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讓棗推梨
- 影響中國學生的經典成語故事之四
- 鄭成剛編著
- 658字
- 2015-03-31 15:52:07
【釋義】形容兄弟之間相互謙讓友愛。
【出處】《南史·王泰傳》、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孔融傳》。王泰是南朝時人,他從小就非常懂事,知道禮貌。
有一次,王泰和伯伯叔叔的孩子們在一起玩。大家年齡都差不多,天天都在一塊兒做游戲,玩得非常開心。他們的奶奶非常疼愛這些可愛的孫子們,每當她看到孫子們在一起玩得高興,她就會快樂得咧開沒牙的嘴巴呵呵地笑。
奶奶那兒還總是留著許多好吃的東西,她自己從來都舍不得吃,總是拿來分給孫子們。
這天,奶奶看著孫子們玩了一陣,就把孩子們叫到身邊,端出一盤棗子來分給他們吃。小伙伴們一見又有好東西吃,都趕緊圍著奶奶,伸著小手向奶奶要。只有王泰仍站在一邊,一點也不著急。
奶奶知道王泰最喜歡吃棗子了,見他站在一旁不動,就叫王泰過來,問道:“你不是很愛吃棗子嗎?怎么不過來拿呢?”
王泰用手指著小兄弟們,回答說:“奶奶,您讓他們先拿吧!剩下的給我吃就行了。”
奶奶聽了,高興地說:“我的寶貝可真懂事!”
比王泰更早的孔融也有一個禮讓的故事。孔融是漢朝人,是個很有名的文學家。他小的時候也很懂事,從不和哥哥們爭搶東西。孔融四歲的時候,他媽媽經常拿梨來分給他和哥哥們吃。每次分梨時,媽媽都讓他先挑。一般的小孩四歲時知道什么呀?吃起東西來肯定是挑最大的,可是孔融卻每次吃梨都挑最小的。媽媽感到很奇怪,有一次就問他:“你怎么老是挑最小的吃呢?”
孔融很認真地回答說:“哥哥比我大,當然應該吃大的。我最小,就應該吃最小的嘛!
”
媽媽聽了,贊嘆說:“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這些道理,長大了肯定有出息!”
“讓棗推梨”也作“推梨讓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