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沙皇一樣的能量
- 說好民用火箭,殲星艦什么鬼
- 獵鷹九號
- 2128字
- 2025-07-28 10:14:42
李顯輝捧著這本報告,認真翻閱了半天。
這上面是魏助理近段時間仔細調研后,整理的有關增雨、增雪、防雹、消霧等火箭的供應和需求關系。
目前國內從事這類氣象火箭業務的,以航天四院旗下的國企為主,另外就是中天集團、華云集團等企業。
其中消耗量最大的便是增雨和增雪火箭,而防雹、消霧火箭的規模則小一點,還不足前兩者的十分之一。
李顯輝合上報告后,認真分析道:
“從市場調研來看,這幾家企業的年產能,加在一起預計能有10萬+,跟雷霆火箭的規模倒是不相上下嘛?”
陳鼎點頭說:
“雷暴天氣是和臺風、暴雨洪澇并列的三大氣象災害之一,因此防雷是一項必須落實的工作,消耗量才會突破10萬+的規模。”
“而增雨、增雪,這類火箭主要在極端干旱的氣候下,才會啟用,消耗量自然不會太多。”
“至于冰雹、大霧這樣的天氣,出現的并不是很頻繁,消耗量也少得可憐。”
“不過把它們林林總總加起來,數量上就跟雷霆火箭一樣了,因此也是個頗具潛力的市場,咱們必須要拿下來!”
這時,李顯輝突然靈光一閃,躍躍欲試的問道:
“那咱們為何不設計消雨火箭啊?全國每年那么多的暴雨天氣,尤其是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一帶,一旦爆發洪澇,就給社會造成慘重的損失啊!”
“如果能通過發射火箭,將積雨云打散的話,會不會很有市場?應該很容易大賣的吧?”
李顯輝想的很周到,一旦真有能預防暴雨洪澇的火箭,它的市場規模一定比雷霆火箭大的多。
但陳鼎否決了這個提議,并把歐陽靖叫起來,給李顯輝解釋這件事。
歐陽靖是豫大氣象專業的,現在歸發射測試部管理,他起身道:
“關于人工干預降雨這件事,目前僅對中小規模的積雨云有效,但對梅雨、暴雨、臺風這類大規模積雨云,幾乎是無效的。”
李顯輝充滿疑問:“為什么會無效,如果增加發射數量呢,搞一場大規模的集群發射,還打不掉這些積雨云?”
歐陽靖搖了搖頭,委婉的說:
“李經理,您可能不太清楚,干預降雨的原理,跟雷霆火箭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
雷霆火箭的引雷原理很簡單,就是由火箭拖著金屬絲,鉆入雷暴云吸引電荷、釋放到大地即可。
只要金屬絲的滯空時間夠長、材料夠堅韌,就能源源不斷的引雷!
而干預降雨的話,金屬絲卻派不上用場了,需要用化學催化劑。
通過不同的催化劑,使積雨云中的水汽發生不同化學反應,進而影響天氣。
歐陽靖介紹道:
“在一片積雨云中,往往聚集著充沛的水汽。但并非所有的水汽都會凝成水滴,有六七成水滴時就可以降雨了。”
“增雨火箭的原理,便是發射碘化銀催化劑,讓剩余兩三成的水汽也凝成水滴,進而擴大降雨規模、達到增雨的效果。”
“而消雨火箭,就需要讓水滴逆向蒸發,還原為水汽。要想做到這一點,很難,幾乎沒有化學催化劑能做到!”
參會的其余人也聽著介紹,結構設計部的隋波舉手提問:
“那你剛剛說,對中小規模的積雨云有效,這是如何做到的?”
歐陽靖回答說:
“對付中小規模的積雨云,可以用冰核抑制劑。它是由氯化鈣、鹽粉、石墨烯等構成吸濕性催化劑,可以破壞積雨云的氣流結構,延緩云體增長。”
“這樣做的結果,只能延緩降雨的時間,等積雨云過境、到達另一個城市上空時,還是避免不了降雨……”
孟星海托著下巴道:“我懂了,治標不治本?”
聶小茜說:“那兩個城市會不會因為降雨的問題,吵起來呀?本該在A城降的雨,落到了B城頭上。”
李顯輝詢問:“既然無法逆向蒸發,就用這個冰核抑制劑,讓暴雨、臺風的積雨云飄的遠一點,比如說飄到海上的時候再降雨,也行的通吧?雖然沒有消雨,但實際目的達成了啊?”
其余人聽了,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覺得這個主意似乎很合理。
既然沒法把積雨云打散,那讓它把雨水都憋在褲襠里,飄到海上再盡情的一瀉千里,也是個對策呀。
但歐陽靖的話很快打消了眾人的念頭:
“各位可能不太清楚,事實上,一場暴雨規模的積雨云,其釋放的能量相當于數十顆原子彈!”
“一場覆蓋1000平方公里、降水量100毫米的大暴雨,它的能量甚至比肩一顆氫彈!”
“這些聽起來可能駭人聽聞,只不過原子彈和氫彈的能量集中在瞬間,而暴雨的能量則是緩慢釋放、破壞力更分散。”
“如果是臺風級別的暴雨,它釋放的能量更強大,已經不是人類力量可以駕馭、干預的了,更不要妄想去阻止。”
“我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現有技術下,積雨云的水汽輸送和動力過程,僅憑火箭催化劑是無法中斷的,它的作用微乎其微……”
聽到這話,會議室里的人悄悄倒吸了口氣。
對于暴雨的破壞力,還是頭回有人這么直觀的告訴他們。
隋波和孟星海各自默默核算這些數字。
按照每一絲水汽凝結為雨滴釋放的能量,約幾千焦/kg,再乘以1億立方米的總雨量……
而一噸TNT的能量是40億焦耳,那么一場大型暴雨約等于50兆噸TNT的總能量……
而50兆噸TNT相當于——沙皇!
無數個草泥馬,如颶風般從倆人心中咆哮而過。
這還干預個錘子。
最終,全場鴉雀無聲。
再也沒人不自量力、異想天開的提出,人工干預降雨的事了。
李顯輝也揉著臉不吱聲了。
好家伙,這得發射多少萬枚火箭,攜帶多少噸化學催化劑升空,才能生效啊?
要換成臺風規模的積雨云呢?
別說賠本賺吆喝了,這付出和收獲壓根不成正比。
陳鼎輕咳了聲,打破尷尬的氛圍,將話題扯回來:
“那么咱們的氣象火箭,現階段只能干預四種天氣,增雨、增雪、防雹、消霧!”
“鑒于四院、中天集團、華云集團都在搞這個,若想成功打開市場的話,目前我有幾個想法,說給大家聽聽,一塊頭腦風暴一下……”