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蔬菜蛋餅謀生路

縣令府外,李長安捏著手里的五貫銅錢,踱著步子往回走,嘴里一邊咕噥:

“我堂堂天命加身的穿越者,結果最后……得靠賣煎餅養活自己?”

一想到這,他又忍不住笑了笑。

“不過好歹是有賺錢的門路了……也算是個實事求是的穿越者。”

銅錢在袖袋里叮當作響,他已經在心里分好了賬。

一貫買雞蛋蔬菜食材,一貫備用零錢,三貫用來定制一輛小推車。

李長安背著手,漫無目的地晃到了西巷。

西巷是魏縣最熱鬧的地方之一,飯鋪、布莊、菜攤、書肆、鐵匠鋪、藥鋪、油坊……擠得滿滿當當。尤其到了中午時分,巷子中食香四溢,人聲鼎沸。

李長安靠著墻,瞇眼觀察那些擺攤的小販。

他們大多是推著木架子,頭上蓋著油布,一摞摞米糕、肉餅、甜湯提前準備好,壘在竹籃、陶碗里,吆喝著賣。

很少有人“現場制作”。就算有,也只是在自己門前——譬如那“陳家燒餅鋪”,一口爐灶嵌在鋪前墻腳,一邊烤餅一邊喊價,但人家后頭是有屋有灶的鋪子。

“擺攤多是先做后賣……要是能邊走邊做,必然能搶先一步。”

李長安心中一動,腦海里立刻浮現出前世夜市上那些拉風的小推車:帶爐灶、帶鍋面、可以現場攤餅的那種!

“做賣一體,既能烙餅,也能當攤車。”他心中油然升起了一股沖勁,“既然穿越了,也得整點獨家生意才行!”

他當即掉頭直奔木匠鋪。

“這位客人可是要打車?”

木作鋪門前,一名身材削瘦、穿著粗布馬褂的中年工匠正敲著榫卯,聞聲抬起頭來,目光上下打量著李長安。

李長安拱手笑道:“正是,在下想做一輛能推著走的小車,但這車有點特別,勞煩師傅聽我細說。”

“嗯?”工匠皺了下眉,放下手中木槌,略顯謹慎地回道,“車是常做的,什么叫特別?”

李長安走上前,語氣誠懇:“是這樣,我想做的是一輛能在街頭攤煎餅的小車,不是那種拿來拉貨的獨輪車,而是有案板、有火灶,還能推著走,邊走邊賣。”

工匠眉頭微動,沒說話,只是示意他繼續說。

李長安見狀,索性從袖中掏出在家里畫的草圖,鋪在桌上,逐一點著解釋:

“這車架,用槐木或榆木打底,車輪做成輻條式,直徑兩尺,外包鐵箍。架高四尺五,寬三尺。”

“底部加橫撐,為的是防止爐灶那頭傾斜,后輪兩邊做活動木楔子,停下插地固定。”

“這前頭,是灶口,我準備嵌個陶爐進去,放個一尺二的鐵鏊子來煎餅。”

說著,他指了指圖上后段:“這塊是案板,便于搟面、切菜,下頭抽屜存鹽罐、搟面杖,再掛兩個竹籃盛菜和蛋。”

魯木匠聽到這,眼中終于有了一點興趣,但語氣仍帶謹慎:“……你說得頭頭是道,可這玩意兒,我還真沒做過。”

李長安苦笑一聲:“我也沒見過,只是前世……咳,是我從前在南方夜市看到過類似的。想著如今縣中還沒人做過,若真做成,肯定搶眼。”

魯木匠盯著他看了幾眼,像是在辨認他是不是說胡話。片刻后,他抬手摸了摸下巴:

“行吧,我可以打。只是你這活,三日起步,且不便宜。”

“用料、工時怎么算,我照規矩出。只求做得結實、牢靠。”

工匠點了點頭:“那行,半日后你來確認尺寸。爐灶那一頭,得你自己找鐵匠打鏊子和炭架,我只做木的。”

李長安拱手:“多謝師傅。”

走出木作鋪時,已近午時,巷子口那頭傳來街坊賣醬菜的吆喝聲,夾雜著炭火燒紅的“哧啦”聲。

李長安沿著石板街,拐進了不遠處的鐵匠鋪。

“叮——鏘——”

火爐邊,一名光著膀子的大漢正掄錘鍛鐵,臂膀青筋綻起,汗水浸透背心,赤腳踩著地面,腳邊炭灰翻飛。

“師傅——”李長安站在門口,大聲喊道。

鐵匠頭也不抬,粗聲問道:“喊什么?我又不聾。”

“師傅我想打一個鏊子,直徑一尺二,邊緣要翹起,厚半寸;再加一副火盆,底部要通風抽屜,能用炭,能控溫。”

“……嗯?”

這一回,大漢停了錘,抬頭盯了他一眼,語氣明顯帶了點疑問:

“你要這鐵鏊……是做什么的?”

“煎餅。”

“你要開店?”

“不是,是推著車做。”

鐵匠“哼”了一聲,語氣中多了幾分狐疑:“邊走邊賣?你當你是夜攤上那幫打銅鑼的?”

李長安笑笑,沒有多辯。

他從袖中取出另一張圖紙,攤在一旁的案臺上:“爐口要嵌入鏊子,底下鐵柵托炭火,下面再做個抽拉的炭盒,這樣收火、添火都方便。”

“鏊子厚點,不容易焦,火溫穩定;爐盆要輕便,但不能變形,尺寸得卡得死,不能晃。”

鐵匠看著圖,粗指頭刮了下額角的汗,聲音低了幾分:“你這玩意倒是新奇。”

李長安點頭:“車子我已經找木匠下單,這爐灶一頭就靠你了。”

“……成色要求?”

“能用,別太花里胡哨,也別太粗糙。看著要實在。”

鐵匠想了想,丟下鐵錘:“兩日后來拿。鏊子四百文,火盆再算一百,算你五百文整。”

“成交。”

李長安利落應下,心中卻略微心疼。五百文,再加前頭木作、菜錢、雞蛋油鹽……五貫錢怕是要見底。

可也值得。

這是他“副業攤販生涯”的第一步,若能吸引客流,趁著放糧外順帶賣個煎餅,日子也算是能過。

“對了。”李長安補上一句,“鏊子要鍛打得圓滑,灶臺有兩個托耳,別忘了留卡扣位。”

鐵匠看他一眼,嘟噥:“讀書人也有這腦子,倒稀罕。”

李長安咧嘴一笑。

說完轉身離去,身后鐵錘聲重新響起,只不過節奏比剛才慢了幾分。

李長安在裁縫鋪買了個布袋,走進西巷口的菜市。

空氣中混雜著炭火味和新鮮菜葉的清香,地面濕滑,吆喝聲夾雜在一起,吵的腦瓜子嗡嗡的。

他擠到菜攤前,先買了韭菜、白菜和一捆嫩蘿卜。

這些是用來搭配煎餅的,不容易壞,也容易處理。

攤主是個四十多歲的大娘,動作利索。

“全要?”她問。

“嗯,稱好,一起裝袋。”

大娘看了他一眼,沒多說,麻利包好遞過來。

李長安接過,又去了賣蛋的攤子,買了一籃雞蛋。

賣雞蛋的是個老漢,眼睛有些渾濁,手卻穩,雞蛋碼得整整齊齊。

“雞蛋多少?”

“今天新下的,兩文一枚。”

“來十個。”

李長安付錢,老漢點了點頭,將雞蛋用麥秸小心墊好,裝進竹罐。

一路下來,李長安動作利落,并不多話,只在心里默默估算著每樣食材的用量和保存時間。

到了醬坊,他站在門口猶豫了一下。

“甜面醬做不來,得找替代。”他低聲嘟囔。

店里陳設整齊,靠墻三只大缸,左邊寫著“豆醬”,右邊“蜜醬”,中間還有個混合缸,味道香濃。

他看了一會兒,對掌柜說道:“豆醬一斤,蜜醬半斤。”

掌柜取了兩罐油紙包好,遞過來。

“你要調菜?”

“烙餅用。”

“哦。”掌柜掃了他一眼,不咸不淡。

李長安沒解釋,拱拱手就走了。

剛出門,便聽得身后有人低聲道:“那不是上次告官的那書生?”

他腳步一頓,扭頭看去。

幾個買菜的大嫂正在背后嘀咕,目光往他這邊瞥來。

有人面露驚訝,有人悄聲議論,還有個年長些的婦人冷哼一聲:“得罪了那劉大官怕是沒幾天好日子了?”

李長安神情自若,笑了笑:“天底下,總不能只讓惡人過好日子。”

那婦人一愣,低頭不語了。

他提起菜籃,頭也不回地走遠。

最后他又去肉攤,買了些豬前腿肉和雞腿,想著回去腌一腌,試做煎餅夾肉的樣式。

一圈轉下來,銅錢花去不少。

李長安邊走邊想著:“菜有了,肉有了,醬也試著配……就看能不能做得好吃。別第一天開張,就砸了攤子。”

陽光透過巷口斜灑下來,他提著沉甸甸的籃子,轉身朝著自家小院走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荃湾区| 屯留县| 阿城市| 汾西县| 莱西市| 哈密市| 梁山县| 安顺市| 东城区| 尉氏县| 泰来县| 如皋市| 保亭| 温泉县| 江山市| 锦屏县| 垫江县| 东至县| 古浪县| 高安市| 醴陵市| 湘阴县| 资源县| 马尔康县| 平陆县| 盐城市| 会宁县| 高唐县| 洛浦县| 晋中市| 泗洪县| 长治市| 蕉岭县| 韶山市| 金阳县| 合川市| 光山县| 翁源县| 屯昌县| 巩留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