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九項目(三)
- 一江兩岸3北上
- 遠古獸王
- 3235字
- 2025-07-04 13:57:18
工作總結
在項目運轉前期,已經完成了生活區和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總結。
故事從樁基作業開始說起。
從材料開始,基本上都是每天早上進來的,那時已然是深冬時節,上班那會兒,黑夜并未褪去,樁基單位的現場負責人已經開始安排材料進場放置了,鄭萬輝從業多年,實力深不可測。
圓樁是主樓的,方樁是地庫的。
記得是六臺樁基,先從主樓開始施工,一開始便遇到了問題,樁下不去,不知是什么情況,之后上面領導說只要壓力到位,也就算了。
雖然是第一次見到樁基施工,但我記得打樁應該是從里到外,這里是先外圍在內部,真是奇怪啊。
我每天都會在樁基總圖上標記范圍,樁基施工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這是我職業生涯歷程的第九項目,但樁基作業卻是第一次遇見。
基坑周邊圍護。
在我司做施工的西區,基坑圍護比較簡單。
西北角,有一段三軸工字鋼支撐,是年末施工完成的,那施工機械真是壯觀啊,兩排工字鋼,之后做冠梁比較麻煩,之后將坐標定位于冠梁上,完成基礎作業,最后再將工字鋼取出,回填土完成。
東西北三側,兩部分組成,上三米是放坡護坡,下三米是槽鋼支撐。南側是兩段放坡護坡,不過具體作業中更改了坡度,而且兩段坡中間的平段沒有了,加之護坡質量不佳,在基礎施工那會兒,南側邊坡坍塌,好在沒有人員傷亡,此舉太過可怕,也表明了本項目部皆為一群無能之人啊。
東區圍護稍稍復雜一些,最高的辦公樓有兩層地下室,此處需要在一層地下室范圍內,外環一圈三軸工字鋼圍護,在中間位置加入鋼柱,中間設置鋼筋混凝土梁,形成內支撐。其余圍護和西區一樣,一半護坡一半槽鋼,只是在汽車坡道出口不一樣,那邊是重力壩,重力壩是將那一部分土質全部加固,在內側插入工字鋼。
圍護作業的機械,基本上都算是見到了。
這是新的突破,值得學習研究。
和樁基單位的這些同行,交流頗深,又認識了很多新的朋友。
到了2022年四月份,開始進入基礎施工了。
自南通一別,已經有較長一段時間沒有真正工作了,都是動口不動手,現如今又回到“舊社會”了。
這是一次嚴重的錯誤,
兩個人指揮,五人工作。
五人測量組,這組長還不是固定作業,唉,才四個人對付這七棟樓,項目部如此混亂安排,真是害了我們啊。
基礎作業從四月份開始,持續到了十一月份,可見項目部的無能。
基礎平面測量作業,基本上都是夜間進行的,身心疲憊啊。
七棟樓還有一個夾層,是用來放置非機動車的,也是麻煩事情。
一層部分樓梯外側的柱子,是從地庫頂板上做起來的,也是麻煩。
開始向上施工,主體結構施工進程一開始還是有序進行的,到了后期開始出現了三天一層這種現象,對工程質量、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
早上過早,夜間過遲,對附近居民造成了嚴重的生活苦惱,被投訴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是重罰。
七棟樓布置了四臺塔吊,機械配置不足,這也是項目部無能的體現,而且塔吊都是超越圍擋的,到了外圍路上,多么危險啊。
外架部分懸挑了,從三層樓面開始,但應該是全部在三層懸挑,如此一來,便可完成主樓周邊的一些設施,并且早些進行地庫上方的施工作業,一次又一次的體現了項目部的無能,一群無道德無能力的人,可以位居高層,真是社會悲劇啊。
主體結構到了中后期,開始安裝人貨梯了,但是這安裝進度比較落后,當年我掌管八棟樓的時候,在五層樓面之時,人貨梯便已安裝完成可以運行,而如今這邊卻是到了十幾層才可以坐人貨梯,真是悲劇啊。
年前,有六棟樓的砌體結構開始作業了。
但進度非常緩慢,想當年,我指揮著同樣17層的樓時,封頂之時,下面十層已經可以主體結構驗收,上面七層按步履有序進行,并于封頂后一個月結束砌體結構。
差距非常大,能力嚴重不足,但心態卻高傲,最終付出慘痛代價。
砌體結構開始后不久,來了兩位新同事,劃分了一部分砌體結構的管理工作,另外一個年輕人加入測量小分隊。
根據我制定的十人組管理人員計劃,目前達到九人,可見自身能力已經完善,實力愈發強大。
結構施工接近尾聲,我也離開了。
之后了解到最快的外架是封頂后六個月才拆,最快的塔吊是八個月后才拆,而我當年在封頂后,兩個月就拆塔吊,三個月拆外架。一對比,能力差距極大,而公司寧愿浪費上百萬的錢,也不愿意多給我錢,真是不可理喻啊。
此項目原計劃2023年底交付,但實際作業卻沒有完成,遲了幾個月了吧,而我當年的第五項目,交付前兩個月已經完成,早已在園林中漫步,安心欣賞作品了。
社會的現實,深深的上了一課啊。
好在惡有惡報,我等只需遵從本心,為了建設大業不斷奮斗吧。
項目進度的基本情況已經羅列完成。
第二部分便是質量。
偷工減料那是常有的事情。
從墊層上減少厚度,這個情況一開始并沒有什么問題,到了后期因為沒有什么人,就讓我等一個人前往,一個人既要指揮挖機、工人、看高度,這個事就管不了了,加之承臺的樁偏位,其中浪費的磚、砂漿不計其數,墊層厚度不足,很容易開裂,雨水天氣依然澆筑,之后筏板澆筑也是如此,筏板滲水極多,當然工作人員也有問題,公司也不知怎么想的,把聽話有能力的隊伍開了,請進來能力差且不聽話的隊伍,這不是把自己給害了嗎。
防水,筏板下面是自粘式防水卷材,雖然是平鋪搭接,但是垃圾處理不及時,有些直接放在完成的卷材下面,建筑垃圾進入建筑物內部,豈能是好作品。
大多數質量問題,主要是材料上,還有就是作業人員的態度。作為管理人員,需要對此做出監督,保證建筑作品的“完美”。
既然公司和項目部如此不信任,這事也就不參與了。
質量通病也就幾種類型,基本上都在本項目發生了。
安全問題
邊坡塌陷,這件事已經對我造成了影響,雖然前前后后和我無關,但畢竟這是我的第九項目,出現如此情況也是很愧疚啊。好在只是浪費了時間和錢,沒有人員傷亡。對高層管理人員和企業的行業競爭力產生了嚴重影響。
塔吊延伸出了圍擋,好在沒有事情,不然可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咯。第一臺塔吊施工中,由于種種因素,最終安裝時候塔吊是超過規范斜度的,拆了一次,第二次又要拆了被阻止了,說是再拆要丟臉了,只能冒險安裝,好在最后沒有事情。
外架搭設不佳。
根據工人反應,外架的垂直度太差,經常傾斜向內,導致內墻加固的方木和鋼管放不進去,或者向外,與樓內差距極大,容易掉落扣件等物品。記得一個工人從外架掉落,重傷正是由于外架間距太大所致,加之沒有攔網隔離,工人傷的更重了。之后是一個泥工在攪拌機轉軸中被夾斷了手指。這兩件事驚動上海建工高層,約談項目經理,事情不經意間發生巨變,一切的一切不過是中層管理人員的無能之體現,他們被那些工人塞了錢,于是就漠視了,加之本身能力之不足,才會釀成大禍。
基本上來說,工程建設中的安全問題都是比較常見的,這些簡單的問題可以避免,工程建設的安全就能保證了。
成本控制
管理人員分配不合理,從一開始就少了三人,加之兩位棟號長不參與具體工作,看似節約了人力成本,實則浪費資金,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身兼多職必然出現較多失誤,最終反而損失更大。
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生活習性截然不同,要將這些人組成一個團隊,大家齊心協力把項目做好,本身就比較困難,加之項目負責人有意劃分隊伍,形成內亂,最終對建設項目造成巨大影響。
材料成本
混凝土基本上就是減少厚度,不過在測量人員不足的情況下,這部分材料的節約并沒有實現。
鋼筋似乎也沒有節約。
方木和模板,購買時候就比較差,對比東區材料,慘不忍睹啊。之后也不愿意購買新的,到了最后面幾層,模板都爛了,拆模都不容易,留在墻面上,清理也困難。
鋼管、扣件、頂撐更是破損嚴重的舊物,聽聞這部分材料也外包給了架子工老板,想來是承包價格太低,這材料也就是殘次品了。
原本公司想著多賺錢,最后一合計也沒有賺什么錢,不要想著就自己聰明,他人也不蠢啊。
最終害了自己。
第九項目,對我職業生涯歷程造成了嚴重影響,個人職業發展受阻,如同當年的清政府落后于世界一般。
之前的朝代都是領先于世界,到了清朝嚴重落后于世界,民國也落后,新中國需要更大努力才能追上來,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
而我也是如此,先行領先于同齡從業者,被如此迫害,落后于同齡從業者,要想追上并再次反超,需要一段時間,一來一去,得不償失啊。
選擇大于努力,說得一點都沒有錯。
繼續努力,超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