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降維打擊
書名: 重回1998老街雜貨鋪作者名: 零天丶冷秋本章字數: 1929字更新時間: 2025-06-23 19:00:00
她用手指,重重地點在宣傳單最下面的一行小字上。
“你們再看看這個!”
那行字寫著:凡在本店消費滿十元,均可享受兩公里內,免費送貨上門服務!
免費送貨上門!
剛剛還充滿喜悅的空氣,瞬間被抽成了真空,讓人窒息。
如果說打折促銷,是常規武器,他們還能靠著街坊鄰居的情分,勉強扛一扛。
那這個送貨上門,就是降維打擊。
是壓垮他們這種家庭式小賣部的最后一根稻草。
“這……這不是不給我們活路嗎?!”李秀琴的聲音都在發抖,剛剛還紅光滿面的臉,此刻一片煞白。
李衛國一把搶過那張宣傳單,死死地盯著那行字,手背上青筋暴起。
這些天剛剛建立起來的一點信心和希望,在這一刻,被這張輕飄飄的紙,擊得粉碎。
劉嬸看著夫妻倆的反應,嘴角微微上揚,她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哎,我也就給你們提個醒。這年頭,生意難做啊。行了,我家里還燉著湯呢,先走了??!”
她扭著腰,心滿意足地走了。
留下一個爛攤子,和兩個失魂落魄的人。
“完了……這下全完了……”李秀琴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捂著臉,眼淚從指縫里滲了出來,“剛有點好日子過,怎么就……”
“哭!哭有什么用!”李衛國猛地把宣傳單揉成一團,狠狠地砸在地上,像一頭發怒的獅子,在屋里來回踱步。
“他媽的!欺人太甚!這是要把我們往死路上逼!”
他通紅的眼睛,掃過貨架上那些琳瑯滿目的商品,辣條,干脆面,汽水……
這些曾經帶給他們希望的東西,此刻看起來,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擊。
李墨一直沒有說話。
他默默地走過去,彎腰,撿起了地上那個被父親揉成一團的紙球。
他一點一點,仔細地將它重新展開,鋪平在桌子上。
他的手指,撫過那句“免費送貨上門”,眼神平靜,卻深不見底。
“爸,媽?!?
他開口了。
“慌什么?!?
“美佳樂是大超市,家大業大?!崩钅粗麄鲉危Z氣冷靜得可怕,“它想用價格戰和新服務,一口氣吃掉這條街所有的客戶。想法很好,但是……”
他頓了頓,抬起頭,看著已經被逼到絕境的父母。
“他們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
“什么事?”李秀琴抬起淚眼,下意識地問道。
李墨拿起那張宣傳單,走到門口,看著外面人來人往的老街。
他沒有立刻回答。
李墨看著父母那兩張被絕望籠罩的臉。
“他們忽略了咱們這條老街,最核心的東西?!崩钅穆曇艉芷届o,像是在陳述一個既定的事實。
“什么東西?!”李秀琴急切地問,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核心的東西能當飯吃嗎?能比送一桶油還實在嗎?”
李衛國一言不發,只是死死地盯著兒子,他把那張揉爛的宣傳單又從桌上拿了起來,捏在手里。
他倒要聽聽,這個總能冒出驚人之語的兒子,還能說出什么花來。
“能。”李墨點頭,“能當飯吃,而且,比一桶油更重要?!?
他沒有直接說出答案,而是伸手指了指隔壁的方向。
“爸,隔壁面館的王叔,中午忙起來的時候,是不是腳不沾地?”
李衛國皺著眉,不知道兒子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還是從鼻子里哼了一聲:“廢話?!?
“那如果,他正和著面,發現鹽沒了。或者,他炸著辣椒油,發現醬油見底了。他會怎么辦?”
“怎么辦?趕緊過來買唄!”李秀琴下意識地回答。
“對,過來買。從他后廚到咱們柜臺,三十秒??扇绻蹅冞@兒沒有,他要去美佳樂超市呢?”李墨追問。
這個問題,讓李衛國和李秀琴都愣住了。
去美佳樂?那得穿過兩條巷子,來回至少十五分鐘。中午飯點,生意最好的時候,關門十五分鐘去買一瓶醬油?哪個做生意的會這么干?
“他不會去。”李衛國斬釘截鐵地說,但眉頭皺得更深了,“他寧可找鄰居借,也不會關門。”
“那住在咱們樓上三樓的孫奶奶呢?”李墨又問,“她前天是不是下來買了一包發面的酵母粉?五毛錢?!?
“是啊?!崩钚闱冱c頭。
“美佳樂超市送貨上門,聽著是好,但是要求滿十元起送。孫奶奶會為了這五毛錢的酵母,給超市打電話,讓他們專門派個人送過來嗎?超市的人,會為了這五毛錢的生意,專門跑一趟嗎?”
李墨看著他的父母,一字一句地說道:“他們不會。超市做的,是計劃性消費的大生意。而咱們要做的,是突發性、即時性的小生意。他們做的是批發,咱們做的是零售。這是他們最大的漏洞!”
屋子里,死一樣的安靜。
李衛國和李秀琴呆呆地站著,腦子里反復想著兒子這番話。
計劃性消費?突發性即時性?
這些詞,他們聽不懂。
但那些例子,他們聽懂了。
是啊,誰家不會臨時缺點蔥姜蒜?誰不會做著飯發現沒了油鹽?誰家老人不想下樓就能買到需要的東西?
美佳樂的免費送貨,聽著唬人,可細想一下,根本不可能照顧到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的大張旗鼓,就像是用高射炮打蚊子,聲勢浩大,卻打不到痛點。
“你的意思是……”李秀琴的聲音有些顫抖,她好像捕捉到了什么,但又不敢確定。
李墨走到柜臺后面,拿起一個本子,一支筆。
“我的意思是,他們有他們的陽關道,咱們有咱們的獨木橋。”
“他們送貨上門,咱們也送。但咱們的送法,跟他們不一樣?!?
李墨在嶄新的一頁紙上,寫下兩個大字——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