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肉菜類(4)
- 川菜菜譜(美食與保健)
- 嚴鍇編著
- 5871字
- 2015-03-31 11:03:36
沙參別名又叫北沙參,海沙參,條沙參,為傘形科植物,以根入藥,能止咳被祛痰,養陰生津,此菜為雞火巴糯,味鮮香,富于營養,原汁原味的家庭藥膳食品。
魚香脆炸雞
【材料】
公雞腿肉300克、精鹽3克、雞蛋2個、醬油10克、面粉100克、白糖30克、泡紅辣椒3根30克、醋30克、姜、蒜各10克、紹酒10克、蔥20克、麻油10克、熱菜油500克(耗100克)、水豆粉40克。
【操作】
1用碗放入鹽、白糖、醋、醬油、紹酒、麻油、鮮湯、水豆粉調成滋汁。
2將雞腿肉用刀拍松,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子,放入碗內,加入鹽和用面粉、雞蛋調成的蛋醬拌合均勻。蔥切成蔥花,姜蒜切成細米子。泡紅辣椒去蒂去籽剁成細蓉。
3鍋內燒菜油至五成油熱,用手分散將拌合好的雞腿肉塊下入,炸一次約斷生時撈起;等油溫升至七成熱時,再放入雞腿肉炸至色呈金黃,外殼脆、酥,內熟透時撈起盛入盤內。
4倒去炸油,鍋內留油50克,放入姜、蒜米子、紅辣椒,炒香至油呈紅色時,將碗內滋汁烹入,用鏟不斷翻炒,待濃汁吐油后,放入蔥花起鍋,淋在炸好的雞塊上面即成。
【注意】
1炸制時,雞塊不能粘連;如有粘連,用手掰開。
2滋汁的味要掌握好,特別是醬油、鹽、白糖、醋的比例要協調。口感咸甜中帶有辣酸味,突出姜蒜的香味。
【特點】
此菜屬“搶火”菜肴,選用嫩公雞肉為好。成菜色澤金紅,亮油吐汁,有濃厚的魚香味,外脆酥內細嫩。
小煎仔雞
【材料】
嫩仔雞肉350克、蔥、姜、蒜各10克、萵筍100克、精鹽4克、芹菜50克、醋5克、泡紅辣椒3根30克、紹酒15克、化豬油100克、味精1克、鮮湯100克、醬油10克、麻油10克、水豆粉60克。
【操作】
1萵筍切成長4厘米、粗07厘米的筷子條,灑幾顆鹽腌一下。泡辣椒與蔥分別切成馬耳朵,芹菜切成長4厘米的節子,姜、蒜切成片子。用碗將鹽、醋、醬油、紹酒、麻油、鮮湯、水豆粉放入,兌成滋汁。
2選當年生的仔公雞,經初步加工后,剔去骨頭,將雞肉用刀平拍兩下讓肉質松散,再切成長4厘米、粗1厘米的條子,放入另一碗內,加水豆粉30克、鹽2克攪拌均勻碼好芡。
3炒鍋放旺火上燒熱,放入豬油燒至七成熱,下碼好芡的雞條。先進行兩面煎,然后再炒散籽,加入泡辣椒、萵筍條、蔥、姜、蒜片子,繼續翻炒斷生后,臨起鍋時加入芹菜節子,烹入碗內滋汁,再快速略炒幾下,立即起鍋入盤。
【注意】
1雞的條子要切均勻,成熟后形狀一致。
2煎炒的火力要旺,油溫要高,動作要敏捷。
【特點】
小煎小炒是川菜傳統技術之一絕,這款菜就是用此法制作的。成菜色紅黃,肉質細嫩,緊汁亮油,清香爽口,咸鮮微辣。
子姜炒鴨絲
【材料】
熟煙熏鴨1只(600克)、醬油15克、嫩子姜100克、白糖05克、青蒜苗50克、味精1克、大紅甜椒50克、麻油10克、熟菜油100克。
【操作】
1選購顏色棕紅,香味純正的熟煙熏鴨子一只,剔除全部骨架,留凈肉300克,切成07厘米的粗絲。再將青蒜苗切成長4厘米的節子。甜椒、嫩子姜切成細絲。
2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至六成熱,放入鴨絲進行爆炒,再加姜絲、甜椒炒斷生出香味,加入味精、醬油和青蒜翻炒均勻入味,最后淋入麻油起鍋盛盤即成。【注意】
1鴨絲較粗,甜椒和姜絲略細些。
2鴨肉本身有咸味,調味時酌減醬油用量。
3油溫要高,翻炒快速,迅速起鍋,要保持鴨絲完整。
【特點】
煙熏鴨子是四川的名特食品,它近似于樟茶鴨子。用子姜作配料爆炒,成菜色澤美觀,干香滋潤,亮油不見汁,簡便易作。
炸長生果鴨
【材料】
煙熏鴨子1只750克、精鹽3克、凈豬瘦肉150克、胡椒05克、鹽炒花生75克、料酒03克、雞蛋清3個、蔥、姜各10克、干細豆粉30克、冷湯80克、化豬油25克、糖醋生菜100克、熟菜油500克(耗75克)、麻油5克。
【操作】
1凈豬瘦肉用刀背反復捶蓉后,用刀口切斷筋,盛入一小盆內,加鹽和姜蔥泡過的冷湯75克,加化豬油、料酒、胡椒、味精,用力攪拌均勻后再加入雞蛋清和水豆粉,也同樣用力攪拌均勻成肉糝。
2將煙熏鴨去掉翅膀、頭頸,從背脊處劃一刀,用手將肉和骨分離(保持鴨肉和胸脯的完整),平鋪在一個盤內(鴨脯朝下),抹少量(用雞蛋和干豆粉調成的)蛋清豆粉,將肉糝平抹在鴨肉上,再將熟花生米去衣,依次排列在鴨肉上面的肉糝上。放入燒熱至六成的油鍋內炸至熟透,撈起,待油溫升至七成時再次放入炸至花生和鴨皮酥香起鍋,用刀切成20塊放入盤內的一頭,淋入麻油,盤內另一頭放用鹽、糖、醋拌成的生菜。
【注意】
1肉糝要攪得嫩、咸、蓉、釅味宜輕不宜重,肉糝鋪入鴨肉時,要先抹蛋清豆粉才粘得牢。
2第一次炸熟,第二次才是炸酥香。
3糖醋生菜要在炸鴨時拌味,不要拌得過早。
【特點】
花生,由于它含有豐富的營養,人們喻為“長生果”。用它與煙熏鴨子作菜,脆嫩鮮美,爽口化渣,香氣撲鼻,回味悠長。
神仙鴨子
【材料】
水盆肥鴨1只1500克、紹酒15克、水發香菇100克、醬油15克、冬筍50克、姜、蔥各10克、熟火腿50克、精鹽5克、糖汁10克、味精1克、鮮菜心100克、麻油10克、鮮湯1500克、水豆粉30克、熟菜油1000克(耗100克)。
【操作】
1水發香菇、火腿、冬筍分別切成長6厘米、寬2厘米、厚02厘米的長方片子。蔥切長節,姜拍破,鮮菜心洗凈滴干水。
2將鴨洗凈入沸水鍋內提幾下(除去血水),撈起用帕子擦干水分,趁熱抹上適量糖汁,放入燒至七成油溫的菜油鍋內炸成黃色撈起。
3用紗布一方(40厘米見方),平放在平盤上。先將香菇、冬筍、火腿片交叉擺放在紗布上呈三路;再將鴨子放在上面(鴨胸向下),將紗布捆扎好,放入瓷盆內,加入紹酒、姜蔥、鹽、醬油、胡椒粉1克和鮮湯,盆口用一張白紙打濕封閉好,入籠蒸約3小時至鴨子極火巴為止。取出將紗布打開,將鴨子擺在一個大圓盤內,重新將火腿、冬筍、香菇擺好。
4鍋內倒入蒸鴨子的原汁水,放入鮮菜心煮熟透,撈起擺在鴨子周圍,鍋內再加入水豆粉、味精勾成清芡汁,加入麻油澆淋在鴨子上面即成。
【注意】
1蒸鴨子的火力要旺,以火巴取勝。
2炸鴨子的油溫要高,但不能久炸,以上色為度。
【特點】
神仙鴨子,又叫“南邊鴨子”。成菜外形美觀,色澤紅亮,火巴軟鮮香,汁味濃稠。因年長高壽,牙齒脫落的“活神仙”也能大啖其肉,故爾得名。此菜曾在美國紐約盛行,受到各界入士歡迎。
醬汁鴨條
【材料】
水盆鴨子1500克、精鹽4克、甜面醬50克、醬油10克、鮮菜心100克、紹酒10克、化豬油75克、水豆粉30克、姜、蔥各20克、味精1克。
【操作】
1先將水盆鴨剖腹去掉內臟洗凈,入沸水內煮約5分鐘(其間用手將鴨子提兩下)。撈起用帕子擦凈鴨身血沫,然后再砍成長45厘米、粗約15厘米的大條子(注意刀口整齊),放入大蒸碗內(鴨應向碗底)。加鮮湯、鹽2克、紹酒、姜蔥入鍋加蓋蒸1小時,直至鴨條蒸火巴取出。
2鍋內放入化豬油25克,先將鮮菜心(淘后滴干水)炒熟(放鹽少量),裝入盤內。
鍋內再放油50克,加甜醬炒出香味,再將鴨碗內的湯汁潷入鍋內。鴨條翻扣于盤內炒過的鮮菜上面,將碗去掉。鍋內湯汁加水豆粉、味精、醬油,吐油亮汁、收汁濃稠時起鍋,淋在鴨條上面即成。
【注意】
1蒸鴨條時,湯汁不宜摻得過多,火力要旺,一氣蒸火巴。
2炒醬汁的甜醬不宜過多,油溫低才炒得出香味。
【特點】
此菜系醬香味型,原汁原味烹制的鴨子菜品。它具有醇濃味厚,油而不膩,火巴軟鮮香的特點。最宜老人食用。
豆豉鹽煎肉
【材料】
豬肥瘦肉豬從臀肉極佳400克、坨坨豆豉100克、郫縣豆瓣40克、青蒜苗75克、精鹽1克、醬油10克、菜油60克、味精1克。
【操作】
1豬肥瘦肉切成長約4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03厘米的薄片,郫縣三瓣剁細,蒜苗斜切成長約3厘米的節子,坨坨豆豉用手掰散成顆粒。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菜油燒熱,下肉片和鹽炒干水分,加放豆豉同炒出香味吐油時,鏟在鍋的一邊。放入郫縣豆瓣繼續炒出紅色,加入香蒜苗和味精、醬油,炒至蒜苗呈翠綠色起鍋,盛入盤內即成。
【注意】
1坨坨豆豉分姜豆豉和紅苕豆豉兩種,不論選用哪種,以風吹稍干為好。如果沒有坨坨豆豉,亦可用10余粒潼川豆豉或永川豆豉同炒,但用量不宜過多。
2四川民間常用甜椒、韭菜、青椒、蒜薹等時令蔬菜,代替蒜苗作此菜。
3青蒜苗本身要保持一定的水分,不用干蒜苗。下鍋后不宜炒得太久,要快速起鍋。
【特點】
此菜具有濃郁的四川民間風味。成菜咸鮮微辣,味醇厚,紅亮吐油,肉質干香化渣,是佐酒下飯的佳肴。
茭白炒肉絲
【材料】
肥瘦豬肉150克、精鹽6克、茭白200克、胡椒粉05克、泡紅辣椒3根30克、味精1克、化豬油100克、紹酒10克、鮮湯100克、水豆粉65克。
【操作】
1豬肉切成長約8厘米、粗約03厘米的絲子,放入碗內加鹽3克、水豆粉40克攪拌均勻碼好芡。
2泡辣椒去蒂去籽,切成長約6厘米的絲子,用清水淘洗一次,滴干水。茭白用刀削去老根部分粗皮,切成長約8厘米、粗約03厘米的細絲。用碗一個放入紹酒、味精、鹽3克、水豆粉25克、鮮湯調成滋汁。
3炒鍋置火上燒熱,放入化豬油燒熱,下豬肉絲炒散籽斷生;放入茭白絲繼續翻炒斷生至熟。烹入碗內滋汁,再次翻炒均勻起鍋入盤內即成。
【注意】
1肉絲和茭白絲都應粗細均勻,長短一致,成菜才美觀。
2碗內滋汁的鮮湯稍多點,炒好的菜肴才滋潤柔軟、滑嫩。
【特點】
這是一款白油咸鮮、軟炒菜肴。成菜鮮香滑嫩,顏色潔白,亮油亮汁,滋潤柔軟。
椒鹽茭白盒
【材料】
豬肥瘦肉150克、蔥、姜各10克、鮮嫩茭白300克、精鹽6克、雞蛋3克、醬油5克、干細豆粉50克、花椒面2克、面粉50克、麻油10克、熟菜油500克(耗125克)、芽菜30克。
【操作】
1將雞蛋、面粉、干細豆粉放入碗內調成蛋漿,另用一個小碟放入花椒面和炒過的鹽4克攪拌均勻成椒鹽碟。
2豬肥瘦肉洗凈,冬菜洗凈泥沙雜質和茭白嫩尖端部分,分別切成細顆,裝入碗內加醬油、味精、鹽2克、姜米子、細蔥花攪拌均勻成餡。
3選通身粗細,細嫩潔白均勻的茭白,斜切成兩刀一斷的片子,填入餡心夾好,在蛋漿內裹勻。再放入燒至五成油溫的鍋內,炸至呈淺黃色,熟透撈起,其余的依次做完,炸完。待油溫升至七成時將茭白盒子一齊放下去炸至外酥內嫩,色澤金黃,即刻倒去炸油,淋入麻油顛翻數下,起鍋入盤,撒上花椒面即成。
【注意】
茭白第一次炸的油溫要低一點,第二次炸的油溫不宜過低。餡心宜淡不宜咸。
【特點】
茭白又叫茭筍、蒿筍,屬禾本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茭白有肥厚的嫩莖,滋味鮮美,潔白柔嫩,略帶甜味。茭白夾餡心炸成酥脆香麻的茭白盒,獨具風味,是佐酒的佳肴。
紅苕粉蒸肉
【材料】
硬五花豬肉1方(1500克)、精鹽3克、紅心紅、200克、胡椒粉1克、郫縣豆瓣35克、醬油15克、大米粉75克、糖色5克、生花椒40粒、味精1克、蔥10克、醪糟汁15克、鮮(冷)湯125克、姜米子10克、豆腐乳汁10克。
【操作】
選用連皮的硬五花豬肉,揀凈殘毛,刮洗干凈,切成長10厘米、寬4厘米,厚05厘米的片子20片。放火盆內依次加入鹽、醪糟汁、郫縣豆瓣(剁細)、姜米、蔥、花椒(剁細)、胡椒粉、醬油、味精、豆腐乳汁、冷湯攪拌均勻入味,再將大米粉均勻撒入和勻后,依次一片一片擺入蒸碗內(注意肉皮向下緊貼碗底)。再將紅苕削去外皮切成大滾刀塊,放入拌肉的盆內加入大米粉25克、鹽1克、冷湯25克攪拌均勻,放在碗內擺放好了的肉上面,入籠內用旺火蒸15小時,至肉火巴為止。取出后將蒸肉碗翻扣在圓盤內將碗揭去即成。
【注意】
米粉粗一些為好。拌肉摻湯應考慮米粉的吸水率;否則蒸好的肉顯得過干。
【特點】
成菜醇厚、火巴軟、香甜、咸鮮,色澤紅亮,肥而不膩,是老少均宜的家常菜肴。
簡易壇子肉
【材料】
豬五花肉400克、精鹽8克、雞肉250克、冰糖30克、雞蛋2個、姜片10克、排骨150克、寸蔥節20克、熟火腿30克、味精15克、金鉤15克、胡椒粉05克、水發香菇50克、花椒10粒、綠葉蔬菜50克、料酒15克、水發魷魚150克、干細豆粉10克、水發蘭片30克、水豆粉40克、化豬油50克、熟菜油200克(耗50克)、鮮湯1500克。
【操作】
1雞肉250克切成一塊,排骨砍成寸節干,蘭片、火腿、香菇、魷魚均切成薄片,綠葉菜適當改刀,金鉤用熱水泡發好。冰糖炒成糖色汁。雞蛋煮熟去殼裹上干細豆粉,投入七成熱油鍋炸成金黃色,起鍋待用。
2選約7厘米見方的豬連皮五花肉一塊,先在肉皮上對角剞兩刀,深度約03厘米。另外再用無皮豬肥瘦肉100克剁細,盛入碗內加胡椒、姜水、鹽、料酒攪拌均勻做成一個大肉餅,投入七成油溫鍋內炸成獅子頭。
3取鋁鍋一個摻入鮮湯,放入雞肉、獅子頭、方塊五花肉、排骨,再加入糖色汁、料酒、鹽、姜、蔥、金鉤、胡椒、花椒等,上火燒沸揀去浮沫,移至小火慢燒2小時,直至色紅亮,火巴軟,再加入香菇、火腿、蘭片燒20分鐘起鍋。先將排骨放入盤內墊底,再將方塊肉、獅子頭、雞肉、雞蛋盛入排骨上面。鍋內揀去姜、蔥不用,淋入少量水豆粉勾芡,待芡汁濃稠后再放魷魚一齊舀入盤內即成。
【注意】
1燒制時要一次摻夠鮮湯,中途不能加水。用小火慢燒,不能用旺火燒,以免粘鍋焦煳。
2雞蛋不要煮得太老,炸制時間不宜太久,等肉燒粑再放入。
【特點】
壇子肉按照傳統做法費時、費料、費工。此菜為廣大家庭提供了能享受這名菜的美味的良機。
酥桃肉卷
【材料】
豬里脊肉300克、精鹽4克、核桃仁100克、醪糟汁5克、雞蛋2個、胡椒粉05克、干細豆粉70克、味精05克、姜、蔥各15克、麻油10克、熟菜油500克(耗50克)。
【操作】
1先將核桃用溫熱水泡2小時(其中換水3次)去掉苦澀味,投入五成油溫的鍋內炸干水分,撈起晾冷。豬里脊肉片去白筋,用清水洗一次,撈起滴干水,切成長約10厘米、寬約3厘米、厚約015厘米的長方薄片24片。盛入碗內加姜(拍破)、蔥(切長節)、鹽、醪糟汁、味精、胡椒粉、攪拌均勻碼好味,約半小時。
2碗內放入雞蛋清同干細豆粉40克調勻成蛋清豆粉,將碼好味的豬里脊肉片放入調拌均勻。再將肉片理伸,每片放入一個核桃仁,卷裹成筒形,依次做完。放入干細豆粉內裹一次使其周身粘滿,擺入一個盤內。
3鍋內熟菜油燒至五成熱,放進肉卷炸至熟透撈起;待油溫升至七成熱時再投入炸至皮酥內嫩,外色金黃,撈起盛入盤內,淋上麻油上桌。
【注意】
1肉片切得又長又薄為好。味要碼夠,菜成品后不再調味了。
2第一次是炸熟,第二次炸至外皮酥香。
3干豆粉要裹夠,但不可太多,也可用面包粉裹,其味更加鮮香。
【特點】
桃仁油炸成菜,酥香脆嫩。
宮保肉花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