本,大部分是西伯利亞的落葉松,所以應是從西伯利亞越過北極海來的。

南森認為,既然木材可以越過北極地,人也應該順著海流到達北極點。于是,他便計劃設計一艘特殊的船,以便能夠巧妙地通過流冰,漂流到北極。

他開始設計一艘能巧妙通過冰道的船,并盡可能將它建造得小巧、堅固。他認為:“只要能夠裝載在5年時間內,12個人所需的物資和煤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船是否撐得住冰的壓力,所以船側一定要保持充分的傾斜,讓冰不易附著在上面,同時使冰不但不能將船身夾往,反而還能將船推上海面。”

1893年6月24日,南森將自己所設計的船命名為佛拉姆(前進號),便從挪威的柏帕維根出航,當時的佛拉姆號船上,除了南森及船長奧多,史貝托拉普外,還有10個挪威人。南森在他的遠征日記中寫道:“小巧的佛拉姆號像箭一般很快地駛向里沙卡灣,賭命的旅行就這樣開始了。”

他們一直在北歐的沿岸向東航行,三個月后,佛拉姆號終于進入了俄國北方的北極海,繼續向北極的流冰區前進。他們原來是計劃在危險開始之前,先在新西伯利亞島補充物資。然而,南森卻在到達西伯利亞以前,就把航向改向北方,以致于還不到9月,佛拉姆號便被封閉在冰中,開始在北極海域中隨著流水漂流。

冬天到來后,冰層愈來愈厚,南森和海員們開始擔心佛拉姆號,不知它是否會遭遇與珍尼號相同的命運,被冰壓扁。一個黯談的夜晚,船員們正在進餐時,突然聽到冰裂開的聲音,而且裂開的聲音與所引起的聲響慢慢增大,最后的聲量甚至超過了船員們交談的聲音。隨著冰壓迫船側,船開始上升,南森對佛拉姆號的設計避免了一場災難。

隨著流冰漂流,日子真是愈來愈單調,原本是十分活躍的南森,著實無法忍受這種被冰封閉起來的生活。他在日記上寫道:

“真希望恢復有生氣的生活方式,每天都靜止不動,真的會把人類的靈魂給淹沒,單調的生活就像冬夜一樣黯淡,我必須設法打破這種晦澀和充滿惰性的日子,尋找發泄精力的方法。可是,會有什么事情發生呢?真希望來一場暴風,把這些冰塊撕開,出現像那些沒有冰的大海中的波浪,那樣該多好啊!”

12月底,佛拉姆號到達了北緯82度30分的地方。以前曾經在流冰區航行的船,都從未有如此接近北極點的紀錄,而且從來也沒有佛拉姆號這么堅固的船,能夠被強大的冰壓所壓迫而絲毫無損。

南森在日記中自豪地寫道:“左側的船底壓著厚達2米的冰塊,船浮在冰上好像要把冰打破一般。在這種情形下,佛拉姆號一面被冰擠壓,一面又因為船的重量,反而把冰塊壓得更堅實。船的中央部分已完全凍結在冰上,但是,我確信佛拉姆號不會全壓扁,佛拉姆號可以忍受冰壓,我們一定能取得勝利。”

佛拉姆號漂流到北緯84度左右時就停止了,然后開始向西漂流。南森推測可能需要一至兩年,船才能從冰層中脫離。為了盡快地到達距他們只有600公里的北極點,大家認為只需要兩個強壯的男人,雪橇、小船、100天量的食物和天時地利,大約50天左右,就可以走完這一段路程。于是,南森把指揮權交給史貝托拉音船長,然后和佛拉姆號的年輕軍官約翰生一起往北極前進。

開始的幾天,一切還很順利,三部雪橇拖著兩艘小船,在平坦的冰上順利前進。但是沒多久,他們就遇上了隆起的冰丘脈,要通過它非常困難此時是1895年4月5日,南森和約翰生到達北緯86度14分的地方,距離極點只有418公里。南森開始猶豫不決,他很想撤回,但是又不甘放棄。

南森在日記中寫道:“4月6日星期六,凌晨2點,溫度下降到零下29.9度,冰的情形愈來愈惡劣,昨天的冰差一點使我絕望。冰丘脈看來很多,為確定是否愈北情形愈壞,我們計劃再前進一天。冰丘脈連續不斷,由冰塊堆積得凹凸不平的冰原也無限地伸展著,要越過這樣的冰原,一定要把雪櫥抬起來,如此困難的行程,就是再強壯的人也受不了,我們馬上判斷前進無望。”

雖然如此,南森和約翰生仍然繼續走了兩天,企圖強行通過。

南森當時這樣寫道:

“4月8日星期一,冰的情形愈來愈惡劣,根本無法再前進。冰丘脈幾乎連續到地平線,我很想再繼續前進,但使用了那么多寶貴的時間,卻毫無所獲。假如這樣的冰從我們現在所站的地方,一直連續到極點,那么即使我們花費更多的時間,也是白費。”

其實,這兩位挪威人已經越過別人不曾到達的最北點,即距離北極點只有288公里處。

前進無望,他們只好往南到附近的佛蘭斯約瑟夫地。不料他們兩人在前進途中,竟忘了給手表上發條,這種疏忽使得旅行更加困難,他們沒有其他知道正確時間的方法,也無法計算出自己的正確位置。

由于他們的位置接近磁場,指南針的偏差很大,以至于一直無法到達距離只有1公里的佛蘭斯約瑟夫地。漸漸地,北極春天來臨了,薄薄的的冰上像個麻臉似地到處都是小水池,海中有冰也消失了;人、狗和雪橇都須依賴小船過海,一旦被冰阻擋了前進的路線,只得劃向更遠的路程。

漸漸沒有食物了,南森只好把衰弱的狗殺死,將它們的向當做其余狗的食物,井為自己和約翰生留一些肉干,但是也不能維持多久了。

5月15日,是約翰生的20歲生日,南森只能用加糖的果汁來慶祝。到了6月9日,食物已經吃完,他們只好留下3只強壯的狗,把其余的狗全部殺死。接著的20天,灰色的天空不但刮著強風,還下著傾盆大雨,南森的腰痛惡化,根本無法繼續旅行。他們明白繼續前進,只是浪費寶貴的體力而已,因而決定在那里停下來。休息幾天后,南森的體力已稍稍恢復,于是兩人又繼續前進。

一天,約翰生幸運地獵獲了一只海豹,兩人自離開佛拉姆號,一直到現在才飽餐了一頓。冰的信形逐漸好轉,但是他們仍未看到陸地。

8月,兩人終于進人了蔚藍色的海域,已經不再結冰了,于是他們把兩艘小船連接在一起,再把帆接起來,然后將所有的裝備和雪車都放在船上,開始了海上航行。當薄薄粘粘的霧被風吹散后,天氣突然變得很晴朗,他們立刻發現遠處有島嶼,那是佛蘭斯約瑟夫地最北端的島嶼。

兩人經過兩年的航行,終于再度看到了土地。此時已經進人9月,夏天即將過去,他們必須尋找適當的地點,準備度過北極的冬天。

他們找到了一個附近有絕壁擋風的地點建造營地,附近還有象牙海鷗、三指海鷗、海盜鳴和海雀等在飛行,白熊、海豹及海驢也到處可見,那兒確是一個不乏新鮮肉食的最佳過冬營地。

南森用海驢的皮做屋頂,把小屋子建造得十分堅牢;為防水與防風,他還使用小石子和苦鮮來塞住墻上和屋頂的縫隙。

這天早上,南森突然聽到遠處有狗吠聲。他們所剩下那兩只狗,早在一個月前就殺死了,怎么還會有狗叫聲?附近一定有人,想到這里,南森立刻跑向傳來聲音的方向。南森在當時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在冰上徘徊久了,感覺在陸地上行走的感覺真好。忽然,我聽到了人的叫聲,在這3年間,我第一次聽了這么熟悉的聲音。我和約翰生立刻拋下手中的東西路向冰丘上頭,我的心臟快速地跳動著,頭上的血液似乎都沸騰了;接著我又聽到狗的叫聲,在遙遠的冰原中間,可以看到黑影在移動。

“我立刻跑向那里,同時揮動我的帽子,對方也是一樣。

“近了,更近了,我聽到了那個人向狗說話的聲音,那的確是人類的聲音,3年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不認識的人的聲音,他說的是英語,接近以后,我才知道那個人就是英國的探險家杰克遜。”

兩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他們彼此都無法相信那是真實的事情,而不是夢。

一個月,杰克遜的船維因多瓦號便到達了佛蘭斯約瑟夫地南方的一個小島。8月7日,維因多瓦號便載著南林與約翰生起錨,把航向指向挪威,同時用電報把南森生還的消息傳向挪威。

被認為已經死亡的兩位探除家返回祖國后不久,令世人更吃驚的是同年8月20日,漂流了2年11個月的佛拉姆號也回到了挪威港口。而且在戰勝了冰的佛拉姆號船上,所有的海員都安然無恙。

雖然南森和約翰生并沒有到達北極點,但是有關北極地區的調查,以及佛拉姆號長期在冰上漂流的經驗,仍然為以后前往北極探險的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玉溪市| 定州市| 桐庐县| 伊通| 镇江市| 龙陵县| 重庆市| 新疆| 湘潭县| 积石山| 隆德县| 鲜城| 海淀区| 正定县| 大厂| 措美县| 谢通门县| 山阳县| 西吉县| 东平县| 蒙阴县| 邯郸市| 青川县| 泾源县| 金溪县| 读书| 盐山县| 玉门市| 武陟县| 巴林左旗| 广南县| 阜阳市| 五峰| 佳木斯市| 华池县| 隆尧县| 遂平县| 科尔| 麻江县|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