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體例說明

一、本書文本以河上公注本和王弼注本為主要依據,同時參考帛書本進行確定。在版本校勘和訓詁方面,現代學者已經做了大量工作,本書亦擇善而從。對于版本間的差異,在經義大同小異的情況下,原則上均從傳世本;若帛書本足以證明更優,則從帛書本寫法。對于部分分歧較大的字句,本書將加以適當討論。除此之外,文本字詞的選定過程不再一一明示,以避免重復和煩瑣。

二、本書以現代漢語對各章進行重新釋義,以“文義”標識。“文義”有“文辭和義理”雙重意思,本書力求通過人們習慣的現代漢語的表達形式,將蘊含于文本的義理揭示出來。這一部分將致力于為讀者提供一個在思想和文字上均有高清晰度的現代漢語文本。

三、在前述工作基礎上,本書對每一章內容進行評唱。評唱體例見于宋代禪宗的學術領域,其意是指對佛教經文或禪師教學問答等進行的綜合解釋、賞析、評論以及贊頌。本書用評唱體例,取禪宗面對經文時重視實踐、直擊心靈、直面世界的教學方式,目的是與讀者一同去“體認”而不是僅僅依據我們有限的理性去“解釋”文本。

本書依據思想類型學,將《老子》思想內容分為三類:其一是以解釋宇宙本源和生成過程為主旨的宇宙哲學,包括傳統的形而上學與自然哲學;其二是以治心修身為主旨的生命哲學;其三是以治世理國為主旨的政治哲學。本書的評唱將兼顧三種體系,力求將老子的思想體系完整地呈現出來。在進行評唱時,我將征引相關的知識和思想資源,并盡可能以直接引述的方式將參考材料展示出來。這種做法的目的有三:其一是為我自己的看法提供文獻證據;其二是表明本書對既存認識的繼承和發展;其三是期待讀者亦能從中得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對于本書引述的內容,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目的進行細讀或略讀。

為方便初學者的閱讀,對于這一部分中有難度或有歧義的古典文本,我將在正文中增加白話解釋。另外,所有引文均以傳統的隨文注釋方式提供出典信息;涉及同一作者多部文獻時,則以標注文獻名稱或其他方式進行區分。在引述《老子》文本時,除極個別情形,一律以本書確定的寫法為準。

四、本書重新為文本選定注釋。前人注本以河上公注和王弼注最為著名;前者融治身理國思想為一體,后者側重于哲學層面的發揮。本書注釋以這兩個注本為主選定,對于后世出現的精深注釋或有新意的考訂,亦適當摘錄,以供讀者進一步參考。此外,對部分難解或有分歧的字句,亦將在本部分進行適當的辨析。不同于傳統的“集注”,本部分旨在為前述評唱提供必要補充,而非因襲舊說,并借此表明本書對前人智慧的繼承,以及本書獨自的發明和心得所在。

五、本書為每一章重新擬定一標題。傳世本通常分“道經”和“德經”二篇,全體分為八十一章;除河上公注本有明標旨趣的標題外,其他傳世本或以每章首句為標題,或只有數字序號。本書為各章新擬標題,著眼于提示本書解讀的重心,而非對各章主旨進行概括。其實,《老子》文本自身有特定的結構,對同一主題常有正反直曲等多種表述,時而嚴密說理,時而直抒胸臆。本書的標題亦不拘一格,但我希望它們在整體上能呈現出老子思想的主要內容。

六、本書參引的《老子》各注本的文獻信息,均在“參考文獻”中加以明示,而引述的其他相關古籍或資料由于比較常見,且僅涉及原文,版本信息不再一一單列。本書參引的其他文獻,版本信息皆明示于參考文獻當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东县| 河西区| 临西县| 图木舒克市| 江达县| 婺源县| 伊川县| 鹤壁市| 广南县| 红桥区| 习水县| 理塘县| 施甸县| 凤冈县| 禹城市| 东平县| 闽侯县| 上栗县| 宿州市| 永新县| 增城市| 慈溪市| 高阳县| 永清县| 噶尔县| 西贡区| 黄梅县| 青龙| 射洪县| 辉南县| 桂平市| 广灵县| 和龙市| 台湾省| 徐汇区| 谢通门县| 松江区| 田阳县| 甘泉县| 清水河县| 望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