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生意與藝術
- 好萊塢從剛出局子開始
- 楓鯉
- 3125字
- 2025-06-28 19:00:00
大衛·蕭充滿激情的宣判,像一顆石子投入了暗流涌動的湖面。
凱勒·索恩一派的人,表情都變得異常難看。
角落里的艾米麗緊緊握住了拳頭,指甲深深陷進掌心,用疼痛來抑制自己想要歡呼的沖動。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為純粹的藝術所折服。
“我反對。”
一個冷靜而堅決的聲音,打破了大衛·蕭的興奮。
說話的是制片人杰瑞·蘭登。
他從椅子上站起來,肥胖的身體像一座小山,擋在了導演和電視臺主管琳達·哈里森之間。
與肥胖身軀不符合的是他臉上的理性。
“大衛,冷靜一點。”蘭登看著導演,緩緩說道,“我承認,那個孩子……里奧·萬斯,他的表演很驚人,非常有沖擊力。如果我們在拍一部沖擊獎項的藝術電影,我會毫不猶豫地為你的選擇鼓掌。”
“遺憾的是,我們不是。”
他用手指了指單向玻璃,語氣加重了。
“我們制作的是一部商業電視劇,《犯罪現場3》。”
“我們的觀眾,是全美幾千萬在吃完晚飯后,尋求放松和娛樂的普通家庭。”
“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清晰的故事,一個能讓他們看懂并且代入主角的情節,而不需要去分析一個角色復雜的心理轉變。”
他的目光轉向電視臺主管琳達·哈里森,試圖爭取潛在盟友的肯定。
“琳達,你比我更懂收視率。”
“這個年輕人的表演層次是很深,但也太……‘強’了。”他斟酌著用詞。
“他剛才的表演,完全打亂了我們兩位資深主演的節奏。他不是在和別人對戲,他是在創造一個只屬于他自己的舞臺,把其他所有人都變成了背景。這在行業里,叫‘壓戲(Overpowering)’”
“在一個單元故事里,讓一個配角的風頭,徹底壓過我們花了大價錢請來的兩位常駐主角,這對整部劇的生態平衡來說,是一場災難。”
“我想你們都明白,這會削弱我們核心角色的魅力,讓觀眾覺得我們的主角很無能,連一個精神失常的孩子都搞不定,這當然不是我們想要的。”
蘭登的這番話,句句都打在了商業制作的七寸上。
在流水線作業的電視劇行業,“穩定”和“平衡”遠比“驚艷”更重要。
一個過于出彩的配角,就像機器里一個轉速過快的零件,很可能會導致整臺機器的崩潰。
琳達·哈里森原本前傾的身體,又緩緩靠回了椅背上。
她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但細微的動作已經表明了她的態度。
——蘭登已經成功說服了她,現在她要退回第三方的位置。
大衛·蕭的臉色變得鐵青。
他正要開口反駁,對方卻又在此時,拋出了一個更致命的武器。
“更何況,我們別忘了里奧·萬斯的身份!”蘭登的聲音提高了一些,“一個非工會演員,有前科的假釋犯!為了用他,我們要啟動復雜的法律程序,要和工會周旋,還要準備好應對媒體可能挖出的負面新聞。我們為了一個只出現一集的角色,去承擔這么大的法律,公關和財務風險,值得嗎?”
他指著臉色慘白的凱勒·索恩:“而凱勒,他背景干凈,是工會成員,他的表演足夠安全,足夠標準,能完美地融入我們的體系,不會有任何麻煩。”
“各位,我們是在做一筆生意,不是在搞藝術實驗。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看,選誰,答案不是很明顯嗎?”
這番話,幾乎是絕殺。
室內的氣氛再度冷凝,而凱勒的父親臉上甚至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艾米麗則心情復雜的思考著對策。
她承認對方的說法很有說服力,同樣作為另一種“商人”,她竟然也在認可立場不同的對方的理論。
相較于艾米麗,大衛·蕭反而氣得渾身發抖。
但他知道,蘭登說的每一句,都符合好萊塢的商業鐵律,他找不到足夠有力的論據來反駁。
就在房間里陷入一種尷尬的沉默,似乎大局已定時,一個陌生的聲音響起了。
“蘭登先生。”
眾人回頭,發現說話的,是那位一直站在角落里,幾乎被遺忘的亞裔助理——艾米麗·張。
她沒有像剛才那樣向前走,只是在原地微微欠了欠身,姿態誠懇,聲音清晰穩定。
“很抱歉打斷各位,我只是想提供一個或許可以作為參考的數據。”
她看向制片人蘭登,語氣平靜地道。
“上個季度,《犯罪現場2》的競爭對手《紐約重案》,收視率一度下滑,但在其中一集播出后,網絡討論度和年輕觀眾收視率突然暴漲了15%。”
“在我司數據分析部門復盤后發現,引爆點,是那一集中一個只有三場戲,患有亞斯伯格癥的天才少年配角。”
“他在社交媒體上的表演片段,被轉發了超過五十萬次。”
她陳述著一個客觀事實,沒有加入任何主觀的評論。
蘭登的眉頭皺了起來,顯然也想起了這件事,不過他顯然并不知道如此直觀地數據。
這是CAA的能量。
艾米麗接著將目光轉向電視臺主管琳達·哈里森:“我們的團隊也做過一個內部研究。報告顯示,在當下的媒體環境中,一個具備‘病毒式傳播潛力’的角色,其帶來的后續宣傳效應和品牌價值,有時會遠超傳統的廣告投放。”
“而這種潛力的關鍵,往往在于表演的‘獨特性’和‘沖擊力’。”
她沒有直接反駁蘭登,更沒有提到里奧一個字。
她只是將兩份來自不同角度的、權威的“數據分析”,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地,呈現在了決策者的面前。
大衛·蕭立刻領會了她的意圖。
“她說的沒錯!”他找到了反擊的武器,嘗試著用不太熟練的商業說法說服對方,“杰瑞,你只看到了風險,卻沒有看到機遇!”
“凱勒的表演很‘安全’,安全到播完就忘!而萬斯的表演,就像張小姐提到的那個案例,它有成為‘網絡爆款’的潛力。”
“它能為我們帶來話題,帶來免費的宣傳,帶來那些不是很愛看電視的年輕觀眾!”
他轉向琳達·哈里森,乘勝追擊道,“至于他的背景,那更不是問題!”
“琳達,你想象一下這個標題:‘一個有前科的邊緣少年,憑借無與倫比的才華,得到了主流劇組的認可,完成了人生的救贖。’這是一個多么完美的正能量公關故事!這將會是一個絕佳的宣傳點。”
大衛只是不擅長商業,并不是蠢,很快便找到了突破點。
蘭登則張了張嘴,欲言又止,卻發現自己說不出話來。
作為三人中最后一票的琳達·哈里森,這次露出了真正的笑容。
她的目光越過大衛·蕭,落在了那個始終保持著專業性的年輕助理身上,眼中充滿了激賞。
她站起身,做出了最終的裁決。
“好了,杰瑞,別再爭了。”她拍了拍蘭登的肩膀,“偶爾,我們也該為了一點純粹的才華,冒一次險。這個孩子,我們要了。”
一錘定音。
控制室里,幾家歡喜幾家愁。
凱勒·索恩和他父親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簡單地道別后,便匆匆離場。
塵埃落定后,琳達·哈里森并沒有立刻離開,而是走到導演大衛·蕭面前與他握手,微笑道:“大衛,恭喜你,你得到了你想要的演員。希望他能給你帶來你承諾的‘驚喜’。”
然后,她又將目光轉向了艾米麗,姿態隨意地問道:“你是CAA的?跟著哪位先生工作?”
“馬庫斯·韋恩,女士。”艾米麗報上了自己老板的名字,一個在CAA中層頗有實力的經紀人。
“馬庫斯啊。”琳達點了點頭,像是隨口一提,“你們CAA的人才儲備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你今天表現得很好,像你這樣既懂藝術又懂市場的聰明人,不該只當一個助理。”
艾米麗立刻聽懂了其中的試探之意,一個非正式的面試邀請。
她保持著微笑,回答的滴水不漏:“謝謝您的夸獎,哈里森女士。能為馬庫斯先生工作,并在CAA這樣的平臺學習,對我來說是寶貴的機會。我的目標,是成為像馬庫斯先生一樣出色的經紀人。”
隱晦的拒絕。
琳達·哈里森看了看遠處審訊室里的男孩,并未因被拒絕而不悅。
“很好。有志向的年輕人,總是讓人喜歡的。”她點了點頭離開,已經放棄了邀請。
她并不缺下屬,只是惜才而已。
更何況,看著這兩位的組合,倒也有趣。
這樣一想,她倒是準備進行一筆小小的“投資”。
蘇珊遠遠就看見雷厲風行的上司走了出來,立馬收起手機正襟危坐。
一上車,她就聽平日冷酷無情的上司用一種愉悅的語氣開口。
“記下來,給馬庫斯·韋恩的辦公室打個電話。就說我說的,CBS對這次的合作非常滿意,他的助理張小姐,在協調過程中表現出的專業素養,令人印象深刻。”
艾米麗對這一切還一無所知。
而審訊室里的里奧,則終于擺脫了士兵們的“幽魂”,緩緩從地上站起來,走出了那間改變他命運的房間。
他不知道外面發生了怎樣的交鋒。
他只知道,當他走出來時,迎接他的,是合伙人那雙亮得驚人的眼睛。
他知道,他們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