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覺送走盧象升和孫傳庭一行之后便回到御書房中。
這一回他倒是沒急著批閱奏折。
皆因御案上還擺著兩本書,一本就是《新制諸器圖說》,另一本是《遠西奇器圖說》。
這兩本都是王徵編著的,且還是近兩年才刊行的。
王徵也跟他大致說了一下,《遠西奇器圖說》偏重的是原理講解,《新制諸器圖說》偏重的則是應用。
他打開《遠西奇器圖說》一看,那都不由得露出一絲震驚之色。
這里面介紹的竟然是力學、浮力計算、水力、動力、機械原理等等跨越時代的東西!
可惜,這年頭并沒多少人重視這些東西,也沒多少人鉆研這些東西,甚至能看懂這些東西的都很少。
大明朝堂上下的官員都在忙著爭權奪利呢,甚至很多讀書人之所以寒窗苦讀就是為了能考上功名爭權奪利!
現如今的讀書人就沒幾個會去鉆研科學技術的,能融會貫通的那更是少之又少。
西洋諸國在明初還遠遠落后于大明呢,大明倒退了兩百余年之后西洋諸國就要追上來乃至超越大明了!
王徵都說了《遠西奇器圖說》上的原理其實是從西洋諸國的著作上翻譯而來。
也就是說,西洋諸國早就已經開始研制蒸汽機和輪船了,大明就要被超越了!
若是大明被西洋諸國超越,那后果不是不堪設想,而是不用想,那段悲慘的歷史已然寫在史書上了,西洋諸國就是幫殖民強盜啊!
大明不能再倒退了,他必須帶領大明奮起直追,趕緊打造工業帝國。
問題,這外廷朝政處理起來太費時間了,光是批閱奏折那都得半天,他再見幾個朝臣,一天時間一晃眼就過去了。
他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處理朝政上了,這樣下去,大明工業帝國什么時候能建成?
看樣子外廷之事不能再事無巨細都認真處理了,這會兒他隨便處理一下那也沒什么,反正外廷要推倒重來!
朱覺細細想了想,隨即便拿起桌上的奏折飛快的看起來。
他也就是大致掃一眼內容,然后就說個準還是不準,然后就交給王承恩和劉若愚批紅蓋大印。
原本他還要細細看看內容,好好琢磨一番的,這會兒他是懶得細看也懶得琢磨了,反正外廷早爛透了,再爛點也沒關系。
他這么胡亂處理奏折,速度自然塊得很,不到一個時辰,奏折竟然就處理完了。
緊接著,他便朗聲道:“傳魏忠賢前來覲見。”
魏忠賢這會兒正選秀女呢,大興和宛平的秀女他都還沒選完。
不過,小皇帝召見,他還是連忙撇下那堆秀女,一溜煙跑御書房來了。
朱覺見這廝跑得氣喘吁吁的模樣,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威嚴道:“魏公公,以后奏折處理完還是先轉司禮監而后再轉內閣。”
呃,這話什么意思?
你處理完了還轉司禮監干嘛,這不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當然,這種話他是決計不會說出口的。
他是連連點頭道:“奴婢明白。”
朱覺又威嚴道:“還有,你命人去跟那些外廷官員說,朕有事,沒空見他們,以后外廷官員就不要跑宮里來面圣了,來了朕也沒空見。”
啊!
這又是什么意思?
你為什么讓我命人去跟那些外廷官員說?
現在你手底下人比我手底下人多得多啊。
魏忠賢聞言,不由愣了一愣,這才連忙點頭道:“奴婢明白。”
看樣子這廝就沒聽明白。
朱覺干脆直接了當道:“你要裝作如同皇兄在日一樣,獨攬朝綱,明白了嗎?”
我裝作獨攬朝綱?
這會兒朝綱跟我還有關系嗎?
哦,你又要我裝模作樣糊弄那些外廷官員。
魏忠賢眼珠子亂轉了一陣,這才連連點頭道:“奴婢明白。”
這一下應該是真聽明白了。
朱覺微微點了點頭,隨即揮了揮手。
魏忠賢連忙拱手躬身告退。
接下來,他就開始玩消失了。
每天一大早皇城的城門都還沒打開呢,他便竄進萬壽宮南面的樹林里不出來了,直到晚上皇城的城門都關了他才會回坤寧宮。
奏折他是胡亂處理一番便丟給魏忠賢,外廷官員他是一個都不見。
不過,外廷官員卻是知道他在干什么。
皆因萬壽宮南面那樹林里動靜太大了。
他招了不知多少匠戶在那砍樹呢。
那家伙直接就把萬壽宮南面的樹林砍出個數丈寬的缺口來了,而且他還命人挖了個兩三丈深十余丈長的巨坑,巨坑后面還搭建了一個幾丈寬十余丈長的烏篷。
這就是船塢和水道啊!
外廷那些官員站太液池對面都能看出來。
小皇帝貌似是想學他皇兄天啟的,造艘船玩玩。
天啟當初就在皇宮和瓊華島之間建了座船塢,而后造了艘船把自己玩死了!
小皇帝貌似是嫌棄那邊不吉利,所以跑萬壽宮南面的樹林里造船去了。
這小子難道真要學天啟的不務正業?
朝中東林和齊楚浙黨那都有點哭笑不得。
他們好不容易費盡心機弄死了天啟,魏忠賢竟然一點事都沒。
這新上來的小皇帝貌似還不知死活,學著天啟開始不問政事了。
他們若是能弄死這小皇帝,那就可以擁立藩王了。
問題,這小皇帝跟天啟還有些不同。
宮里的武閹和禁軍都被這小皇帝給掌控了,且小皇帝壓根就不用錦衣衛。
他們壓根就沒辦法安插人手近小皇帝的身啊,這種情況下,他們又怎么弄死小皇帝呢?
或許,等小皇帝把船造出來,在太液池里游玩的時候,他們再想辦法去把船弄翻!
其實,朱覺壓根就沒去管什么造船,他在幫王徵研制蒸汽機呢。
這會兒蒸汽機已然有雛形了,至少紙面上的雛形已然有了。
西洋諸國大抵是限于落后的加工手段,沒法解決氣密性的問題,所以沒法做出真正能用的蒸汽機來。
這個反倒是大明的強項。
皆因大明有很多專業匠戶。
比如銅匠、銀匠、珠寶匠等等。
這些匠戶能把復雜的雕塑乃至金銀首飾都打磨的光滑如鏡,氣密性的問題自然也能解決。
朱覺就是征召了一批這樣的匠戶,窩在造船廠旁邊另一個廠房的圍屋里面打造蒸汽機。
蒸汽機可以說是工業基礎中的基礎。
這東西若是打造出來,不但蒸汽輪船的動力有了,各種機器的動力也有了,到時候大明的工業體系發展起來簡直不要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