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 重生萬歷:我只想保命撬江山
- 森上木
- 2156字
- 2025-07-26 07:38:11
他第一次,在這個時代,感受到了那種發自內心的,對未知的恐懼和對自身無能的憤怒。
第二天,文華殿早朝。
果然,南直隸三府的疫情,成了引爆朝堂的第一個火藥桶。
奏報一經通傳,整個大殿瞬間炸開了鍋。
“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立刻封鎖疫區!”
內閣首輔高拱第一個出列,他聲音洪亮,面色凝重,
“凡蘇、松、常三府,所有水陸要道,一律由兵部調撥兵馬,配合地方衛所,嚴防死守!
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違者,以軍法論處!”
“高閣老所言極是!”張居正緊隨其后,聲音雖不如高拱洪亮,卻字字千鈞,
“瘟疫之烈,甚于猛虎。一旦擴散,后果不堪設想。
如今京師左近,各項工程正如火如荼,數十萬民伕聚集,萬一……”
他沒有說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他話里的意思。
一旦疫情傳入京畿,那承運建筑行和即將開工的水庫,都將成為一個巨大的死亡陷阱,他這兩年多的心血,將毀于一旦。
然而,他們的話音剛落,一名江南籍的都察院御史便跳了出來,聲淚俱下地跪倒在地。
“陛下!萬萬不可啊!”他哭喊道,“封鎖疫區,無異于將三府數百萬生民,置于水火之中,活活等死啊!
此舉與暴秦何異?朝廷豈能行此不仁不義之策!”
他這一開口,立刻引來了一片附和之聲。十幾名同樣是江南出身的官員,齊刷刷地跪了下去。
“陛下,三府乃我大明財賦重地,名士大儒,巨商豪紳,云集于此。
若一概封鎖,豈不是玉石俱焚?我等懇請陛下天恩,準許三府之內,身體康健,家有余資者,先行離開疫區,另擇潔凈之地暫避。
如此,既可保全我大明元氣,又能減輕疫區負累,實乃兩全之策啊!”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什么“保全元氣”,什么“減輕負累”,
內核卻再也簡單不過:讓我們這些有錢有勢的先跑,至于那些跑不了的泥腿子,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去吧!
高拱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指著那群人,怒喝道:“放屁!簡直是無恥之尤!你們所謂的‘身體康健’,
誰能保證?瘧疾潛伏,發作無常,今日康健,明日便可能臥床不起!放你們出來,是想讓整個大明都跟著你們一起陪葬嗎?!”
“高閣老此言差矣!”那御史梗著脖子反駁,
“我等只是為國惜才,為民請命。若將我等與那些販夫走卒一同困死城中,于國何益?
朝廷正值用人之際,我等若有不測,豈非國家之巨大損失?”
“你……”高拱被這番無恥的言論氣得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朱翊鈞的聲音在寂靜的文華殿中回蕩,沒有一絲溫度:“高閣老與張先生所言,乃是老成謀國之論。
傳朕旨意,南直隸都指揮使司、應天府府尹,即刻調集兵馬,協同地方衛所,
封鎖蘇、松、常三府所有水陸要道。三府之內,官民一律原地待命,不得擅出。違者,斬。”
他的目光如刀,緩緩掃過底下跪著的那片江南籍官員,聲音愈發冰冷:“至于諸位愛卿所言,‘保全元氣’之策……”他拖長了音調,
每個字都像一塊冰砸在眾人心頭,“國難當頭,不想著與民同舟,共克時艱,卻只想著讓一部分人先走。
朕倒想問問,你們是想保全我大明的元氣,還是想保全你們自家的元氣?
這些年,三府的賦稅,養著你們。三府的百姓,供著你們。如今大難臨頭,你們倒想把他們像敝履一樣扔掉?”
“陛下息怒!臣等絕無此意!”那名都察院御史嚇得魂飛魄散,連連磕頭,額頭撞在金磚上發出“咚咚”的悶響。
“有沒有,你們自己心里清楚。”朱翊鈞收回目光,不再看他們,仿佛多看一眼都是臟了眼睛。“退朝。”
兩個字,如同天憲,再無人敢多言。
高拱與張居正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凝重。
皇帝的決斷,比他們預想的還要快,還要狠。
而那些跪在地上的江南官員,在短暫的死寂之后,一個個面如死灰地爬了起來。
他們不敢再言語,只是在同僚之間,交換著絕望而又隱晦的眼神。
退朝的路上,幾個江南籍的京官不約而同地走到了一處偏僻的廡房下。
為首的,正是方才那個帶頭哭諫的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楊惟善。
“楊大人,這……這可如何是好?”一個六部的主事急得滿頭是汗,
“陛下降下的是死命令,兵馬一動,蘇松常就成了個鐵桶,我那不成器的侄兒還在蘇州府里,這豈不是……”
“噤聲!”楊惟善臉色鐵青,低聲喝道,“陛下今日在氣頭上,你還敢在此非議圣裁,是嫌脖子上的腦袋太牢固了嗎?”
眾人頓時不敢再言。
楊惟善背著手,在廊下走了幾步,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圣旨從宮中發出,經內閣、兵部,再到南直隸都司,快馬加鞭,最快也要五天。
而我們的信,只需要一天。”他壓低了聲音,幾乎是從牙縫里擠出這句話,
“八百里加急的驛馬,我們用不了。可我們哪家在京郊沒有幾個得力的莊頭和幾匹好馬?
連夜出城,人歇馬不歇,四天之內,足夠把消息送到家了。”
“可……可萬一被發現了,這可是欺君之罪,要誅九族的!”有人膽怯了。
“欺君?”楊惟善冷笑一聲,“我們是欺君,還是在救自己的家人?
圣旨是封鎖疫區,可沒說不許家書往來。我們只是……只是心憂家人,提前報個平安罷了。
至于家里人收到信,是跑是留,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與我們何干?”
他這番話,偷換概念,顛倒黑白,卻正中眾人的下懷。
是啊,我們只是寫信,又沒讓他們跑。他們自己要跑,關我們什么事?
“楊大人高見!”眾人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紛紛附和。
“事不宜遲,各位馬上回去寫信。
記住,信里不要提朝廷封鎖之事,只說疫病兇險,讓他們速速攜帶家財,去往江西或湖廣等地的祖宅暫避。
就說……就說我夜觀天象,見江南有大兇之兆。”
楊惟善說到最后,臉上竟露出一絲荒謬的自嘲。讀了一輩子圣賢書,到頭來,竟要用這種裝神弄鬼的法子來救命。
眾人心領神會,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