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清河考場與無形的刀鋒

清河縣人民醫院熟悉的、帶著點陳舊消毒水味道的空氣涌入鼻腔。

急診科依舊嘈雜,但這份喧囂在張偉耳中卻帶著一種久違的、踏實的親切感。

王主任的大嗓門,張姐風風火火的指揮,護士們熟悉的鄉音……一切仿佛沒變,又仿佛一切都不同了。

“哎呀!我們的‘省城專家’回來啦!”張姐第一個看見他,眼睛一亮,沖上來就拍他肩膀,力道依舊豪邁,目光卻在他臉上和左手上仔細逡巡,“瘦了!精氣神倒更足了!手……真好了?”她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張偉活動自如的左手。

“全好了,張姐,比之前還好使?!?

張偉笑著,反手輕輕握了握張姐的手,那份新生的力量感和穩定讓張姐驚訝地睜大了眼。

王主任聞聲從主任辦公室出來,臉上笑開了花:“小張!回來得正好!材料都給你備齊了,就等你這個主角!”

他拉著張偉進屋,桌上整齊地碼放著厚厚一摞材料:進修鑒定表(省醫科大附一院急診中心鮮紅的公章和宋偉明、孫教授龍飛鳳舞的簽名/評語極具分量)、執業醫師證復印件、規培合格證明、年度考核表……最上面,是那份精心裝訂的《基于核心解剖標志的急診腹部創傷快速風險評估路徑初探》論文稿,以及陳主任親筆簽名的推薦信復印件。

“陳主任這推薦信,寫得夠分量!”

王主任指著信上“思路新穎,實戰性強,對基層急診具有重要推廣價值”等評價,笑得合不攏嘴,“還有這省院的鑒定,宋閻王和孫教授的簽字!硬通貨!硬得不能再硬了!趙副院長看了都直點頭!”

張偉撫摸著論文稿光滑的封面,省城挑燈夜戰的畫面閃過腦海。

這是他學術道路上的第一塊基石,更是沖擊主治的關鍵砝碼。

“不過小張啊,”王主任壓低聲音,神色嚴肅了些,“這次晉升名額有限,盯著的人不少。院里幾個老資歷的住院醫也報了名。你雖然硬件過硬,省院鍍了金,但畢竟年輕,在縣里年頭短。明天的評審答辯是關鍵!病例匯報選好了嗎?一定要選最能打、最能體現你水平的!”

張偉早有準備,從材料里抽出一份病例摘要:“就這個。城郊高速連環車禍夜,省院急診收治的胸腹聯合傷、失血性休克患者。張力性氣胸緊急穿刺、骨盆骨折腹腔大出血快速超聲(FAST)鎖定脾破裂、緊急送手術室。全程處置時間不到十五分鐘,為手術搶回關鍵時間。”

王主任看著摘要,倒吸一口涼氣:“好家伙!省院的大場面!這個病例夠分量!就它了!好好準備!”

第二天下午,醫院小會議室被臨時布置成答辯考場。

空氣凝重。長方桌一端坐著評審委員會成員:趙副院長(主委)、醫務科劉科長、內科李主任、外科王主任(張偉的直屬主任)、還有一位頭發花白、表情嚴肅的返聘老專家鄭老。

桌子的另一端,孤零零放著一把椅子,等待著答辯者。

張偉深吸一口氣,推門而入。

深色的西裝(臨時借的)讓他顯得格外挺拔,左手的穩定感傳遞著無形的自信。

他目光掃過評委,微微鞠躬,將論文稿和病例摘要復印件分發到每位評委面前。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是急診科住院醫師張偉?,F將我的專業技術工作、進修情況及代表性病例向各位匯報……”

張偉的聲音沉穩有力,帶著省院淬煉出的干練。

他簡述了在清河縣醫院的工作積累,重點突出了省院進修的收獲——技術提升、規范理念、尤其是空間解剖感知在復雜創傷處置中的應用。

匯報簡潔,重點突出。

接著是重頭戲——病例匯報。

張偉走到投影儀前(蘇晴昨晚幫他調試好的),打開精心制作的PPT。

沒有花哨的動畫,只有清晰的傷情照片(脫敏處理)、關鍵的影像截圖(CT顯示骨盆粉碎性骨折、FAST顯示腹腔大量積液)、以及他手繪的核心解剖區域風險圖(肋膈角、腹盆腔、腹股溝三角),標注著致命的危險結構和快速評估的體表投影點。

“患者男性,35歲,高速車禍致胸腹聯合傷、失血性休克入院……”張偉的講述條理清晰,語速適中。

他重現了那個血色之夜:如何在混亂中瞬間鎖定張力性氣胸(體表體征+肋膈角解剖投影),精準穿刺;如何根據骨盆變形和休克狀態,結合解剖知識,快速將FAST探頭靶向指向脾區,第一時間捕捉到積血;如何通過腹部巨大傷口直觀判斷深部大血管損傷(腹壁下動脈區域),果斷決策緊急送手術室。

他著重強調了解剖知識在快速決策中的核心作用。

手指點著PPT上的手繪圖:“不是儀器告訴我哪里危險,而是解剖結構告訴我哪里必須最快去看!FAST是驗證工具,解剖認知是指引方向的刀!”

【空間感知】在匯報中無聲流淌。

他站在臺前,身形沉穩,眼神銳利,那只曾經“慢”的手,此刻指點屏幕,動作精準穩定,仿佛握著無形的柳葉刀,將復雜的傷情和解剖關系剖析得淋漓盡致。左手的每一次穩定點擊,都無聲地展示著它的新生。

病例匯報結束。

評審室陷入短暫的沉寂。

“嗯?!壁w副院長首先開口,目光帶著贊許,“處置果斷,流程清晰,解剖基礎扎實。省院沒白去!這個病例選得好,充分體現了急診創傷處置的核心能力。”

醫務科劉科長翻著論文稿:“張醫生這篇論文,角度很實用啊。把高深的解剖知識轉化成基層急診能用的快速評估路徑,很有價值。陳主任的推薦分量很重?!?

內科李主任更關注細節:“你在FAST探查時,如何快速準確找到脾區?基層設備有限,探頭位置偏差一點可能就漏了。”

“李主任問得好。”張偉早有準備,走到投影前,調出一張腹部體表圖,手指精準地點在左肋弓下緣與腋中線的交點區域,“這里是脾臟體表投影的核心區。結合患者骨盆骨折導致的體位傾斜,預判脾臟可能下移,探頭中心點下移兩指寬,加壓扇形掃查,重點看肝腎隱窩(Morison陷凹)積液深度。解剖位置是指南針?!?

外科王主任(張偉的主任)臉上有光,但還是故意板著臉:“處置流程看著沒問題。但你當時左手不是傷著嗎?深靜脈穿刺誰做的?病歷上沒寫助手。”

“報告王主任,是我自己做的?!?

張偉平靜回答,舉起了自己的左手,“當時左手功能受限,但深靜脈穿刺(右側頸內)是右手操作。穿刺點定位和進針角度依賴空間感知和解剖認知,單手可以完成?!彼乱庾R地活動了一下左手手指,動作流暢穩定。

一直沉默的鄭老推了推老花鏡,聲音低沉卻帶著穿透力:“小伙子,解剖圖畫得不錯,位置準。但你這套‘空間感知’、‘解剖之眼’的,聽著玄乎。在咱們清河縣這地方,沒那么多高精尖儀器,靠的是實打實的手感和經驗。你這一套,能在咱們這兒落地嗎?別是花架子?!?

問題尖銳,直指核心。

幾位評委的目光都聚焦在張偉身上。

張偉沒有慌亂。

他迎著鄭老審視的目光,語氣誠懇而堅定:“鄭老,您說得對。再好的理論,不能落地就是空中樓閣。這套方法的核心,不是儀器,而是對核心解剖區域的深刻理解和快速應用能力。它要求醫生腦子里有一張清晰的‘地圖’——哪里是要命的血管神經,哪里是容易受傷的臟器投影。在縣醫院,我們設備有限,但眼睛、手、腦子是通的!”

他指著PPT上簡單的手繪圖:“這些圖,不需要高精尖,一支筆一張紙就能畫。重點是把這些要命的地方刻在腦子里!遇到傷員,一眼掃過去,結合受傷姿勢和喊痛的位置,腦子里這張圖就要亮起來,知道先看哪里、最怕什么!這才是‘解剖之眼’的真意。它不是超能力,是扎扎實實練出來的基本功!”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評委:“在省院,我處理的是最急最重的傷;回到清河,我希望能把這種基于解剖的快速判斷思路帶回來,結合我們現有的條件,讓更多危急的傷員,能在第一時間抓住最關鍵的那幾分鐘!”

張偉的回答,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帶著手術刀般的鋒利和沉淀后的力量。他站在縣醫院的答辯場上,手持無形的“解剖之刀”,剖開的不僅是病例,更是他對基層急診的深刻理解和未來藍圖。

評審室里再次安靜下來。鄭老看著張偉,又低頭看了看桌上那份透著實戰氣息的論文稿和病例摘要,布滿皺紋的臉上,那絲嚴肅的審視,緩緩化開,最終變成了一抹幾不可察的、帶著認可和期許的弧度。

無形的刀鋒,已悄然劈開了通往主治之路的第一道門縫。

求收藏,求推薦票?。。?

拜托啦,各位大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林| 大渡口区| 介休市| 大渡口区| 新沂市| 两当县| 镇平县| 固镇县| 云霄县| 陇川县| 大丰市| 那坡县| 甘谷县| 铁岭市| 望城县| 银川市| 普陀区| 邵东县| 通江县| 正镶白旗| 新安县| 华宁县| 克拉玛依市| 乐东| 广河县| 河池市| 苍南县| 睢宁县| 宁蒗| 鄂温| 乌拉特后旗| 黑龙江省| 新绛县| 沙河市| 措勤县| 汶川县| 库伦旗| 沙雅县| 班玛县| 安乡县| 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