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現在是個稱霸一方的軍閥,未來會是統一天下的皇帝。
當前的朱元璋,更重視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事情,未來更重視影響天下穩定的事情。
對于世界觀具體如何,只要不會直接影響到現實,都不會特別的在意。
對外具體宣傳的如何,要看怎樣擬定對他更有用處。
所以太史監的天文生,確實比朱元璋更在意世界觀,因為他們還可以算是古代的哲學家。
他們本來就喜歡思考世界是什么樣的,日月五星是怎樣運行的。
不過,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真實數據,對于各種具體的細節信息,也不是特別的在意。
他們更注重的是自相融洽的邏輯框架。
他們試圖創造或者尋找一種體系,能夠很好的解讀這個世界的結構,讓他們停不下來的思想能夠相對融洽穩定下來。
這種邏輯體系就是所謂的世界觀。
雖然說,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世界觀的問題,還是要依靠所有人對世界的觀察和分析,依靠學者對自然規律的總結和延展。
但他們想要的做完這些工作之后,從成果之中抽象出來的概括性的成分。
這種東西其實哲學的基礎材料。
朱桓現在提出的這種世界觀,在現場的天文生們看來非常合理。
當然,也還有更多的疑問。
所以在宛如仙人講道的氛圍之中,劉基非常鄭重的對著朱桓拱手,然后非常誠懇的說:
“基受教了。不過臣還想請教一二。”
朱桓知道他們肯定有問題,便隨口應了下來:
“太史令請講。”
劉基趕緊說明自己的理解和問題:
“公子有言,人之重量與上下方向,皆是地球與人之引力相濟之象。
“同時又言,而地球對人之引力龐大廣闊可數千里。
“那人若是能遠離地球數千里之外,地球與人引力是否便不能相濟?
“若是不能相濟,那上下與重量是否便茫然而不知所在了?”
朱桓直接給了肯定的答復:
“不錯,人若能遠離地球數千里之外,則上下重量俱無,人與泰山與鴻毛皆無異。
“故日月五星之氣雖龐大無邊,但卻無需外物托舉,便能自然懸于宇宙虛空之中。”
朱桓說了這兩句話,周圍又有人抓耳撓腮,捶胸頓足,明顯有些興奮。
這些仿佛都在用力的嘶吼:世界原來如此,原來是如此啊——
只是此前朱桓立了規矩,不讓他們隨便說話,所以都用力閉緊嘴巴不出聲。
劉基也用力的眨了眨眼,同時忍不住下意識的追問:
“敢問公子,地球與五星皆環繞太陽運行,如此千萬年而不會飛走,其理又何解?
“公子所言之宇宙虛空,就是太陽、五星、地球相互之所在,是否還在天球之內?”
劉基的問題,也是周圍很多天文生想要問的問題。
所以天文生們也馬上都安靜下來,豎起了耳朵等著朱桓的答案。
朱桓理所當然的說:
“此乃萬有引力之理,與萬物皆動之理,兩理相濟所致之象。
“我等平日所見,于地面靜止之物,皆是地球引力牽引與地面摩擦阻力所致。
“若無引力,萬物皆懸浮于虛空,若無摩擦阻力,皆持續向前運行不停。
“若無太陽,地球亦會于虛空懸浮,并持續向前飛馳不停。
“為便于領會,可引入離心之象加以說明。
“桶中裝水,以棍持續攪拌,水便隨著旋轉而偏離中心,但因有桶壁而無法離開桶中。
“這就是離心之象。
“若離心之象過強,則水會漫出桶壁,若離心之象過弱,則水會逐漸平息。
“地球環繞太陽運行,也可以看做是離心之象。
“若是地球的離心之象過強,便會脫離太陽的引力牽引,永遠遁入無盡的虛空。
“失去太陽的光熱之后,地球便會徹底化為永恒的冰窟。
“若是離心之象過弱,地球便會墜入太陽之中,與之碰撞熔融,最終化為火焰消散。
“地球的離心之象與太陽引力的平衡點,穩定在了一個非常合適的距離上。
“所以地球上才會有春夏秋冬,有江河湖海,有萬物生靈。
“金星與水星距離太陽太近,兩者表面如蒸籠和煉獄,火星與木星過遠,表面宛若冰窟。
“至于天球,是我等看到的虛空表象,太陽周圍并無天球實物。
“太陽、五星、地球之外便是宇宙虛空,虛空近似于空無但又不是絕對的空無。
“無近乎限的空間之中,稀疏的散落著大量的瑣碎之物,主要是冰塊和石頭,它們宛如陽光下看見的細微沙塵,雖然難以捕捉但確實存在。
“偶爾會有石塊經過地球附近,被地球引力捕獲變成流星,墜落地面變成隕石。”
朱桓說完這一大段解釋之后,周圍的天文生大部分都變得格外平靜。
他們此前那些激動和振奮,似乎都隨著這一段解讀而消失了。
不過,這種平靜并不是因為失望和不滿,而是剛剛獲得了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解脫。
朱桓為他們介紹這個非常合理的世界觀,終于有了較為完整的框架,讓他們都有了自以為是悟道的心態。
他們所在的大地,雖然看似非常普通,和五星一樣都是環繞太陽運行,而不是被太陽環繞。
但地球也足夠特殊,因為這離心之象與太陽引力之理相平衡,冷熱陰陽平衡。
日月五星地球都處于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都是陰陽相濟之象。
這種平衡非常契合他們原有的世界觀,同時又解答了諸多難以解讀的問題。
他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切,似乎都可以用氣、理、象三者來解釋。
現場詭異的安靜了好一會兒,終于又有人舉起手來。
朱桓看到了便伸手指了一下這個天文生:
“你有什么疑問?”
這個天文生有些不安的開口:
“敢問公子,若世界果真如此,晝夜、月相、日食、月食、四季之理何解?”
這個問題提出來之后,周圍的其他好幾個天文生也有點不安了。
他們現在非常認可朱桓描繪的世界,心中已經非常樂于接受這樣的世界形態了。
但是又非常擔心,這個世界觀還太過簡單,可能無法解釋他提出的這些現象,或者解釋并不合理。
那就算是解答了其他的復雜現象和深入的道理,也仍然沒有應用和流傳的意義。
所以才會表現的有些不安,這是一種不想要面對的擔憂。
朱桓聽到這個問題就忍不住臉露微笑:
“我再說明一些天文之理,然后你們自己來解答吧。
“首先,地球與五星,皆環繞太陽運行,所以我們將其統稱為行星。
“環繞行星運動的月亮,在木星和土星的周圍有很多顆,類似的星辰統稱為衛星。
“地球環繞太陽運行一周便是一年,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平面便是黃道面。
“行星距離太陽越近,太陽對行星的引力就越強。
“行星就需要更強的離心之象,才能與太陽引力維持平衡狀態。
“所以距離太陽越近的行星,其圍繞太陽運轉的速度就越快,反之則越慢。
“與此同時,地球與五星及太陽皆會自行原地旋轉。
“地球旋轉一周為一天一夜,面向太陽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陽的一面是夜晚。
“地球的自轉軸是傾斜的,且始終朝向同一個方向。
“與自轉軸垂直,且位于地球中心點的平面,就是地球的赤道面。黃赤交角與地球自轉軸傾角相同。
“月球環繞地球運行一周便是一月。
“同時,地球、月球、五星本身都不會發光,但是都會反射太陽發出的光芒。
“有了這些道理,你們能理解四季、日月食了嗎?”
周圍的天文生稍微愣了一下,然后很快便有人出現了頓悟一般的表情。
劉基也忍不住直接說話了:
“若是地月、五星本身皆無光,只是反射太陽光。
“當太陽、地球、月球連成一線之時,便會出現日食或者月食之象。
“若距太陽越近之星離心之象越強,那熒惑守心等行星逆行之象便能自然形成。
“若地球自轉軸心有固定傾角,則地球位于太陽不同方向時,太陽光與地面夾角不同。
“這便是冬夏日影長短變化之象的內在氣理!
“我等所在之處,正面朝向太陽之時,日影長度最短,也就是夏至,反之則是冬至!
“如此這般,天下日月五星諸般天象,皆由簡易圓周循環而成。
“基從未想過,天地之理能簡潔至斯!”
劉基似乎是在自言自語,但是卻越說越是激動,周圍的天文生也越來越激動。
他們也開始按捺不住,開始大聲自言自語起來。
“原來如此……”
“若真如此,無論熒惑守心,還是水星逆行,就都是道法自然。”
“日食月相,皆是渾圓所成,實在太簡潔了!”
“確實如此,只需要幾個圓周,便可以繪制出日月五星運行之理。”
“大道至簡!以至于斯!”
“萬物皆氣,萬物有理,氣理成象,萬象渾圓!”
朱桓看著他們的反應,很想說其實一點都不簡單,你們現在還是了解的太少了。
看來得給你們出點題了,回頭讓你們算橢圓曲線和微積分去……
不過朱桓看著他們高興,也沒有馬上板臉訓斥。
等他們的情緒發泄的差不多了,才再次拿起銅尺輕輕敲了敲桌子。
劉基頓時反應過來,周圍眾人也馬上安靜了下來。
劉基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便馬上站起來,離開自己的座位。
劉基在大堂之中非常鄭重的拜倒下去,對著桌子后面的朱桓拜大禮:
“劉基謝公子教誨。”
其他官員和天文生也馬上反應過來了,湊到劉基的身后排成了三排。
眾人也跟著劉基一起向朱桓拜大禮:
“謝公子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