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埃及史》的史源與內容

據約瑟夫斯記載,曼涅托“撰述本國歷史系譯自圣籍(?κ δ?λτων ?ερ?ν)”(殘篇42)和“古代記錄(τα?? ?ρχα?αι??ναγραφα??)”(殘篇54),他“以從圣卷(?κ τ?ν ?ερ?ν γραμμ?των)翻譯埃及歷史為己任”(殘篇54),此外,其作品還源自某些“來源不清的傳說編纂者(?κ τ?ν ?δεσπ?τω? μυθολογουμ?νων)”(殘篇50)或者“來源不清的傳說(το???δεσπ?του? μ?θου?)”(殘篇54)。(41)

從希臘文描述可以看出,所謂的“圣籍”“古代記錄”以及“圣卷”不僅與神廟或祭司(即“神圣的”)有關,而且均為書面記錄而非口頭傳統。(42)據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Diod. Sic. 1.44.4,1.69.7),埃及祭司擁有自遠古代代相傳的關于其國王統治的“圣書”記錄(?ναγραφ?? ?ν τα?? ?ερα?? β?βλοι? ?κ παλαι?ν χρ?νων),與曼涅托同時代的希臘史家阿布德拉的赫卡特烏斯撰述的埃及歷史也是源自“埃及祭司們的書面記錄”(τ? παρ? το?? ?ερε?σι το?? κατ’ Α?γυπτον ?ν τα?? ?ναγραφα??)。再者,約瑟夫斯宣稱他自己撰寫的猶太歷史同樣“源自我們的圣書”(?κ τ?ν παρ’ ?μ?ν ?ερ?ν β?βλων)、“圣卷”(?κ τ?ν?ερ?ν γραμμ?των)以及“記錄”(?ν τα?? ?ναγραφα??)。(43)他還明確記載道,所謂的“圣書”是由猶太祭司和先知精心保存的文字記錄,至史家所生活的時代仍然高度準確,而且只有先知或出身祭司家族的人方能理解并據其撰寫古史。(44)以此推測,曼涅托撰寫《埃及史》所依據的“圣籍”和“圣卷”應該是指古代埃及神廟所藏的祭司記錄,包括埃及諸王的年代記、各類王表以及年表等。(45)

約瑟夫斯所說《埃及史》的另一種史源,即“那些來源不清的傳說編纂者”或“來源不清的傳說”可能同樣出自神廟。(46)因為現代學者研究發現,古埃及的神廟圖書館內保存了大量的書面記錄,所記內容包括神話傳說,統治者、祭司或其他顯貴的傳奇故事,以及某些奇異事件等,這些文獻可能本身便是古埃及祭司所接受教育的一部分。(47)

“圣籍”與“傳說故事”指的是古代埃及神廟所藏的祭司記錄與其他文獻,其所記內容包括埃及古史與諸王功業,記述準確度與可信性在古代世界尤其是希臘世界得到認可,而且其中部分文獻應該能夠被出生于塞本尼托斯又在太陽城出任高階祭司的曼涅托直接使用。再從現存殘篇來看,曼涅托所據史料并不僅限于此,這位“諳熟希臘教育”(殘篇42)的埃及祭司至少較為熟悉荷馬和希羅多德的作品。(48)可以推測,希臘化時代早期亞歷山大城圖書館的修建與運行(49),以及曼涅托自身的文化政治背景,使得他能夠接觸并使用包括荷馬和希羅多德在內的古希臘著作家的作品,館內的豐富藏書也極有可能是《埃及史》述及其他非埃及民族相關記錄的史料來源。

然而,并無任何現存文獻可確定曼涅托所據的史料。(50)這當然可能是由于部分文獻因代遠年湮、水火兵燹而無以存世,但另一方面或可證實,曼涅托并非只是把業已存在的埃及文獻翻譯為希臘語(51),他首次嘗試了撰寫一部相對客觀、可證且完整的埃及通史。

曼涅托“把自己的記述分為三卷”,“所涉至波斯王大流士之前統治埃及的神、半神、亡靈以及凡人王”(殘篇1)。綜合現存殘篇還可看出,《埃及史》每一卷均包含若干個古埃及王朝,并在結筆處附有該卷記述的國王總數及其統治時間總和。(52)

具體而言,《埃及史》第一卷首先記述了遠古時期由數位神和半神統治的王朝。(53)該王朝第一位統治神是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最后一位是半神宙斯,共計七位神與九位半神,統治時間逾兩萬年。(54)對現代學界而言,《埃及史》記述的諸神統治時期顯然是無稽之談,但從中仍可得到一些重要信息:赫菲斯托斯即埃及神普塔(Ptah),是古埃及工匠之神,亦是孟菲斯神學(Memphite Theology)的創世之神。(55)除了赫菲斯托斯之外,曼涅托還記載了其他多個古希臘人耳熟能詳的神名如赫利俄斯(Helios)、克洛諾斯(Cronus)以及提豐(Typhon)等。他不僅對這些埃及神祇的希臘名稱較為熟悉,還接受了在希臘文化圈內早已存在的神名轉譯方式。(56)但是曼涅托又把某些受古希臘人尊崇的著名神祇視為“半神”(?μ?θεο?),如“半神阿瑞斯”“半神阿波羅”“半神宙斯”等,并且認為宙斯是最后一位統治埃及的半神。如此記述是否意在突出埃及文明比希臘文明更加歷史悠久,其讀者對此又作何反應,現已無法考證。

“繼亡靈與半神之后”(殘篇6),《埃及史》第一卷依次記述了第一至第十一王朝的埃及諸王,其中第一王朝第一位王是美奈斯(Μ?νη?,即現代學者所稱的美尼斯)。除了王名與統治時間之外,該卷還述及宮殿建造、災荒和地震、神圣動物崇拜、利比亞人反叛、醫學與石制建筑發展以及修建金字塔等諸多歷史事件;第二卷記述了第十二至第十九王朝的國王及其功績,其中包括埃及王征服亞細亞與歐羅巴,修筑迷宮,“牧人”(即喜克索斯人)入侵、統治埃及又被驅逐,王室內訌以及特洛伊陷落等;第三卷記述了第二十王朝至第三十一王朝(57)的諸王統治,以及古希臘奧林匹亞賽會首次舉辦、耶路撒冷被亞述人攻陷、波斯王入主埃及等事件,全書終于大流士“被馬其頓人亞歷山大所殺”(殘篇75)。除史事外,《埃及史》還記錄有王被河馬或鱷魚帶走殺害(殘篇6、殘篇27)、混有蜂蜜的尼羅河水泛濫(殘篇8)、小羊開口講話(殘篇64)等傳說。

就現存殘篇來看,《埃及史》對“神、半神、亡靈”統治的描述僅占少量篇幅,因此可以說,它主要以時間為序,記述了遠古時期至亞歷山大征服前夕古代埃及的王朝更迭與王位繼承。據估算,曼涅托全書涉及3000年左右的埃及古史以及400多位埃及國王,現今留存有114個王名,其中84個可與現代埃及學界發現并確定的王名做對比。(58)《埃及史》也因此自法國學者商博良(Champollion)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之時便被視為權威性的參考資料(59),而且在埃及學研究中仍然占據著重要地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中阳县| 翼城县| 南投市| 林甸县| 重庆市| 扎兰屯市| 恩平市| 麟游县| 乌审旗| 平原县| 湛江市| 淄博市| 郁南县| 尼木县| 察哈| 专栏| 改则县| 湾仔区| 凤凰县| 平凉市| 博白县| 罗山县| 伊金霍洛旗| 宿州市| 高阳县| 甘肃省| 施甸县| 宜阳县| 浑源县| 望谟县| 台州市| 台安县| 永德县| 东乌| 九江县| 万安县| 台湾省| 菏泽市| 西乌|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